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褐家鼠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优势鼠种。研究其肥满度变化规律,可为当地开展种群数量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统计分析播州区2016—2022年农区鼠情监测捕获的195只褐家鼠样本肥满度。结果表明,2016—2022年播州区褐家鼠平均肥满度为(2.94±0.90)g/cm3,2016年与2017年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显著,其余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1月与2月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显著,2月与3月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极显著,其余各月份间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间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生境间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不显著;幼年组与亚成年组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显著,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性别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差异极显著。同时,通过比较贵州省主要鼠类平均肥满度和我国其他地区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可知,不同鼠种之间的肥满度值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对2013—2020年贵州省安龙县229只褐家鼠形态特征和种群繁殖参数的年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家鼠最高体重539.60g,最低体重11.80g,平均体重(121.36±70.11)g,平均胴体重(95.14±58.02)g;平均体长(152.84±31.94)mm,平均尾长(133.12±28.99)mm,体长为尾长的1.15倍;平均后足长(31.73±4.56)mm,平均耳长(18.47±2.23)mm.不同性别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雌雄鼠个体间在当地基本保持一致的生长速度.不同年龄组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极显著.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能力不断增强,主要繁殖群体为成年Ⅱ组、老年组和成年Ⅰ组. 相似文献
3.
锡金小家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 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对贵州省关岭县、三都县、大方县1984~2012年采集的249只锡金小家鼠肥满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平均肥满度为(3.68±0.67)g/cm3,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生境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且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肥满度不断增加;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之间肥满度具有显著差异;肥满度与种群繁殖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84-2013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岑巩县、凯里市、雷山县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采集的179只针毛鼠的肥满度进行分析,探讨其不同地区、生境、性别、年度、月份、季节、年龄间肥满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针毛鼠肥满度变幅在1.56-4.98 g·cm-3之间,平均肥满度为(2.99±0.58)g·cm-3。不同地区之间以及稻田区、旱地耕作区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雌、雄鼠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年度间肥满度存在显著差异,月份、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肥满度有所不同,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肥满度是衡量鼠类身体状况最普通和常用的综合指标。对贵州省息烽县2015-2022年在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采集的315只黑线姬鼠肥满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肥满度变幅在2.10~5.71g/cm3之间,平均肥满度为(3.72±0.71)g/cm3。其肥满度在雌雄两性、稻田和旱地、不同年龄组、繁殖个体和未繁殖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年度之间差异极显著,年均肥满度与年均捕获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年均肥满度越高,当年种群数量则高。 相似文献
6.
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作为衡量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指标和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研究其变化规律,对于了解动物身体状况的优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2014—2020年贵州省余庆县旱地生境捕获的78只高山姬鼠的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肥满度为(2.91±0.46)g·cm-3,平均胴体重长指标为(1.85±0.35)g/cm,不同性别间高山姬鼠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雌鼠妊娠会造成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与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季节变化会造成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肥满度随季节的变化不会产生显著差异,但胴体重长指标随季节的变化会产生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均随年度的变化有所变化,但两者间的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7.
8.
黑线姬鼠是贵州省农田区优势鼠种,为了解其肥满度变化情况,给种群数量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播州区2016—2022年农区鼠情监测捕获的1 054只黑线姬鼠标本肥满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平均肥满度为(3.58±0.75)g/cm3;不同性别黑线姬鼠肥满度差异极显著,不同年度黑线姬鼠肥满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下黑线姬鼠肥满度差异显著,不同年龄组黑线姬鼠肥满度差异极显著;稻田区黑线姬鼠肥满度高于旱地作物区黑线姬鼠肥满度,但差异不显著。同时,通过比较我国其他地区黑线姬鼠平均肥满度和贵州省主要鼠类平均肥满度可知,不同鼠种的肥满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10.
黑线姬鼠肥满度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K=100W*L-3作为肥满度指标,黑线姬鼠雌雄鼠肥满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别不大,不同生境肥满度差异不显著.肥满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季较高,冬季较低. 相似文献
11.
12.
13.
安龙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量、光照、降水等方面对安龙县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介绍了气象灾害对该县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安龙县农业气候资源分布提出利用建议,以期为安龙县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息烽县褐家鼠形态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夹夜法调查逐月捕获率,用捕获率表示种群数量,对贵州省息烽县1986~2009年褐家鼠种群数量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褐家鼠是当地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47.68%,为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年均捕获率为(3.73±0.70)%,最高为(9.26±4.49)%,最低为(1.09±0.30)%。全年种群数量在3月、7月、10月出现3个数量高峰期,平均捕获率分别为(4.74±3.39)%、(4.67±4.33)%、(4.01±3.42)%;1月和12月为数量低谷期,平均捕获率分别为(3.36±1.54)%、(2.67±1.92)%。在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变化以夏季(6~8月)最高,平均捕获率为(4.33±3.71)%,冬季(12~2月)最低为(2.75±2.19)%。以此建立以捕获率为单因子指标的预测方程式为:Y1=0.508 2X1+2.459 5,Y2=1.017 1X2+0.849 6,Y3=1.315 8X3-0.263 4,Y4=1.055 7X4+0.866 3,其相关性极显著,可提前1~3个月对褐家鼠种群数量高峰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三都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褐家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及繁殖规律,采用每月定时、定点在住宅区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体外测量,记载性别、怀孕率、胎子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数据.通过对1990-2008年19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都县住宅区害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34%;褐家鼠不同季节均有发生,6月为种群数量最高峰,平均捕获率为3.76%;全年均可繁殖,在4月和10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期,平均怀孕率为39.47%和28.46%;种群性比(♀/♂)为0.83.多年平均怀孕率为19.45%,平均胎仔数6.38只,多年平均睾丸下降率39.35%;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每年春季(3月)和秋季(8-9月)是住宅区灭鼠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余庆县1986~2008年褐家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08年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家鼠主要分布于住宅区,是余庆县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5.14%.研究期间住宅区共捕获褐家鼠504只,种群总性比(♀/♂)0.98,平均捕获率1.53%,平均怀孕率20.40%,平均胎仔数7.33只,平均繁殖指数0.74,平均睾丸下降率27.95%.褐家鼠全年均可繁殖,每年在3月、6月、11月出现3个数量高峰期,在2~3月和10~11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期.因此,每年3月和10月为最佳防治时期,毒饵站灭鼠技术是目前防治褐家鼠最好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同时还比较了国内其他地区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