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临湘市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临湘市早稻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数量全年均较少,天敌在水稻生育前期对稻飞虱控制作用明显.针对临湘市双季稻种植特点和稻飞虱发生规律,提出了稻飞虱综合防控技术,对...  相似文献   

2.
初步鉴定衡阳地区稻田飞虱有7属10种,3种主要飞虱中,早稻乳熟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乳熟期后以褐飞虱为主;晚稻孕穗、抽穗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无论早、稻上均居第三位,全年飞虱混俣种群量以早、晚稻穗期发生量最大,一般褐飞虱廷入较晚,只有明显的5代,白背飞虱廷入稍早,可发生6代。  相似文献   

3.
1996~1998年,利用赣榆县气象历史资料、农作物种植水平和飞虱的迁入迁出繁殖情况,建立健全了稻飞虱以灯光诱测为基础,系统监测为保障,异地监测为补充,大田联系点监测为保证的监测体系.构建了当地褐飞虱主害代的预警系统和预测模型.利用半开放方法研究了二代白背飞虱在杂交籼稻上的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利用赣榆县农作物种植制度、农田天敌、气象因素等构建了以监测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保障、化学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1996~1998年,利用赣榆县气象历史资料、农作物种植水平和飞虱的迁入迁出繁殖情况,建立健全了稻飞虱以灯光诱测为基础,系统监测为保障,异地监测为补充,大田联系点监测为保证的监测体系。构建了当地褐飞虱主害代的预警系统和预测模型。利用半开放方法研究了二代白背飞虱在杂交籼稻上的危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利用赣榆县农作物种植制度、农田天敌、气象因素等构建了以监测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保障、化学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稻飞虱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贵州省持续大面积发生,1991-1997年,年均发生面积人41万hm^2(614.87万亩次)。两种飞虱的适温要求因地区和虫态而不同,在贵州各地发生5-8或9代不等,因海拔和生境不同而异,两种飞虱在贵州发生的初次虫源性质均为外地迁入,白背飞虱认为: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是白背飞虱迁入主峰期3,4代白背飞虱成虫盛发,大若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褐飞虱全年最大迁入峰期  相似文献   

6.
1992~1993年试验观察,褐飞虱在济宁市每年发生3~4代,一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世代历期24.25天;二代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主要为害世代,历期25.75天;三代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历期38.75天;四代卵和低龄若虫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后期低温而死亡。以25%扑虱灵防治效果较好,其次是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7.
安庆稻区两种稻飞虱年度间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安庆稻区,水稻的混作提供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发生与发展的生活条件。综合1995~1997年3年的研究结果,白背飞虱在8月中旬进入虫口高峰,褐飞虱于9月中旬出现最大虫量。前者年发生4~5代,后者则为3~4代。不同世代的田间种群数量、增殖倍数以及年度间的种群动态有种的特点。文中还讨论了制约田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因子。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97年和2002年两年稻飞虱大发生的特点,并对大发生年份的防治技术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稻褐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水稻褐飞虱的防治,从稻褐飞虱生活习性、生物型变化、褐飞虱造成的危害及大发生征兆等方面入手,了解稻褐飞虱的概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稻褐飞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的危害和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洪乃桥  何显文 《农技服务》2007,24(2):47-47,58
阐述了褐飞虱的危害和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1.
水稻飞虱对杀虫剂敏感性变化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和不同性别褐飞虱、白背飞虱成虫进行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褐飞虱对甲胺磷 1999年后为低水平抗性;对叶蝉散、西维因和混灭威 10年间的敏感性有一定波动,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 1995年后为中等水平抗性。白背飞虱对甲胺磷 1997年起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叶蝉散和西维因 1998年后也达中等水平;对混灭威 2002年开始上升为低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都处于高抗水平。褐飞虱对扑虱灵、甲胺磷和叶蝉散的敏感性变化规律年度内均为迁入代>迁出代>回迁代,年度间为翌年迁入代>头年回迁代。褐飞虱对扑虱灵敏感性下降的速度较甲胺磷和叶蝉散快。2种飞虱的雄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高于雌成虫。  相似文献   

12.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省富宁县历年水稻白背飞虱的测报资料,探讨了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在富宁县的发生规律。通过分析影响白背飞虱发生的主要因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综合防治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六个数学模型预测赣州白背飞虱发生量。结果表明:模型Ⅳ、模型Ⅴ、模型Ⅳ预报准确率最好,历史符合率达100%。模型Ⅰ和模型Ⅲ次之,历史符合率为85.7%。模型Ⅲ最差,历史符合率仅有14.3%。  相似文献   

14.
两种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于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测定了桂林、安庆和东台 3地区褐飞虱、白背飞虱对 10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并分析了两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在年度间和地区间 ,其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而药剂间的差异显著。吡虫啉和醚菊酯是毒力最高的两个药剂 ,但吡虫啉的个体一致性较差 ,明显低于醚菊酯。合理利用这两个药剂 ,可以作为避免单一药剂长期使用、延缓抗性发展和延长药剂使用寿命的良策。  相似文献   

15.
稻飞虱为害胁迫对水稻植株内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张金锋  薛庆中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487-1491
 研究了水稻植株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害后体内的活性氧清除系统主要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受白背飞虱为害后,稻株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在抗虫和感虫材料中有差异,前者活性增加,后者下降;受褐飞虱为害后,SOD活性增加,catalase和POD活性在抗虫材料中下降,而在感虫材料中增加;其为害造成的抗虫材料SOD活性增长率和感虫材料catalase活性下降率均比白背飞虱高。这和褐飞虱的取食量明显高于白背飞虱的取食量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6.
选择在闽北地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玉米和大豆与水稻条带间作,利用吸虫器进行取样调查,探讨多样化种植对稻飞虱及其卵期寄生蜂缨小蜂种群动态和雌性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间作大豆或玉米既不能显著减少稻飞虱的个体数量,也不能显著增加缨小蜂的种群数量;间作系统中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及缨小蜂的雌性比例与水稻单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多样化种植模式不能有效抑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7.
:三唑·吡EC对二化螟和稻飞虱的室内共毒系数分别为 1 3 6.5 6和 1 3 4.0 8。1 1 2 5~ 1 5 0 0mL/hm2 三唑·吡EC对二化螟的大田防效为 86.2 3 %~ 98.75 % ,对稻飞虱的防效 :药后 1d为 47.80 %~ 91 .0 7% ,药后 3 0d为 95 .3 7%~ 1 0 0 %。该药剂具有速效性强、持效期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江西南昌地区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在晚稻田内的消长动态、翅型和性别分化规律。2010年稻飞虱发生重,褐飞虱的优势度指数较白背飞虱高,2011年发生轻,褐飞虱的优势度指数较低。两种飞虱于水稻刚刚栽培时就开始出现,褐飞虱于9月上中旬出现明显的密度高峰;白背飞虱分别于7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出现两个密度高峰,且以第2个峰值为主。褐飞虱长翅型较短翅型在田间出现的时间早。2010年,短翅型出现后,密度增加较快,并于8月下旬超过长翅型成虫密度;2011年长、短翅型密度无明显变化。白背飞虱在水稻各生育期间均以长翅型为主,短翅型密度低。在性别分化方面,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的雌雄性比通常大于或等于1,褐飞虱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性比扩大;白背飞虱的性比相对稳定,维持在1~4。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表明,褐飞虱田间种群密度的升高可导致短翅率和性比升高;而白背飞虱种群密度与短翅率和性比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995年以来金坛地区白背飞虱的测报与发生情况,对田间虫卵量高的年份作了重点分析,并对白背飞虱的测报与防治药种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