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好的针对重庆万州烟草青枯病进行防治,本研究采用了不同药剂的田间比较、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通过施用五种不同药剂,研究其对万州烟区青枯病防效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药剂中1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0.1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对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同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烟叶内在质量和经济效益值,是当前当地烟叶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烟草青枯病防治剂。  相似文献   

2.
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是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也是当前烟叶生产中难以防治的烟草病害,在未种过晚稻的高岸田、旱地不能连作烤烟;烟草花叶病是烟叶发病范围最广的病害,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在不同生态区域的烟叶产区用BARU复合乳酸菌进行示范对比,进一步验证BARU复合乳酸菌防治烟草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细菌性病害.近几年来由于气候、耕作制度等原因,在云南省局部烟区大面积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质量大幅度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致病性、生化型、发病动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烟草青枯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防菌在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烟草高效防病生防菌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能显著降低烟株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可有效增加烟叶叶面积,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和均价;不仅不会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平衡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提高烟叶的燃烧性和吸食性。  相似文献   

5.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详细介绍了烟草青枯病的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发病机制,目前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办法及防治展望,旨在为研究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到能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防治药剂,采用4种药剂进行防治烟草青枯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对烟草青枯病具有防治效果,其中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和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发病初期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15%和62.69%,发病中期防效分别为69.92%和56.82%;处理后的烟叶产量、产值较高,产量分别为2 175、2 190 kg/hm~2,产值分别为69 000、67 500元/hm~2;中上等烟叶比例最高,分别为91.26%、90.56%。  相似文献   

7.
云南烤烟青枯病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重病区的具体情况,综述了青枯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发病时期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生态烟叶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了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在生态烟叶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XQ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防效达70.25%,相对于常规防治,能提高烟叶产值4 652.25元/hm~2,可以较好地代替常规药剂;诱虫灯对多种害虫种群的长期控制效果较好,防效达58.91%,使用黄板防治蚜虫成本较大,建议可推广应用烟蚜茧蜂技术防治蚜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青枯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烟草-丹参轮作、土壤熏蒸处理、拮抗菌剂处理、链霉素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和烟叶产值的影响。[结果]拮抗菌剂处理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且其产量、产值方面均表现较好。丹参茬处理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较高。土壤熏蒸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为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建议采用丹参轮作及使用拮抗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80%福美双、0.15%四霉素、72%硫酸链霉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和烟叶产值的影响。[结果]72%硫酸链霉素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药效稳定,持续时间长,防效在80%以上,并且其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等均表现较好。80%福美双、0.15%四霉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结论]72%硫酸链霉素可用于沂南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植物源药剂作为增效剂,与噻菌铜等化学制剂联合施用,考察该方法对烤烟大田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烟叶产质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将植物源药剂与噻菌铜联合施用,单一防治防治青枯病时,相对防效为83.1%,产量比对照增加12.72%,产值增加16.93%。其防治方法为: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噻菌铜3种药剂混配,于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3-4次灌根。  相似文献   

12.
将植物源药剂作为增效剂,与噻菌铜等化学制剂联合施用,考察该方法对烤烟大田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烟叶产质量的综合影响。其防治方法为: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噻菌铜3种药剂混配,于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3~4次灌根。结果表明,将植物源药剂与噻菌铜联合施用,单一防治防治青枯病时,相对防效为83.1%,产量比对照增加12.72%,产值增加16.93%。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利川市部分烟区黑胫病和青枯病多发的现状,采取大区对比试验观察了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防治效果明显;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粉剂对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均明显优于其他微生物菌剂。同时,2种微生物菌剂对烟株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加了烟叶产量和产值,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0.86%和10.06%,在利川烟区可用于根茎类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苏畅涛  李云  罗斐  宋街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086-3087,3092
德江县烟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猝倒病、青枯病、黑胫病、马铃薯Y病毒病、普通花叶病和黄瓜花叶病,偶有气候斑、赤星病、白粉病发生。为了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在生产中采取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对减轻烟草病害,提升烟草的经济价值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烤烟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品种RGl7的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种K326,对青枯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综合表现较好,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云烟85的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9601的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但这2个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较差,可在青枯病发病较轻的高寒山区水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对施秉县主产烟乡镇烟草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在施秉地区烟叶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如烟蚜、烟青虫、TMV、CMV、PVY、青枯病、黑胫病等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调节土壤微生态防治烟草青枯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烟草青枯病是我国南方烟区多发性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栽培抗病品种、应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但由于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而无法从根本上进行防治。生态防治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病害的防治,是一种病害防治的新思维、新途径。合理施用有机肥或将有机肥与生物防治或抗性菌应用相结合,将可以起到改善和修复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和烟株自身抗御病害的能力,减少肥料和化学农药使用,改善烟叶品质和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宜宾市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概述 烤烟青枯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宜宾市近几年烤烟青枯病已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损失严重。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几年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造成的损失在1万担以上。我市烤烟未来发展规划是烟叶产量将从现在的30万担发展到100万担,  相似文献   

19.
生物菌剂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利用生物菌剂增加烟株根系微生物达到减少烟叶青枯病的发生,在育苗期与大田期添加生物菌剂,探讨不同种类生物菌剂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试验的5个处理中,添加生物菌剂的处理青枯病发病率明显比对照处理低,烟叶品质较好,其中施用QR、BK1-4两种菌剂处理的病害发生率与病情指数较低,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烤后烟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从大田试验可以看出,添加生物菌剂能起到防控青枯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龙岩市烟草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病虫害会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给烟农、烟草工商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烤烟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介绍了福建省龙岩地区烟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重点介绍了烟草病毒病、青枯病、黑胫病、烟蚜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