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奶发酵剂菌种的产香物质及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分离自不同来源的国内外直投式发酵剂和酸奶中的13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14株嗜热链球菌在乳中的产酸特性、产生乙醛能力、产生双乙酰能力及产黏特性,总结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不同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的前期产酸速度比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快,发酵酸乳后产酸主要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引起;主要风味物质乙醛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产生、双乙酰由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生;嗜热链球菌的产粘特性明显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菌株S5、S7、S9、S10、LB5、TK1适宜加工凝固型发酵酸乳;菌株S5、S11、L9、L2、L1、L8、L6适宜生产风味型酸奶.为筛选优良菌株、研制开发优良酸奶及发酵乳饮料发酵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酸乳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并利用生理生化和糖发酵实验结合16S rDNA同源性分析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鉴定,获得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离菌株。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别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酸乳样品中均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仅有2 种酸乳的嗜热链球菌为同一菌株,其余酸乳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均为不同菌株。PFGE可以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等为主要菌种.各菌种经培养扩大后分别接种到以麦麸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好氧或厌氧发酵,配制成三种菌剂EMⅠ、EMⅡ、EMⅢ,这些菌剂的特点为固态、耐热、耐酸.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肉鸽肠道和嗉囊内容物中分离得到乳酸菌,试验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对肉鸽肠道和嗉囊内容物进行了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从肉鸽的肠道和嗉囊内容物中分离得到4株菌株,分别为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新型EM菌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酷乳杆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等为主要菌种,各菌种经培养扩大后分别接种到以麦麸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好氧或厌氧发酵,配制成三种菌剂EMⅠ、EMⅡ、EMⅢ,这些菌剂的特点为固态、耐热、耐酸。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揭示青海部分地区自然发酵牦牛乳中的微生物乳酸菌种群结构,丰富牦牛乳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数据,本试验通过纯培养方法对采集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及同仁市3个不同地区当地居民自然发酵的牦牛酸奶分离得到10株乳酸菌,并利用生化鉴定试剂盒对该10株乳酸菌进行了菌种的鉴定,结果表明4株杆菌分离株和6株球菌分离株。其中6株归为嗜热链球菌,2株归为嗜酸乳杆菌,1株归为罗伊氏乳杆菌,1株归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其中,海晏县样品菌种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和嗜热链球菌,同仁县样品中的菌种为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泽库县样品中的菌种为嗜热链球菌。研究结果为青海地区牦牛乳酸菌资源数据库的丰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瘤胃需氧及兼性厌氧菌的PCR-16S rDNA鉴定及日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9个精料梯度的日粮饲喂干乳期成年荷斯坦奶牛,并对其瘤胃液中的部分细菌进行了分离,PCR-16S rDNA鉴定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以瘤胃液为原料,采用人工培养基共分离到56株细菌,并对7株具代表性的细菌进行了PCR扩增,经序列同源性比较,最终把细菌鉴定为牛链球菌(A0625、A1212、0131)、蜡样芽孢杆菌(0113)、地衣芽孢杆菌(0091)、短小芽孢杆菌(0083)和嗜热链球菌(0123)。同时还发现随精料浓度的增加,牛链球菌、芽孢杆菌及嗜热链球菌的数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果表明不同精料浓度的日粮对奶牛瘤胃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牛链球菌影响最大,从系统发育分析可知所分离细菌虽未形成新的细菌进化枝,但牛链球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核苷酸序列仍发生了多处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冰淇淋产品,本研究以产酸、产黏以及感官得分为综合评价指标,对发酵剂嗜热链球菌MN-1、嗜热链球菌MN-2分别与保加利亚乳杆菌MN-3、保加利亚乳杆菌MN-4的组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嗜热链球菌MN-2与保加利亚乳杆菌MN-4组合,且球菌与杆菌添加比例为10∶1时,最先到达发酵终点,且产品感官评分最高。将婴儿双歧杆菌BI07、乳双歧杆菌BB12、嗜酸乳杆菌La14与干酪乳杆菌LC11加入到酸奶冰淇淋中,在贮藏第90天时干酪乳杆菌LC11活菌数大于106cfu/g,可以作为益生菌酸奶冰淇淋的益生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9.
瑞士乳杆菌是潜在的功能发酵乳发酵剂,为改善瑞士乳杆菌的发酵特性,使用嗜热链球菌配合瑞士乳杆菌用于发酵乳制备。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与瑞士乳杆菌混合发酵将凝乳时间缩短了3.5 h,黏度提高了1.8 倍,改善了乳清析出和质构;嗜热链球菌的使用有效减弱了发酵乳的后酸化,贮藏20 d发酵乳的pH值仍大于4.2。为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测定发酵乳中的活菌数、乳糖消耗量、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乳贮藏期间具有较低的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乳糖利用量较低,这是后酸化减弱的主要原因。与嗜  相似文献   

10.
生鲜乳作为乳制品生产的基本原料,其质量和安全控制尤为重要。芽孢杆菌对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造成一定隐患。文章综合分析了嗜冷与嗜热芽孢杆菌对生鲜乳的危害及可能作用机制,总结了芽孢杆菌污染生鲜乳的关键源头,探讨了生鲜乳中芽孢杆菌的防控措施。本文对有效控制生鲜乳中的芽孢杆菌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全面提升生鲜乳品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