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人参的需肥规律 各年生人参的需肥量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半阴性植物,需光量在15%-25%.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需肥量也在增加.据测定:一年生人参每株需氮8.4毫克、磷2.9毫克、钾11.6毫克,合计22.9毫克.2年生人参需氮磷钾量是1年生的4—5倍,3年生是2年生的2.5N3.5倍,4年生是3年生的2.5-3.5倍,5年生是4年生的1.2-1.5倍,6年生是5年生的1.2-1.5倍.  相似文献   

2.
1、甘蔗的需肥特点 (1)需肥量大.甘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都很大,每生产1吨蔗茎,需吸收氮1.5~2千克,磷1~1.5千克,钾2~2.5千克.甘蔗属高产作物,一般亩产蔗茎5吨以上,高产可达10吨,所吸收养分比其它作物多.  相似文献   

3.
荔枝需肥量很大,一般生产50公斤鲜果需施纯氮1.2~3.5公斤,五氧化二磷0.7~1.9公斤,氧化钾1.5~3.5公斤,养分配比为N:P:K为1:0.3~0.6:1~1.5,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全年施肥主要分4个时期。 一、施用壮花肥 荔枝壮花肥一般在花穗萌动后(即翌年2~月)施用,以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1,(21):25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  相似文献   

5.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厅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尤其是对氮、磷、钾的吸收。其中氮的吸收量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需钾量大于需氮量、需磷量。如对亩产300—350公斤的玉米进行分析,得到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5:1:1.5;亩产350—400公斤时为2.4:1:1.7;亩产720公斤时则为3:1:4。  相似文献   

7.
青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条件养殖用水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溶解氧含量大于5毫克/升,底层溶解氧含量大于3毫克/升,pH值为7.5~8;池塘面积2~5亩,水深1.2~1.8米;池底平坦,坡度为1∶2~2.5;每个池塘配备1~2台功率为1~1.5千瓦的增氧机;进水口用80目网布袋过滤,以防野杂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业》2011,(21):25-25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4、5、6年生栽培人参参根中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的含量及其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应用HPLC法测定栽培人参参根中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和Rg1的含量。结果表明:Rb1和Rb3随着参龄的增加,其平均含量逐渐增加;Rc、Rd和Rg1的含量以6年生的参根最高,5年生的参根最低。Rb2的含量以4年生参根最高,6年生的参根最低。Re的含量以4年生参根最高,5年生的参根最低。1年内不同时期参根中单体皂苷含量不同。总体而言,单体皂苷含量在年内以7、8月份最低。结果可为人参规范化生产及人参单体皂苷提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1.林地选择。选择4~5年生遮荫达到70%以上的人工速生林地。树势偏弱的林地可适当增加遮阳网等辅助措施,以改善遮荫度。选行间距不少于3米的林带内搭建宽2米、高2.5米、长20米的南北走向大棚。每排大棚一侧挖宽和深各1.5  相似文献   

11.
<正> 芝麻生育期短,播种期弹性大,成熟早,在复种轮作中,与前后作没有季节矛盾。 芝麻由于本身抗灾能力弱,加上种植粗放,导致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因此。在管理上应狠攻“三关”,确保芝麻高产丰收。 1 肥料关。芝麻本身是耐贫瘠性较强的经济作物,但不等于不需要肥料,特别是磷肥、钾肥、硼肥更不可缺少。据分析,每生产50kg芝麻种子,约需吸收纯氮4~5kg,磷素1.2~1.5kg,钾素5~5.5kg,三要素的比例约为4:1:4.4。 芝麻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肥料的吸收量有很大的差异。其表现为苗期需肥量较少;进入开花期,需肥量明显增加;从始  相似文献   

12.
<正>1甜菜各生长阶段需肥特点1.1幼苗期甜菜幼苗期吸收的营养物质占整个营养生长阶段总需肥量的15%~20%。甜菜幼苗很敏感,特别是对磷肥。因此,播种时施入磷肥,对甜菜根系发育及幼苗生长非常有利。1.2叶丛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3,(2):22
一、棉花需肥规律棉花是生育期长、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测定,亩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氮、磷、钾比例约为1:0.3:1。吸肥量为禾谷类作物的5~6倍,油料作物的2~3倍。以棉花一生吸肥总量作为100%,各生育期吸肥百分率分别为:苗期吸氮占5%,磷占3%,钾占2%;现蕾到始花期吸收氮占11%,磷占7%,钾占9%;始花到盛花期吸收氮占56%,磷占24%,钾占36%;盛花到  相似文献   

14.
土肥 《农家致富》2007,(2):32-32
棉花需肥量是多少? 答:棉花是生育期长,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测定,亩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氮、磷、钾比例约为1:0.3:1.吸肥量约为禾符类作物的5-6倍.油料作物的2-3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业》2010,(2):27-27
棉花是生育期长、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测定.亩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氮、磷、钾比例约为1:0-3:1。吸肥量为禾谷类作物的5-6倍,油料作物的2~3倍。  相似文献   

16.
<正> 1 甘蔗的营养特点 1.1 需肥量多。甘蔗一生中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都很大,每生产1t蔗茎,需吸收氮1.5~2kg,磷1~1.5kg,钾2~2.5kg。甘蔗属高产作物,一般每667m~2产庶茎5t以上,高产可达10t,所以吸收养分比其他作物多。 1.2 生育中后期吸肥量多。在整个生育期吸肥总量中,幼苗期占1%左右,分蘖期占8%~10%,伸长期占50%以上,成熟期占20%~40%。伸长期吸收氮最占吸收量的50%~60%,磷和钾各占70%;成熟期吸收氮占30%~40%,磷和钾各占20%左  相似文献   

17.
黄花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其营养丰富,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据中国医科院卫生研究所分析,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2.9毫克,胡萝卜素1.17毫克.核黄素0.13毫克,侃胺索 0.19毫克,尼克酸1.1毫克,抗坏血酸33毫克,分别_链番茄的3.6倍、3·8 倍、6 .5倍、6 .3倍、1 .8 倍和4倍;含钙73毫克, 磷69毫克,铁1 .4毫克,分 ~哪,犷甲V甲甲絮丫咫尸石,~别是番茄的9.1倍、2.1倍、3.5倍。  相似文献   

18.
陈世英 《新农业》2007,(8):21-22
1.育苗标准苗龄30~35天,叶龄3~3.9叶,根数9~10条,根长4厘米以上,盘根好,茎粗0.2厘米以上;第1叶鞘长2.5~3.5厘米,第二叶鞘长4~5厘米;第1叶长1~1.5厘米,第2叶长4~6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不同部位中皂苷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取自和龙市头道镇大阳沟栽培的5年生、8年生和18年生人参主根部位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栽培年限人参不同部位的皂苷成分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年限人参中皂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各部位皂苷含量均有所提高,且以须根提高的幅度最大,其次为芦头;而主根与侧根中的增加量较少。18年栽培人参的主根中皂苷含量达24.78mg/g,是5年生栽培人参的3倍,是8年生人参的2.55倍。因此,人参的栽培年限是皂苷含量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乳源木莲生长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福建沙县 17.5年生乳源木莲的生长过程 ,结果表明间伐前 (混交期间 )与间伐后 (纯林 )乳源木莲的生长动态变化很大。在 6年生杉莲混交林阶段 ,乳源木莲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可达 1.2 5m ,胸径达1.5 8cm。但随后由于林分密度大 ,间伐不及时 ,木莲的胸径生长开始大幅度下降。间伐杉木后第 3年 ,16年生乳源木莲胸径连年生长量迅速增长到 0 .84cm ,是 10年生时的 1.7倍 ;材积连年生长量是 10年生的 2 .4倍。表明乳源木莲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最好与杉木混交造林 ,但初植密度不宜太大 ,以 180 0~ 2 2 5 0株 /hm2 为宜 ,并在 9~ 10年生间伐杉木 ,保存密度 90 0~ 10 5 0株 /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