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椰树行间间距大,林下间种花生能够提高椰园非生产期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通过幼龄椰树林下栽培15个花生品种,分析农艺性状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农艺性状差异大.以当地东方种为对照,四粒红、中花12号、桂花36号、桂花771、桂花红132的植株长势显著优于当地东方种,中花26号的单株饱果数... 相似文献
2.
以白沙1016、东平立蔓、青岛小洋花生3个高脂肪、高亚油酸品种(其中白沙1016和青岛小洋花生为高蛋白质品种)和牟平兔子墩、五莲大粒墩、文登大粒墩3个低脂肪、高油酸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2,研究荚果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等22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而且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这些性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显示,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变幅较大,而且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间杂交也可以出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北京地区幼龄果园间作党参的适应性,以单作党参为对照,观测幼龄果园间作党参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及品质.结果显示,幼龄果园党参的生长发育逐渐落后于单作党参,初蕾期相差1~2d,果熟期相差5~7d;单作党参根径为果园党参平均值的1.14倍,根长为0.95倍;单作党参的地上部分干重为果园党参的1.04倍.幼龄果园间作党参与单作党参的浸出物和多糖含量最大差异分别为0.22%和0.4%.北京地区幼龄果园适宜间作党参.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5):24-28
以2017年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夏播试验32个供试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油酸含量和单株结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4.62%和22.24%;粗脂肪含量、出仁率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4.39%和3.93%。荚果产量与百果重、百仁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果数呈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和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油酸含量与其它性状无明显相关。在D~2=10.41水平下,将供试品种分为三大类群:第一大类群总体属于植株较矮、出仁率较高、粗脂肪含量较高类型,该类群中粗脂肪含量≥55%的品种占60%;第二大类群总体属于果型较小、籽仁小、油酸含量高和产量较低的类型,该类群中油酸含量≥75%的品种占56%;第三大类群总体属于植株较高、果型较大、籽仁大、脂肪含量低及产量较高的类型。综合分析,河南省花生优质育种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优质与高产兼顾仍是今后育种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施肥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较不施肥处理稳定增产,在氮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对花生单株荚果数、饱果数、500g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有共同提高作用,磷肥较钾肥对主茎高、侧枝长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提高油酸/亚油酸比值,并且磷肥可增加花生籽仁蛋白质,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在豫中花生栽培中以磷肥90kg/hm2、钾肥135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小麦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然而,杂种早代单株籽粒数量有限,要对其品质性状进行全面测试,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各主要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并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杂种早代筛选产量性状尚好,而品质性状又优的单株,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于1985—1988年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本文是该项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在安阳农科所淇县试验点和安阳市东郊试验点进行。选用近年来我省大面 相似文献
8.
不同大豆品系农艺与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大62×诱处4号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40个较稳定的后代品系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豆农艺性状与籽粒中蛋白、脂肪含量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面积对蛋白、脂肪的积累具有截然相反的作用,出苗至始花日数和始花至成熟日数分别为控制蛋白、脂肪积累的重要因子;延长生育期可以同时增加大豆籽粒中蛋白和脂肪的积累,人为调整生育前期和生育后期的相对长短及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可以改变大豆品种蛋白、脂肪含量的比例。研究可为今后大豆品质育种中性状的选择和品种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份国内外陆地棉种质资源的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在陆地棉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但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变异较小,且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因此对油分与蛋白质含量进行同步改良的难度较大.油分含量与整齐度呈高度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纤维长度、比强度显著负相关,与马克隆值、伸长率呈较弱的负相关;蛋白含量与纤维长度、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度呈现较弱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索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以14个优质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对生育期等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并对各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糯玉米高产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及各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秃尖、轴重、穗位的变异系数较大,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各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重>穗长>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出籽率>轴重>行粒数>生育期>百粒重>轴粗>秃尖长>籽粒深度>穗粗。穗重、穗长、株高和穗位高是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穗行数、出籽率和轴重、行粒数等;秃尖长、籽粒深度和穗粗对鲜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小。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穗长的选择,注意株高等的影响,以提高糯玉米的鲜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13.
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相似文献
14.
15.
16.
HAN Long-zhi QIAO Yong-li ZHANG San-yuan CAO Gui-lan YE Chang-rong XU Fu-rong DAI Lu-yuan YeJong-doo Koh Hee-jong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06,5(1):15-22
The culm length, panicle length, spikelets per panicle and panicle exsertion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F2:3 population including 200 line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Milyang 23/Jileng 1 under fiv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of Beijing (natural normal growing environment), Kunming (natural cold environment), Gongzhuling of China (cold water irrigation) and Chuncheon of Korea (natural normal growing environment and cold water irrigation), and QTLs of these trait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SR mark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4 QTLs related to these agronomic traits were detected under five different growing environments, and these QTLs have been located on 11 chromosomes except chromosome 9. The QTLs for qCLla, qCL1b, qCL5a, qCL6b, qPLla, qPL3a, qPL6b, qPL6c, qPL7b, qSP8b, qSPlc, qSP11a, qSP12, and qPE1 have been detected under more than two growing environments, and those that were littl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s, were stable QTLs. Among them, qCLla, qCLlb, qPLla, qSPlc, and qPE1 explained 24.2-55.2%, 22.7-39.9%, 12.5-27.7%, 14.4-33.5%, and 26.6-28.7% of observed phynotypic variation,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major genes mainly appearing as overdominance. These QTLs cause the increase in action to culm length, panicle length, spikelets per panicle, and panicle exsertion under cold environment, showing that these QTLs were correlated with cold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区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各地区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特点,本研究选用江苏、山东等9个省份(自治区)共190份花生品种,对其植株性状、荚果籽仁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江苏、河南、河北品种的植株较高,第一对侧枝较长;河南、江苏、山东品种的分枝数较多,辽宁、广西品种的植株较矮,分枝数较少。江苏品种的荚果最长,达39.7 mm,显著或极显著长于除河北以外的其他地区品种;河北品种籽仁长21.1 mm,籽仁宽9.7mm,均位于各地区品种之首;广西品种的荚果和籽仁都较小。在产量性状上,江苏、辽宁和河南品种的百果重、百仁重较重,四川、广西品种的百果重较轻;不同地区品种的出仁率差异较小,极差仅为4.0%。福建品种的单株结果数最少,为12.7个,山东品种最多,达16.9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的农艺与品质性状。[方法]对河北省自1975年以来审定的40个夏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河北省夏大豆产量从1975年的2250 kg/hm2上升至2007年的2940 kg/hm2,增产幅度为30.7%。品种的农艺性状为:株高70~100 cm,生育期90~105 d,分枝数1个以上,紫花、圆叶,亚有限或有限型结荚习性;圆粒、黄或褐脐、百粒重高于18 g的品种占总数的72.5%。蛋白质含量≥44%的品种有4个,占总数的10.0%;蛋白质含量在41%~44%的品种有22个,占总数的55.0%。脂肪含量≥21%的品种为9个,占总数的22.5%;脂肪含量在18%~20%的品种为25个,占总数的62.5%。蛋白质+脂肪含量≥63%及脂肪含量≥20%的品种有6个,占总数的15.0%。[结论]该研究为夏大豆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