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熊正英  刘小杰  唐量 《沙棘》2004,17(3):16-19
通过测定运动小鼠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服用沙棘油对小鼠能力影响的生物化学机制。为此选用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安静对照组、安静沙棘组、训练即刻组、训练即刻沙棘组、训练恢复24h组和训练恢复24h沙棘组。经过6周(42d)游泳耐力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分析比较了各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FT)、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同时还对各组肝脏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1)以上各组GPT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和训练即刻组与训练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2)SOD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训练即刻沙棘组与训练恢复沙棘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MDA除训练即刻组与相应沙棘组及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4)沙棘组肝脏细胞中线粒体、肝浆网、肌丝等结构均比相应对照组完整,病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果表明,沙棘油能改善运动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提高肝脏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能力,同时还对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饲喂不同比例的沙棘粉饲料4周以后,在抗疲劳实验中,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血乳酸(BLA)、肌糖原(MG)、肝糖原(LG)等4个生理参数为指标观察沙棘粉的抗疲劳效应,结果表明,饲喂4周沙棘粉剂的小鼠,其LDH、L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抗疲劳时间亦显著增长,且抗疲劳实验30min和60min后的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检测小鼠脑组织的MDA和CSH含量时发现4%~6%剂量沙棘粉能降低MDA含量,提高GSH含量,表明沙棘粉能拮抗D-半乳糖的损伤,达到维生素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以夹竹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淹水深度加深,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轻度淹水和深度淹水处理间SOD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POD活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CAT活性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淹水时间延长,SOD活性整体上升,差异增大;POD活性36 d时达到最大值,与其它时间段有差异;CAT活性在轻度淹水处理下随着淹水时间延长差异增大;MDA含量12 d时最大,与其它时间段存在极显著差异。淹水胁迫解除后,SOD、POD、CAT等酶活性和MDA含量逐渐降到正常水平。夹竹桃在受到淹水胁迫后,体内氧化自由基的积累能迅速诱导保护酶活性的升高,有效降低毒性物质MDA的含量,说明夹竹桃具有极强的耐水淹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林龄中国沙棘林可溶性氮组分累积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的退耕效果评价和土壤氮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志丹县金丁镇不同恢复年限(5、15、20 a)中国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土壤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中国沙棘人工林均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对于土壤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SON)而言,20 a与5 a中国沙棘人工林间差异显著,荒草地与5 a中国沙棘林间无显著差异;土壤铵态氮在不同恢复年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土壤硝态氮和SON变化趋势一致,均为20a中国沙棘林>1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5 a中国沙棘林,且均呈表聚现象。土壤铵态氮含量大小关系为15a中国沙棘林>20 a中国沙棘林>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表层的铵态氮平均含量最低。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在不同土层间均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或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林檎叶的水提取组(A)、乙醇提取经石油醚萃取后分成的石油醚组(B)和乙醇提取组(C)、C组加HCl溶解后得到的(D)组、酸不溶物经乙酸乙酯溶解经NaOH萃取得NaOH萃取组(E)、乙酸乙酯萃取组(F)及石油醚提取组(G)为受试物,用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游泳实验、小鼠耐高温、耐低温实验和小鼠碳粒廓清法实验,探讨了林檎叶不同成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比对照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C组比对照组胸腺指数有显著的增加(P<0.05);C组浓度增加对胸腺指数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脾脏指数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A组廓清指数、吞噬活性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P<0.05);A、C、D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P<0.05);C、D、E组比对照组延长小鼠耐低温时间(P<0.05);D组比对照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P<0.01);受试物均无明显提高小鼠的抗高温能力.林檎叶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沙棘—山楂汁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周龄BALB/C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高脂和沙棘三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饮自来水;高脂组和沙棘组小鼠喂以高脂饲料,分别饮用自来水和沙棘—山楂汁。喂养45d,采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断头取血测定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相对活性。结果表明,沙棘组小鼠与高脂组比较TC、TG显著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5),动脉硬化指数TC—HDL—C/HDL—C和LDL—C/HDL—C也显著降低。LCAT相对活性则有显著的提高(P<0.05)。说明沙棘—山楂汁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拟季节性淹水发生的情况,以枫杨、落羽杉和枫香为试验材料,研究这3个树种在淹水胁迫下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机制。结果表明:(1)枫杨等3个树种可耐长期水淹,对淹水胁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枫杨SOD、POD、CAT活性无显著差异,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递减趋势。枫香随淹水深度增加,SOD、POD活性逐渐减少,且渍水与深度淹水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CAT活性随淹水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不同淹水深度间无显著差异。落羽杉在渍水时SOD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淹水,深度淹水时CAT活性极显著(P 0.01)高于渍水和轻度淹水时;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3)随淹水时间的延长,3个树种的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多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波状起伏变化;枫杨、枫香的MDA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落羽杉的MDA含量变化不明显。(4)淹水胁迫解除后,枫杨等3个树种的SOD、POD、CAT酶活性及MDA含量普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红掌‘Dakota’为试材,研究硼及基质对植株SOD、POD比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基质间氮、磷、钾的各量和总量差异都很大,以进口泥炭最低、中药渣最高、国产泥炭介于中间;相反,有机质含量以进口泥炭最高、中药渣最低。同种基质处理中,不同硼浓度对叶片SOD、POD比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SOD和POD比活性变化规律相似,而MDA含量与SOD和POD比活性变化规律相反;硼可以提高叶片SOD、POD比活性,试验中以B3处理值较高。相同硼浓度处理中,不同基质对叶片SOD、POD比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碱性基质降低植株SOD、POD比活性,生产中不宜采用。试验范围内,以基质处理A5(进口泥炭:中药渣:珍珠岩=2∶1∶1)与硼处理B3(40μmol/l)组合为规模化生产首选配方。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核桃抗寒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晋RS-1系核桃砧木、中林1号、鲁光、晋香1年生枝条为试材,设置0℃,-10℃,-20℃,-30℃,-40℃5个温度梯度处理,分析低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系)核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核桃品种SOD活性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晋香和鲁光的SOD活性呈现出"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晋RS-1系和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单峰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MDA含量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晋RS-1系呈现出"降—升"的双峰曲线趋势,鲁光及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晋RS-1系、晋RS-2系、晋RS-3系核桃砧木及中林1号早实核桃1年生枝条为材料,通过设置0℃,-10℃,-20℃,-30℃,-40℃5个温度梯度,研究低温胁迫对4个参试品种核桃1年生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参试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随温度降低均呈整体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值都出现在-40℃,且-10℃~-40℃的4个处理中各品种间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参试核桃细胞中MDA含量随温度降低总体呈增长态势,但不同品种间MDA含量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参试品种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晋RS-1系及晋RS-2系核桃砧木SOD活性最高值出现在-30℃,晋RS-3系砧木及中林1号早实核桃SOD活性最高值出现在-20℃,各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松乳菇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高、中、低浓度的松乳菇多糖为材料,分别以免疫器官重量法、碳粒廓清实验法、抗应激能力实验和耐高温实验对小白鼠进行非特异性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小白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浓度组相比较,脾脏指数有显著增加(p<0.05);高浓度组与对照组、低浓度组相比较其吞噬系数有显著增加(p<0.05);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游泳时间上有显著增加(p<0.05);各浓度松乳茹多糖对提高小白鼠耐高温能力不明显.松乳菇多糖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真桦苗木,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组叶片MDA含量始终高于对照,3周时重度干旱组MDA含量达到对照的2.1倍;轻度胁迫处理组,真桦叶片内SOD和CAT活性升高;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组,...  相似文献   

13.
以‘南林895’杨经组培获得的2 cm长再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再生芽不定根发生能力及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南林895’杨再生芽在75 mmol/L以下能够正常产生不定根,100 mmol/L完全抑制不定根的形成。25~50 mmol/L盐处理能够促进‘南林895’杨再生芽不定根的伸长,增加根数,提高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的含量。25 mmol/L处理的SOD、CAT、POD、GR 4种保护酶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和电导率也低于对照;而在高浓度盐处理下(75~100 mmol/L),SOD、CAT、GR保护酶活性下降,导致膜透性加大,MDA含量增加,POD和AsA-POD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盐胁迫对‘南林895’杨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毛白杨幼苗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3种不同浓度的NaCl (85mmol·L-1,170mmol·L-1,2 6 0mmol·L-1)胁迫下 ,对毛白杨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发现 ,在NaCl胁迫 3小时后 ,幼苗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 ,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这两种酶活性降低较缓慢 ,但SOD活性下降程度均较POD小 .在NaCl胁迫中 ,MDA含量明显增加 ,并于胁迫 15小时后达到最大值 ,随后含量增加较小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作用效应是不同的 ,其中 2 6 0mmol·L-1NaCl处理明显促进幼苗SOD和POD活性的下降与MDA含量的增加 ;而且MDA含量与SOD和POD活性的下降有关 .结果表明 ,NaCl胁迫所引起的SOD和POD活性下降可能加强膜脂过氧化作用 ,最终导致幼苗MDA含量的增加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Choi EM  Hwang JK 《Fitoterapia》2004,75(6):557-565
Oral administration (200 mg/kg) of Foeniculum vulgare fruit methanolic extract exhibited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acute and subacute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type IV allergic reactions and showed a central analgesic effect. Moreover,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lasma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activities and th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evel. On the contrary,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as a measure of lipid peroxidatio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F. vulgare fruit methanolic extract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se results seems to support the use of F. vulgare fruit methanolic extract in relieving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6.
荒漠河岸林2种典型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雷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盆栽法,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0、0.1%、0.3%、0.5%)梯度胁迫下雷竹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盐胁迫下雷竹都保持了较高的SOD活性成分,且在胁迫后期SOD活性成分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②高盐胁迫后期叶片中POD活性成分和对照相比略有下降,但在初期持平,甚至在中期显著高于对照,中盐胁迫下的叶片中POD活性成分在中期高于对照,后期和对照持平,而低盐胁迫和对照相比变化不是很明显;③盐胁迫下MDA的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中在后期低盐胁迫下MDA的含量较对照低;④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来看,中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能抑制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并使MDA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雷竹能在短期内忍受Na~+浓度在0.3%的胁迫。  相似文献   

18.
虎榛子几种菌根苗抗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6个外生菌根菌株为接种体,分别对2个月龄虎榛子实生苗进行接种,培养4个月菌根感染率均超过40.8%.测定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是以提高植物组织水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膜伤害程度、增加根冠比等机制来增强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推迟苗木的萎蔫时间与延长干旱临界致死时间;厚环粘盖牛肝菌及点柄粘盖牛肝菌是通过提高苗木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等机制来提高苗木的抗旱性;而卷边桩菇则是通过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强苗木的生长势、降低苗木膜伤害程度、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浓度、降低MDA含量等多种机制提高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对毛豹皮樟4个品种在人为水涝胁迫下测定其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OD、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涝害处理对SOD有显著影响,对叶绿素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SOD有显著影响,对MDA有极显著影响;涝害和品种对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SOD则有显著影响。经主成分分析SOD与耐涝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9563),SOD对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经检验精度都在98%以上。因此SOD可以作为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