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稻育苗移栽种植模式中,育苗质量直接影响水稻机械移栽的作业质量,也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具体情况,研究设计了2BSD-680型电动水稻育苗播种流水线,该机一次作业即可完成输入秧盘、辅底土、喷淋、播种、履土及输出秧盘六项工序,提高了水稻育秧播种的精准性和生产效率,保证了水稻秧苗机械化移栽的作业质量。主要介绍了该机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原理、特点、主要工作部件及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1.育苗农艺标准 (1)苗床土:苗床土应为砂质土,粘度适宜,既不松散也不过于粘结,并经过筛,筛过的苗床土不能混有茎秆等杂物. (2)秧片宽度(若使用的是国产2ZZA-6型插秧机):标准秧盘宽度为280 mm,单秧箱宽为283 mm,因此大棚内摆放的秧盘要靠紧,如空隙过大,容易造成秧片宽度超过283 mm,影响装秧和插秧.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玉米移栽大部分是应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纸筒育苗移栽刚开始研究,所以玉米的纸筒育苗技术也属于起步阶段、、针对传统的育苗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特点,研究设计了玉米纸筒育苗墩土机。该装置实现了机械墩土,墩土效果好,为后续的玉米移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近年来房县示范推广的新型机械化软盘育秧技术,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机插育秧方式。因此,本文重点介绍软盘育秧技术。1育秧前准备苗床准备选好床地,精细整床,施足底水,床土消毒。选择背风向阳、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行栽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稻移栽技术。它以早育稀植、测土配方施肥和优良品种选用为基础,以农机化技术为核心,结合农艺、水利、气象等技术的综合利用.解决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秧苗移栽环节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实际问题。水稻机械行栽技术内容是将水稻塑料穴盘培育的规格化带土秧苗,按农艺要求的行距、穴距,用机械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栽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槭化育秧技术是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机械以及温度调节和自动控制等手段。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所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便于机插,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消毒、床土调酸等技术,基本上切断了病菌、杂草的传播途径,还具有省种、省肥、省秧苗的特点,且延长了水稻生长期,提高了积温,便于水稻产区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按移栽秧苗的土层厚度可分为无土、薄土和带土三大类.近几年推广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三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稻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床土配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稻苗的生长发育,为解决床土中土块过多过大的问题,笔者设计了9MF-20型床土粉碎机,经过试验,使用效果很好,现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水稻育秧营养土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推广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程序之一,是保证统一供秧苗质量的重要措施。工厂化水稻营养土加工是对应水稻工厂化浸种催芽农艺措施的延续,它解决了水稻营养土加工全程机械化的难题,实现水稻育秧营养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根据水稻育秧营养需要,合理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改善普通常规土壤营养状况,使秧苗获得持续稳定的营养,从而保证育秧质量的可靠性。生产的水稻育秧营养土集消毒、营养、调酸、化控、防青枯和立枯病为一体的新型无害水稻育秧专用配方土壤。水稻育秧营养土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水稻育秧营养土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以及加工质量的自动配料和监控;实现了育秧营养土统一配方标准化管理。统一育秧农艺措施,从客观上有效保证了水稻育秧营养土质量,减少用工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壮秧率。同时结合水田育秧工厂化模式的推广及水稻营养土加工车间工厂化标准的执行,为集中育秧基地水稻育秧营养土加工车间的应用推广,特别是为统一供水稻芽种育秧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它关系到水稻机插秧成败的关键。其技术包括:营养土准备、苗床的准备、营养土的调酸消毒、施肥、播种、苗床管理等技术。该项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机插,达到省工节本、增收增效目的。截至目前,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我县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育苗阶段需要大量精细土与肥料充分混合,人工搅拌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易造成搅拌不均匀,为此,营口市农机研究所2012年初开始立项研制第二代"TJ型苗床土搅拌机"产品。传统的苗床土搅拌机主要靠一个搅拌滚筒,人工把土和肥按比例放进搅拌滚筒中,搅拌滚筒采用正转搅拌反转出土的工作原理,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11.
水稻钵盘育苗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钵盘育苗移植是继盘育苗移栽之后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具有增产、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据统计,1997年我国水稻钵苗移植面积达到200万公顷。然而,目前水稻钵苗移栽方式主要是人工抛秧,作业质量不高、秧苗无序分布,这种人...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英 《河北农机》2012,(1):49-50
水稻是我市沿海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仅次于玉米、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日臻完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的不懈努力,以及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市水稻机插秧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今年,水稻插秧机械化作业率已接近50%,增产5%以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肥、增产、增收的特点.但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地区的农户在应用该技术时,存在一些问题. 1育秧不规范,影响了秧苗的根系发育和整齐度. 1.1床土质量不达标 有些稻农图省事,不按技术规范选取床土,导致床土瘠薄,苗床杂草多,肥力较差,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或是肥料拌和太晚,肥土未融合,肥料未腐熟,出现了烂种烧芽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水稻育秧营养土配制方法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肥力不一、药剂混合不匀等问题,介绍营养土机械化配制生产线的布置方法,论述该生产线中粉碎筛土机、搅拌混合机、自动上土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为提高水稻育秧营养土的配制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苗移栽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经济效益,是我国未来蔬菜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栽植深度一致性直接影响作物移栽质量,也是移栽机具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移栽仿形能够有效控制秧苗栽植深度,是当前移栽技术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总结了几种栽深仿形控制基本原理,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代表机型和国内科研院所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仿形方式的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国内在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移栽机栽植深度仿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稻土酸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氮素盈余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土酸化造成作物减产和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收集了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2015—2017年水稻土质量等级调查成果,结合2005—2015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79—2017年,39年间中国水稻土pH值空间分布的变化;计算了39年间不同水稻土pH值分级和区域的水稻土酸化速率,探讨了39年间氮肥投入变化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稻土酸化速率的关系;估算了2015—2017年水稻土单位面积氮素盈余量,并进一步量化了氮素盈余量与水稻土pH值变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9年间水稻土受土壤酸胁迫程度加剧,特别是水稻土由酸性(pH值为5.5~6.5)转变成强酸性(pH值小于等于5.5)的面积比例增加,这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中部、南部和华南区中部、南部。39年间水稻土平均pH值下降了0.26,其中,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平均pH值分别下降了0.34、0.29和0.58,西南区平均上升了0.14。39年间水稻土酸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碱性水稻土、中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强酸性水稻土,区域上水稻土酸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北区、华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39年间,氮肥投入量和土壤容重变化量与水稻土酸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和耕层厚度变化量与水稻土酸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15—2017年,氮素盈余量与水稻土pH值变化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氮素盈余量增加会造成水稻土酸化加剧。划定了3类水稻土治理分区,提出“治酸、防酸、控酸”的总体策略,并分区域制定了治理措施,可为水稻土酸化阻控和地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水稻机械化发展按阶段从碾米机械、收获机械到种植机械、耕整机械逐步进行完善。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栽培方式主要分为直播和移栽2种,南方大多采用移栽方式,目前重点推广的水稻移栽机械是机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既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也是肥料使用量最大的农作物,从育秧、移栽、分蘖到成熟每一个生长环节都离不开肥料。据了解,水稻生长一般需要施4次左右的肥料,其中移栽前的基肥施用量最大,约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目前,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各个施肥环节仍然沿用传统人工手撒浅表层施肥方式。这种传统人工手撒浅表层施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能精准施肥,造成施肥量大且施肥不均匀,水稻秧苗吸肥量不一致,水稻长势、分蘖、结穗差异也较大,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二是肥料不能埋入土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稻育苗移栽机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育苗移栽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模式。全国266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基本上是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关键。农机研制与农艺要求相结合是农机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分布广,且种植历史悠久。棉花播种育苗要推广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操作,严把制钵、播种和苗床管理关,努力实现早壮苗移栽,为夺取丰收奠定基础。一、选好留足苗床。苗床要选背风向阳、地势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