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载体育苗所用的载体是用粉碎的作物秸秆经胶粘合而成,是一种可分解的营养钵。该营养钵成本低、无污染.对种子萌发、根系扩展及土壤结构无副作用。去年我们同山西省农科院旱农中心,在我县朱坑乡北汪湛村的丘陵旱地上,进行了西瓜、南瓜、玉米3种作物的载体育苗栽培试验,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本研究利用前作秸秆覆盖后作和周年免耕,通过相应的技术集成,形成高效节水抗旱农作模式,将抑蒸保墒和培肥地力结合起来,达到节水抗旱、轻简高效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式1(小麦—水稻—秋菜,周年免耕,旱季稻草全田覆盖,水稻季麦秸宽行覆盖,作物秸秆全部还田)和模式2(马铃薯/油菜—水稻,周年免耕,旱季稻草垄上覆盖,水稻季油菜秸秆宽行覆盖,作物秸秆全部还田)与CK1(小麦—水稻,翻耕,不覆盖,作物秸秆全部移除)和CK2(油菜—水稻,翻耕,不覆盖,作物秸秆全部移除)相比,可提高土壤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储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平均周年节水2600 m3.hm-2以上,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增种短季秋菜创造较高的效益,同时不耽误小春作物的种植,增加经济效益15 000~21 000元.hm-2,实现了节水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结合永嘉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农业节水抗旱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包括油菜、冬小麦、水果、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方面的抗旱技术措施,以便为节水抗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挖掘作物抗旱节水潜力——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的适应与调节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本文针对半干旱地区多变低水的实际田间环境,讨论了作物对不同干旱类型的反应,适度干旱后复水的生理补偿效应,不同类型作物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差异,以及增强作物对多变水环境适应的技术。同时,就多变低水环境的概念、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的适应机理以及作物抗旱生理研究与旱农生产实际相衔接等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9.
连续3年持续的冬春旱情,对梁河县春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厂乡回龙寨老茶人尹荣忠家的茶园由于施用有机肥并利用作物秸秆、植物枝叶和杂草对茶园进行土壤覆盖,几乎不受影响。经3年的冬春旱期跟踪走访及深入回龙寨实地查看,1951年栽的同一块茶地(海拔1 580 m左右,迎风、向阳,无任何灌溉条件),同样的云南大叶种, 相似文献
10.
麦套棉花促早发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麦棉套种+营养钵育苗+移栽后覆盖地膜”三项促早发技术措施,结合各生育时期及时进行简化管理和肥水管理,以促苗早发,多结有效铃和增加铃重,从而夺取棉花高产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连续3年持续的冬春旱情,对梁河县的春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也有例外。梁河县大厂乡回龙寨老茶农尹荣忠家的茶园由于施用有机肥并利用作物秸秆、植物枝叶和杂草对茶园进行土壤覆盖,几乎不受影响。经4年来的冬春旱期跟踪走访及深入回龙寨实地查看:1951年栽的同一块茶园(海拔1580m左右,迎风、向阳,无任何灌溉条件),同样的云南大叶种,在上年秋茶结束后都进行过修 相似文献
12.
13.
正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性强、株型紧凑、丰产性好、抗寒性强的品种。目前睢县主要种植的是汴椒一号和洛椒4号。播种前要将种子晾晒1天,然后装入纱布袋中,在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洗净种皮上的黏质后,再浸入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1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二、播种育苗与苗床选择播种过早,苗期持续高温多雨的时间长,幼苗长势弱,容易徒长,且易发生病毒病;播种过迟,后期温度低,影响产量和品质。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苗床选择在未种过茄果类、瓜类的地块,要求地势高平,土壤有机质丰富。播种前,要整平苗床,把营养土均匀撒在苗床上,浇足底水。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大理温凉地区早熟鲜食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2月初(立春)播种,鲜食玉米比常规种植提早3个月成熟.苗期和七叶期膜内地温比膜外地温升高5.4~5.7℃,0 cm地温升高3.6~5.5℃,相当于0 cm增加地积温220.6~251.5℃,全生育期至少可增加地积温300~400℃.最低地温膜内比膜外升高0.6~2.7℃,5 cm地温膜内比膜外升高2.6~3.5℃.比种一季水稻多增收5 122.5~6 819.0元/hm2,并且还可再种-茬秋鲜食玉米和一季冬蔬菜,实现一年三熟,提高了复种指数.只要采取选用早熟优良品种、选择适宜播种期、地膜覆盖栽培、科学肥水管理、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就能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