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作为静宁县优势产业.得到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至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4.67万公顷,占耕地的46.5%,户均0.49公顷,人均0.107公顷.2007年结果园面积1.1万公顷,产量19.8万吨,产值3.7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2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2008年挂果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2009年挂果面积2万公顷.产量30万吨.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3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经过20a(年)的努力,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1113万hm2(1.67亿亩),年蔬菜总产3.2亿t,产值约为2500亿元,高于渔业和林业的产值,在种植业仅次于粮食.人均鲜菜占有量由10a(年)前的141kg提高到目前的253kg,全国商品菜已达1000亿kg余,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达23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2000年广西秋冬菜计划生产面积为66.7万hm2(1000万亩),总产1700万t,产值力争达到120亿元,单种植秋冬菜一项,就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元以上.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本人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静宁县是农业部划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2010年全县果园种植面积达5.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1.6%,总产量36万t,产值达14.7亿元,果品纯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3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  相似文献   

5.
正苹果产业是吉县的主导产业。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28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1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纯收入6 000余元。苹果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指标中占到四个"80%以上",即:苹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果农占农民的80%以上,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省长武县发展苹果产业有很大的区位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基础,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远离污染、生态植被良好,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指标。近年来,长武县果园面积基本稳定,随着果品需求及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果园面积年递增0.067%,处于动态稳定发展中,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到了24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总产量28万吨,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达到了6 6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成为长武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1生产现状2008年全市播种面积30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的4%左右,占全省种植面积的60%左右,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第三大市,其中定边县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为全国马铃薯第一大县。2008年全市马铃薯平均亩产1000公斤,总产鲜薯300万吨,马铃薯总产值30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24.4%,纯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收  相似文献   

8.
苹果为静宁农村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栽培面积达4.66万公顷。2008年挂果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苹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以幼园早果丰产栽培技术,覆盖节水保肥栽培技术,优化树形修剪技术,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等组装配套的标准化管理措施.整体提高了果园综合管理水平和果业生产效益。推广标准化管理面积13333公顷,  相似文献   

9.
洛川县提升苹果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川是一个苹果大县,是最佳苹果优生区,2008年全县苹果总面积3.3万hm^2,人均0.2hm^2,居全国之首,苹果总产量60万t,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4228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2009年,洛川苹果再获丰收,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65万t,总产值达15亿多元。洛川苹果经过规模化栽植、标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蒲城:生产平年质量提升蒲城苹果面积25万亩,其中红富士17.5万亩,占总面积的70%,其余金世纪、嘎拉、红星5万亩,秦冠2.5万亩。2013年苹果总产约32万t,总产值约6.5亿元,果农人均果业收入约4 200元。2014年花期气候条件较好,苹果园普遍坐果好,挂果情况与上年持平,属于生产平年。同时苹果  相似文献   

11.
和县蔬菜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县蔬菜规模化种植已有近20年历史,2002年底,全县蔬菜瓜果面积2.4万hm2,年产量70万t,产值7.6亿元,人均种菜纯收入750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和县的支柱产业,发展蔬菜生产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蔬菜面积达到56万亩,总产25亿公斤,收入25亿元。仅此一项,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该市在抓好生产的同时狠抓流通,促进了蔬菜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7年,全市种植核桃11.2万hm^2,产量1.63万t,产值3.6亿元。其中,该市昌宁县核桃面积5万hm^2,产量0.81万t,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673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  相似文献   

14.
2011 年河北省32 个蔬菜标准园占地面积达2 866.7 hm2(4.3 万亩),蔬菜总产23.5 万t,带动农户1.3 万户,实现蔬菜产值6.8 亿元,菜农纯收入3.3 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全省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迁西板栗     
正河北省迁西县是中国板栗之乡,全县板栗栽培面积达70万亩,4000万株,人均百余株。2015年,板栗产量达到5万多吨。全县鲜板栗销售额达5.16亿多元,均价11.23元/公斤。板栗深加工产品销售额达3亿元。带动三产实现产值4亿元,板栗产业产值近12亿元,栗农因栗人均收入2000多元。迁西已成为全国板栗产业的优质板栗生产中心、加工仓储中心、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文化引领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相似文献   

16.
洛川位于陕西延安南部,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县和国家确定的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也是全国唯一的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县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自从2000年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建设苹果专业县的决定》和《加快建设苹果专业县的意见》后,洛川县的苹果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建设驶入快车道.2010年苹果总产量68万t,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6 000元,占人均纯收入6 352元的95%.2010年该县苹果收入5万~10万元的果农户达19 668户,10万元以上的果农户2 045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达9 130户.  相似文献   

17.
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0933 hm2,林业产值达6亿元.2004年铁岭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2011年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榛子产业第一县"称号.目前榛林面积已发展到23333 hm2,结果面积13384 hm2,年产榛果1500万kg,平均666.7 m2产75 kg 以上,实现产值4.5亿元,占林业总产值(6亿元)的75%.仅榛子一项,就使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14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静宁县聚天地之灵气,挥地域之优势,集万民之智慧,凝大众之财力.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建成了甘肃苹果栽培第一大县.全国著名优质苹果基地和重要苹果出口基地,至2008年底,全县果园总面积4万公顷,占耕地的40.8%,户均0.43公顷(6.5亩),人均0.086公顷(1.3亩).建成了7个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专业乡和60个专业村。2008年结果园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  相似文献   

19.
水果业是桂林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 ,桂林水果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 ,加快我市水果业的发展 ,现对其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分析。1 桂林市水果业的现状近 3 0年来 ,桂林市的水果生产已初具规模。 1 999年全市水果总面积 1 7.0 5万 hm2 (2 5 5 .79万亩 ) ,总产 96.8万 t,分别占广西水果总面积 1 6% ,水果总产的 2 5 %。全市水果产值 1 4.65亿元 ,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 1 8.7%。人均有果 2 0 7kg,在广西名列前茅。农民人均水果收入 42 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 5 .7…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我县的果树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1986年,全县果园面积由1982年的8万亩,发展到23万亩,其中结果园已达8万多亩,年产果品8000万公斤,收入7000多万元。15万亩幼果园也长势喜人,预计三年从后。全县果品生产可达到6,9亿斤,纯收入4.4亿元,将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