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榆树盆景无土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榆树盆景进行无土栽培基质筛选试验,以解决榆树盆景的无土栽培技术。[方法]无土栽培基质采用5种不同处理,对照(CK)为常规土壤栽培盆景,每个处理10盆,3个重复,测量新枝生长量、叶色、总体生长状况。[结果]第1年各栽培基质处理对榆树盆景生长影响不大,第2年各栽培基质处理对榆树盆景生长影响很大。[结论]处理1(泥炭∶沙=6∶4)、处理2(泥炭∶珍珠岩=6∶4)、处理3(泥炭∶沙∶珍珠岩=6∶2∶2)均可替代常规的土培方式,用于榆树盆景的栽培。  相似文献   

2.
广东主要盆花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盆花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栽培百日草,菊花,圣诞红的最佳配方为沙:珍珠岩:椰糠=1:1:2,栽培建兰,百合的最佳配方为沙;珍珠岩:椰糠:泥炭=1:1:1:1,栽培红掌的最佳配方为沙:炭化谷壳;椰糠=1:1:2。  相似文献   

3.
基质对无土栽培盆景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对5种盆影无土栽培基质理化特性分析及6种盆景植物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情况的测定,明确了A5基质适合地大中型盆景栽培,用该基质栽培的六月雪,雀梅,榆树和龟甲冬青主要生长指标均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4.
瓜子黄杨的无土栽培是解决瓜子黄杨盆景出口的主要途径.以瓜子黄杨为试材,选用蛭石、泥炭、陶粒为固体基质材料,采用朱士吾营养液配方,应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瓜子黄杨无土栽培的基质选配研究.通过检测植株生长及叶绿素、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以筛选出适合的专用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以M6(V(蛭石):V(陶粒...  相似文献   

5.
梅花盆景速成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圃中选择‘白须朱砂’、‘虎丘晚粉’、‘粉皮宫粉’等 5 0多个梅花品种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 ,采用药剂处理、高畦密植、整形修剪、合理施肥以及扣水等促花措施 ,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经速成栽培的盆梅 ,比用传统方法养护的盆梅枝条粗壮 ,株形整齐而紧凑 ,花芽分化充分 ,花大色艳 ,花期较长 ,而且养护周期短 ,成本低。试验结果为快捷、经济的盆梅养护 ,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无土栽培实现小微盆景工厂化生产的优点:可人工补光,提高生产效率;制作方法可以进行复制,便于进行批量生产;劳动强度小,省工省时。无土栽培实现小微盆景工厂化生产的步骤主要包括:选址、栽培床的建造、贮液池建造、供液系统建造、照明补光系统建造。无土栽培实现小微盆景工厂化生产的注意事项包括消毒要彻底、不可中途更 换营养液、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8.
荷花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设施蔬菜麦秸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设施蔬菜麦秸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梅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梅花种质资源、繁育、化学成分、梅文化及其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梅学术和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梅的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分子生物学、梅文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对2007年以来梅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梅研究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论梅花与山石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许多梅景观中,梅与天然的岩石苍崖相辉映。园林中配植梅花时,往往同时配置奇石,苍石虬枝,暗香清影,让人领略大自然山野气息。梅与石的配置,还体现在人工叠筑的假山上配植梅树以及梅桩盆景配置奇石。梅石配置,刚劲简洁,妙笔生花,不仅丰富了梅景观,而且最能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品格。参20  相似文献   

14.
结合近年来"三北地区"梅花引种驯化的工作进展,在综合近10年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乌鲁木齐市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情况,分析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在乌鲁木齐市继续推广栽植梅花抗寒品种的可能性以及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灵峰与西溪、孤山合称为西湖三大赏梅地,历史上先有寺庙后有梅花。宋、明时期灵峰青芝坞一带已有梅花的踪迹,但有关记载较少,而灵峰真正意义上的首次种梅被确定在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844—1846年),后毁于战火。宣统元年(1909年)周庆云在灵峰补梅300株。1988年灵峰探梅景点重建后开放,目前梅园占地3750hm2,共有5000株梅花,1200丛蜡梅。  相似文献   

16.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86~1988年对浙江、江苏两省主要产梅区的梅树流胶病病害标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明了引起梅树流胶病的病原真菌有两种: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ng. ex Fr.) Ces. &; de Not(Syn B. ribis Gross &; Dugg.)]和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Syn.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 Griff &; Maub 1.)]分别引起枝腐型流胶和干腐型流胶。两种病菌的菌落只有在有光照射下才能形成分生孢子。B.dothidea的分生孢子萌发后通过皮孔、伤口和叶痕侵入枝干、枝梢,该病原除危害梅树外,还能危害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Bd.theobromae在梅树上的寄生危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重点对 2 0 0 3— 2 0 0 4年的梅研究从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与生理、分子生物学、梅文化、梅花应用、果梅及其加工等 7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梅品种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了花后53、61、68、74、83、91天的“大叶青”胚。对“大叶青”、 “白毛”胚形成正常苗需要的低温时间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花后53、61、68天的胚不能产生正常苗;花后63~74天是胚形成正常苗的转折期;花后74~83天是适宜的培养期。适宜的培养基为1/10MS和1/MS(大量+微量)。果实黄熟对,部分胚败育。“大叶青”、“白毛”胚形成正常苗的适宜低温(2~4℃)均为6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