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毕节地区粮食百万亩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研究20万亩水稻,1996年实施的结果的总结分析,结合各县行之有效的措施的归纳人毕节地区水稻产量潜力为700-750kg/亩,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上应根据熟制及稻田肥力采取三种模式进行指导,模式I:对稻油(或稻麦)两熟区适用;杂交良种+两段育秧插+平衡施肥+病虫防治,模式Ⅱ:适用于冷,烂,锈毒田,杂交(或常规)良种+两段育秧+半旱式+平衡施肥+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毕节地区水稻生产分析,结合对各县行之效措施的归纳总结提出毕节地区现有水稻产量潜力为700~750kg/667m2,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上应根据熟制及稻田肥力采取3种模式进行指导。模式1:对稻油(或稻麦)两熟区适用:杂交良种+两段育秧+平衡施肥+病虫防治。模式Ⅱ:适用于冷、烂、锈毒田,杂交(或常规)良种+两段育秧+半旱式+平衡施肥+病虫防治。模式Ⅲ:适用于冬闲田或泡冬田,杂交(或常规)良种+旱育浅植+平衡施肥+病虫防治。在技术上,近期应重点抓品种合理布局、进行轮换,中低产田改良,重点解决水稻栽植既稀又密(即栽植窝数偏稀,窝内秧数偏密)和病虫害防治基础研究等技术难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3.
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思考与秸秆多途径利用商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秸秆处理方式和培肥地力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随着秸秆产量的不断增加,连年秸秆直接全量还田导致的问题凸显。为了给作物秸秆科学利用途径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笔者梳理与权衡了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的正负效应,思考与讨论了连年秸秆直接全量还田实践下秸秆腐解不完全存在的潜在隐患,总结了作物秸秆的多途径利用方式和技术,并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物秸秆利用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认为,长期秸秆直接全量还田致使土壤中积聚大量未腐解的有机物质,成为农田生态系统的负担,最终可能会超出农田的最大承载力,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因此,生产上应在保证土壤地力持续提升的秸秆还田量基础上,因地制宜多领域综合利用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4.
直接利用籼粳杂种优势的可能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月明 《种子》1989,(1):39-41
  相似文献   

5.
陈青华 《种子》1992,(6):36-37
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是目前杂交水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科学家们在研究上做了大量探索。本文就此主要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概念、类型,以及论述了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原理与途径,并对水稻获得无融合生殖材料提出了四种方法。以期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仁超  左汝励 《种子》1997,(6):9-11
有色稻米优良的营养品质和特异性状与低产的突出矛盾一直制约着其生产的发展,杂种优质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措施。无论“三系法”还是“两系法”,有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必须保证亲本之一携有广亲和基因有色基因,以利用有色基因的显性遗传本质;同时又要克服双亲间的杂交不亲和性和目标性状的负向优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流域尺度上揭示21世纪最初10年松花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强度,笔者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Landsat ETM卫星遥感数据,对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对比各子流域在不同时间序列上的差异揭示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流域内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其中嫩江水系湿地减少的最为明显。建设用地的面积显著增加,且3个子流域的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第二松花江增长的速度最快,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11.52%。整个流域的耕地面积稍有增加,但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嫩江子流域耕地面积显著增加,而松花江干流和第二松花江流域耕地面积减少。在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中湿地-耕地、耕地-建设用地的转换较为剧烈,林地具有相对较高的保留率。空间上,土地利用转化强度较大的主要是嫩江中下游平原区和松花江干流下游入河口的平原地区,嫩江子流域各地类间的交叉转换频繁,且各1级地类内部的转化也较多,而松花江干流的转化主要在个别地类。  相似文献   

8.
当前,面对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如何确保国内稻米市场的发展,是值得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水稻科学家们深思的.从国际稻米市场上看,中国稻米生产和消费均占80%左右.资料表明: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仍具有优势,生产资源配置仍具有的效益比较优势度为0.12 ,社会净收益为0.13;从潜在优势分析上看,1994年大米得到了正保护(2%),1994年和1995年,大米国内资源成本年增长率在53.8%,1997年度的有效保护率为9%,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国际竞争力低于现有的国际竞争力. 稳定和提高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水稻生产等一系列过程中,提高科技贡献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就目前情况,我国总体科技水平落后,农业科技贡献率仅占42%,与发达国家(60%~80%)比较,相对滞后,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因此,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增强稻米生产优势. 1 安徽省水稻研究和生产概况 水稻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常年种植面积213万hm2,占粮食作物的37%,总产1165万t,占粮食作物产量的40.9%.从水稻研究机构上看,安徽省拥有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第八位的水稻专业研究所,并同时承担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全国水稻育种中心合肥分中心,集基础理论探索性研究与应用开发性研究和公益性技术服务于一身;从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流通市场上看:以全国第一家上市的合肥丰乐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天禾水稻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引导和培育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运作体制的形成;从水稻生产上看,安徽省四稻种植并存,种类齐全,应用品种和稻作资源丰富,生产基础好.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技术要利用杂种优势表现,包括用F1种子生产商品作物,杂交稻技术的成功应主要取决于实际的种子生产技术等。利用赤霉酸(GA3)生产杂交种子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因为可以提高穗从顶叶处的伸长度,延长花开放时间,增加柱头伸出率以及延长柱头可受粉时间。CMS品系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穗  相似文献   

10.
安排了农优90,D297优,T优5537,D奇宝优1号等4个水稻新组合参加2001年全省生产试验,研究了它们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表现,通过试验,这些组合均表现为高产,抗病,适应性好,提高了这些组合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稻草资源量估算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稻草是中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对中国的水稻草谷比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考证,并以此为据,结合水稻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国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稻草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早稻草谷比为0.68,中晚稻草谷比为1.00;2009年全国稻草总产量为18443.04万t。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的稻草利用方式,包括稻草快速腐熟还田、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微贮养畜和稻草种植食用菌等。稻草资源肥料化、饲料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稻草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开发稻草的经济利用价值,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秸秆资源“5F”利用方式的效益对比探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燕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45-51
参考文献: [1] 聂影,杨红强,苏世伟.中国原木进口国别结构与木材资源安全[J].林业经济,2008.3 [2] 沈文星,周定国.秸秆人造板的产业化问题[J] .林业科学,2007.3 [3] 吴树栋.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J].人造板通讯,2005(8) [4] Volker E. Stockmann. Strawboard As An Emerging M aterial-PartⅠ:Historic perspectives and Global Opportunities. Pr oc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2001,Nanjing,50~59 [5] Dingguo Zhou. The development of Utilizing Agricultural Straw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2001.Nanjing,1-11 [6] 张晓文,赵改宾,杨仁全,王影.农作物秸秆在循环经济中的综合利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 [7] 于文吉.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应用于人造板工业的可行性分析[J].木材工业,2006(2) [8] 周定国,张洋.我国农作物秸秆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木材工业,2007.1  相似文献   

13.
上海崇明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和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崇明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崇明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从保护崇明生态环境以及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秸秆还田、秸秆覆盖种养、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和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等技术,是适合崇明现状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饲料、肥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循环发展。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状况的调查和研究,评价了农村地区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资源来源的广泛化和集约化、农业资源种类的多元化、用能结构的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并且针对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Root system size of spring barley as measured by means of its electrical capacity was evaluated in the 12th till 14th year of monoculture. It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variants with burnt straw in situ or with turned under straw than in variant with straw cleared away. The kind of seed-bed preparation did not influenced root system size significantly, but its interaction with straw utilization and with term of measurement was significant. The larges root sytem was found in combination with minimal seed-bed preparation and burnt straw (relatively 100) and the smallest in combination with minimal seed-bed preparation and straw cleared away (relatively 62).  相似文献   

16.
秸秆资源统计是其综合利用的前提。按照农业部标准NY/T 1701-2009《农作物秸秆资源考察与评估技术规范》中的技术方法,以安徽省为例,采用2013 年《安徽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能源化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年理论资源量4487.99 万t,年可收集资源量3878.84 万t,年人均资源量72.88 kg/人;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是安徽省主要的作物秸秆资源,3 者合计可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2.23%,年可收集量分别为1567.86、1539.43 和582.98 万t;皖北地区秸秆资源占全省资源总量的49.75%;江淮之间为32.08%;皖南山区为18.17%,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逐步递减的整体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将安徽省秸秆资源利用能源化利用划分为重点开发区(A区)、适度开发区(B区)和限制开发区(C区)等3 个区域。为安徽省秸秆资源开发及能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揉丝包膜机械化技术是一项新的青贮技术形式。对秸秆揉丝包膜青贮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成效等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The gas accident in Coal Mine is an important safe hidden trouble.The no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gas accident should be changed.Coal gas is a kind of deleterious gas,but it is a clean energy resource.The actualities of coal bed methane resources and its use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The foreground for the use of coal bed methane is analyszed.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oal bed methane utilization is evaluated by the Net Present Value(NPV) and th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method.The results are shown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oal bed methane can decrease the gas accident,save energy source,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have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效应和技术选择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通过农作物秸秆的多途径综合利用及转化增值,减少秸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对节约稀缺的自然资源,替代耗竭性资源投入具有重大意义。分别从资源替代效应和直接环境效应宏观分析秸秆燃料、肥料、饲料利用的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比较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单项技术和综合技术、从生命周期考察技术的综合生态效应,强调技术的区域适应性,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和模糊评判的生物质秸秆发电的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农作物秸杆是世界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由于未高效合理利用,不仅浪费了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生物质秸秆发电效益进行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评价秸秆发电项目的综合效益,结果显示,生物质秸秆发电综合效益较好。最后以国能望奎生物质秸秆发电有限公司为例说明秸秆发电的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