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定量分析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理论支撑作用。依据海南省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海南省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情况。结果表明:海南省农业对大多数产业既有拉动力又有推动力,后向需求拉动作用大于前向供给推动作用;海南省农业对农业、食品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产业的前向供给推动作用较明显,对农业、食品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产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较明显;海南省农业产品价格变化对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住宿和餐饮业、木材加工品和家具制造业等产业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依据河南省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数据,将部门整合,并归为5个部门.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河南省农业进行关联分析和动态比较,总结农业与其他产业结构变化规律,提供农业发展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627-1628,1632
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前、后向关联系数和影响度、感应度等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现代物流业与各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揭示了粮食现代物流业发展对各产业的影响及各产业发展、升级所产生的结构性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入产出的河南省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河南省投入产出数据,应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投入结构系数、最终使用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定量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和产业关联特性,最后提出了加快河南农业发展,振兴河南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利用Leontief和Ghosh模型,计算江苏省农业与各产业的平均经济距离。通过对农业和关联产业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的比较,分析产业间的依赖关系,为推动江苏省农业产业链延伸、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提升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步入新阶段,未来农业发展离不开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作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解释各部门间直接和间接联系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农业目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效应。利用2017年河南和山东两个农业大省投入产出数据,分别计算两省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比较分析两省农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情况。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物质投入力度大;山东省农业与化学产品、批发零售关联性强,河南省农业与金融业有联系;两省农业都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易受国民经济影响,但缺乏对经济的推动力。因此,两省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快与流通业、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关联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应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定量分析了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河南省其他产业部门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应该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中国2005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方法就中国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依赖程度较高,但贡献度较低;中国农业发展有助于促进就业,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虽然享有政府较高的税负支持,但是农业设备依然更新速度较慢、企业盈利水平很低;农业出口效应远低于平均行业水平,进口效应却呈现逐年增加态势,最终产品多用于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年、2007年与2012年安徽省投入产出表,研究安徽省金融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 表明:总体而言,安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影响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从产业关联效应看, 安徽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存在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且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着较强的供给推动效 应,但对第一产业推动效应微弱;从金融业自身依存度来看,安徽金融产业内部关联性较弱,产业集 聚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需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创新,加强金融产业内部融合,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为优化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利用这些系数分析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最后提出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闫超德  肖洪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79-22081,22084
根据2002~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从生产资金、生产条件、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持等4个方面选取了11个对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有影响的变量,经过对变量和农业综合生产力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和分析,确定了不同变量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业资金已经成为影响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生产条件,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持对于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业金融体系建设,确保农业生产支出;科学安排农业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展农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增加农业生产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2.
高传昌  类维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19-8620
河南属缺水省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其他行业用水缺口大。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较低,尚有较大节水潜力。从杨桥灌区的作物需水量出发,综合考虑有效降水、地下水补给、输水损失、田间损失等因素,计算出该灌区灌溉农业整体需水量,与2001-2003年实际灌溉用水量相比得出了该灌区此3年平均理论节水潜力为1972.88万m^3。继而利用现实调节因子,得出了灌区2001-2003年农业实际平均节水潜力为1815.05万m^3。为灌区乃至河南水资源宏观调控利用及节水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建立了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尚未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对于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基于2013—2017年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各评价指标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注册登记家庭农场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比、农业机械化程度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最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户入社率、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规模经营面积、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农业企业数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次之,土地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最小。为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出着力培育多元规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多元高效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流转机制创新;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运营高效的体制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秦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7-21449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即应从思想上增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减少农业知识产权被非法窃取甚至流失的可能;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为做好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持权益人寻求法律救助的热情;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6.
商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81-3084
以河南省和全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利用MRIO模型,提出一种构建两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简单方法,研究了河南省省产业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多(两)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在研究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利用地区区位商可以对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河南及全国更大范围的现代农业发展,为模式创新提供实践决策的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典型调查分析,针对制约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及原因,提出应根据省内农业区域环境特点,以县(市)为主选择和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培养和引进人才、造就现代农民,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经营、产业服务社会化等途径;抓好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政策、服务等多层面的改革创新工作。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农民是主体,规模化经营是有效途径,增效增收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李红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28-2729
根据河南省各地市特色农业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基于特色农业相关产业链因素,对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曹兰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93-11196,11199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河南省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当前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该研究在阐述现代农业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构成,提出了驱动力推动下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解宗方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77-15079
阐述了科技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