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走高和玉米资源的短缺,而小麦价格较稳定,且营养成分与玉米的营养成分非常相似,所以许多饲料企业都在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本文在分析玉米和小麦饲用消费量和价格变化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分别估计小麦对玉米的饲用消费的长短期替代弹性和玉米对小麦的饲用消费的长短期替代弹性。得到的结论是小麦对玉米的饲用消费的短期替代弹性为0.028,长期替代弹性为0.903,玉米对小麦的饲用消费的短期替代弹性为0.027,长期替代弹性为0.642。然后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玉米临储政策"市场收购+补贴"来分析玉米和小麦未来在饲用消费中的变化情况。最后针对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米消费状况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先 《农业展望》2011,7(2):56-59
饲用玉米需求的刚性增长和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内玉米消费的快速增长。玉米深加工消费所占比例不断提高,饲用玉米消费比例有所降低。饲用玉米消费呈全国分布的特点,而深加工消费以产区为主。从后市来看,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饲用玉米消费仍将呈现刚性增长之势,深加工业玉米消费将伴随玉米品种属性的深度挖掘,亦将继续呈现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3.
畜禽产业是安庆市农业6大主导产业之一。随着畜禽业跨越式发展,“十一五”以来饲用玉米原粮年外调总量、饲料及畜禽肉、蛋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为将安庆市畜禽产业板块经济不断做大,带动水稻、饲料产业板块经济增长,本文提出走订单开发高蛋白双季早稻饲料稻、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乏路,逐步减少玉米外调量和粮食饲用量。力争“十一五”期末实现粮食用途分流和畜禽饲粮自产、自足供应,降低畜禽肉、蛋生产成本,保障粮、饲原粮产需安全和畜禽肉、蛋产需安全。扭转饲用玉米大调大运被动生产和粮饲同粮、畜禽饲用争粮及双季早稻低质、低产、低效局面;  相似文献   

4.
魏斌 《农业展望》2012,8(9):3-8
2011年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增加,饲用玉米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工业消费玉米需求不旺,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局面缓解。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进度偏慢,并且质量偏低,国内玉米供应出现"结构性"偏紧问题,玉米市场价格呈波动走高局面。2012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继续扩大,虽然部分产区遭受病虫害,但产量有望继续增加。美国玉米因干旱而减产,2013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数量将减少。养殖利润减少,后期生猪存栏水平预计降低,未来一年饲用玉米需求增速将因此受到影响。受成本增加支撑,预计未来一年国内玉米价格将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5.
小麦 美国09/10年度小麦供需预测数据几乎没有变化.由于价格相比低于玉米刺激软红冬麦饲用需求增加,本月预测国内软红冬麦需求量上调2000万蒲式耳,这被硬红冬麦饲用需求减少同样幅度所抵消.预测美国09/10年度小麦农场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4.7至5.5美元,上限下调20美分.全球小麦供应量加大将继续对美国国内小麦价格构成较大压力.季节性收割结束后的小麦价格上涨将受到美国小麦需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彭超  颜茜钰 《农业展望》2012,8(6):3-8,17
2012年1-5月,中国玉米饲用需求及工业需求增速放缓,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局面缓解,全球玉米供求形势仍然趋紧。国内玉米价格经历上扬涨停后,目前处于下行通道,玉米临储收购对市场行情影响结束,国储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上调,对玉米价格提振作用有限。中国第1季度玉米出口同比减幅过半,进口量达创纪录高位,同比增长340.76%,总体为净进口。展望后市,需求遇“冷”、供应无忧、进口冲击可能决定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将回落趋稳,维持弱市基调;国际玉米期货价格面临向下压力,但下跌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种植过程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比例失调、水分供应不合理、密度过大、病虫害等,使得部分地段出现植株生长细弱、徒长或倒伏,是导致饲用玉米单产水平降低、空秆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提高饲用玉米单产、降低空秆率,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国内小麦市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玉米价格。之前由于玉米小麦价格的倒挂,使部分企业加大了小麦替代玉米的比重,饲料小麦需求上升。但是,近期玉米价格下降之后,加之政策提振小麦价格,饲用小麦需求无疑将会发生变化。国内部分地区已经结束了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预计2011/12年度阿根廷玉米出口规模在1400万吨左右,占其产量的60%。而中国玉米产量的增长已经难以满足饲用及加工需求的快速提高,玉米供应紧张的格局日趋明显。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可能将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玉米进口国。2月15日,阿根廷农业部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签署了卫生检疫议定书,阿根廷的玉米及其制品获准向中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咸阳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粮食供给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有限的饲料和饲草供应出现缺口。因此,出于对咸阳市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两个层面的考虑,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前景广阔,开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选育势在必行。探讨了咸阳市开展粮饲兼用型玉米育种的意义,方向及机遇,以期为今后玉米科研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文岐 《油气储运》2005,(12):45-45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进入2004/05年度之后,中国的玉米国内消费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玉米工业消费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二是其他饲料和工业用粮(如稻谷和小麦)由于与玉米比价等原因而减少,而玉米的消费量增加。比如,早稻价格高于玉米,使得饲用早稻和工业用早稻由玉米替代。三是在蛋白质饲料用量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相似文献   

12.
饲用小麦与玉米同作为畜禽饲料中重要的能量原料,长期以来,两者之间~直存在替代现象。2008年由于价差同比明显较高,且随着小麦酶制剂在小麦饲粮中的使用逐渐普及与成熟,在国内一些地区纷纷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替代现象。据了解,5月份国内小麦每吨均价为1633元~1641元,玉米均价1710元~1757元,价差达77元~116元。在安徽合肥地区,小麦与玉米每吨价差最高时达到300多元,因此,  相似文献   

13.
2014/15年度国内小麦再获丰收,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供需关系平衡略有余。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持下,新麦上市以来价格稳中走高,主产区全社会收购量大幅增加。从未来几个月市场走势看,国内供需基本面依然比较宽松,面粉需求"旺季不旺"格局持续,小麦饲用需求在玉米丰产的压力下也较前期减少,2014年小麦秋冬种面积基本稳定,市场缺乏提振因素。进口方面,由于2014/15年度国内小麦产量、质量双提升,对进口优质麦的需求减弱,但全球小麦连续两年增产,供应充足压力下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将保持低位震荡,国际小麦到岸价低于国内,价格优势明显,进口压力依然存在,这也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压力。  相似文献   

14.
魏斌 《农业展望》2014,(1):53-60
分析了过去10年中国玉米、小麦、大米进口及出口状况。在概括全球玉米、小麦、水稻生产情况的基础上.预计未来全球粮食产量、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对全球粮食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情况作了介绍,预计未来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玉米出口潜力较大;俄罗斯、乌克兰和澳大利亚小麦出口潜力较大;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潜力较大。预计未来中国口粮(大米)增加进口的难度较大,饲用粮食(玉米)增加进口相对容易,未来国际小麦贸易量波动较大,增加进口需要选择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15.
小麦作为能量饲料的营养价值低于玉米,过氧化苯甲酰可以提高小麦出粉率,采用经济有效的加工手段和生物技术可提高小麦的饲用价值。文章针对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技术包括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其他分析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过去10年中国玉米、小麦、大米进口及出口状况。在概括全球玉米、小麦、水稻生产情况的基础上,预计未来全球粮食产量、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对全球粮食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情况作了介绍,预计未来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玉米出口潜力较大;俄罗斯、乌克兰和澳大利亚小麦出口潜力较大;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潜力较大。预计未来中国口粮(大米)增加进口的难度较大,饲用粮食(玉米)增加进口相对容易,未来国际小麦贸易量波动较大,增加进口需要选择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发展"粮改饲",将对整个畜牧养殖业以及饲料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在"去库存"背景下分析了玉米种植结构改革对饲料业发展等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适度调减饲用玉米供应,增加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加快生猪规模化养殖,推动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资金补贴、推行土地休耕政策,改善种、养殖业格局。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粮饲争地矛盾、饲料资源匮乏始终限制着畜牧业发展.近几年,饲用玉米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饲用玉米既可调节普通玉米的供求失衡,也可提供优质饲料,种植户对其接受度较高.但饲用玉米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结合西南地区实际,提出饲用玉米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为相关行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2—2014年银川市兴庆区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复种青饲玉米6种农艺技术模式中,小麦深松带状浅旋播种+小麦收获留高茬免耕播种青饲玉米技术模式最优,它表现出良好的改土培肥、减少田间扬尘和节本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玉米消费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玉米需求在过去30多年间持续增长,并且近十几年增幅明显提高。目前中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消费、工业消费、食用消费及种子消费,在流通中还会产生一些损耗。近年来,中国玉米消费呈现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其他消费基本稳定的特点,预计2016年生猪养殖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饲用玉米消费的恢复,玉米工业消费也将较上年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是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及畜禽存栏量的低位将制约饲用玉米及工业玉米消费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