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合杂草自然生长区及无杂草危害区,形成不同的杂草群落,研究了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的生长发育受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年份相同杂草的生长量有较大差异.不同杂草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生存竞争,在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中,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生长状况均明显比单一杂草群落中的生长状况差,表现为混合杂草群落中杂草的单株鲜重明显低于单一群落中相同杂草的单株鲜重.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影响力由强到弱(作物产量损失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禾本科杂草自然生长群落>阅叶杂草自然生长群落.春玉米产量损失率与杂草的数量和生长量呈正相关.杂草的数量越多、生长量越大,春玉米的产量损失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调查,基本上了解了昆明烟区烟田杂草危害情况、种类、分布与群落结构,明确昆明烟区烟田常见杂草有36科159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0种,阔叶杂草96种,莎草科杂草15种。主要危害性杂草共38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2种,阔叶杂草23种,莎草科杂草3种。针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杂草的防除策略与方法,可为烟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4.
江苏茶园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据2009~2012年的调查结果,江苏茶园杂草有51科163属206种,菊科、禾本科、豆科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种群,占杂草总种类的35.92%;双子叶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类群,占杂草总种数的76.21%;由于人为干扰频繁和自然选择,茶园中一年生和二年生杂草占杂草总种数的60.68%。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甘肃冷凉高海拔河西灌区春播蚕豆田间杂草优势群落的调查分析,选择除草剂咪唑乙烟酸进行蚕豆田杂草防效初试。结果表明,蚕豆田间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优势杂草有苣菜、野荞麦、猪殃殃、刺盖,并伴有禾本科杂草野燕麦、冰草等。4月中旬为杂草始发期,5月上旬开始杂草种类基本不变。5月中下旬为杂草出草高峰期,田间杂草密度明显增加,以苣菜为主的优势杂草种群逐渐形成。以5%咪唑乙烟酸进行茎叶处理,对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防效突出且作用时间长,尤其针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蚕豆产量显著提高。说明咪唑乙烟酸可用于蚕豆田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6.
曹勇  陈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122-123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杂草标本并查阅有关文献,对安庆师范学院新校区草坪杂草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校区草坪杂草有37科101种,其中菊科最多,为18种占17.82%,禾本科14种,共占杂草总数的13.86%;其他35科占杂草总数的67.32%。1a生和2a生杂草67种,占杂草总数的66.34%;多年生杂草34种,占杂草总数的33.66%。根据草坪杂草的特性、生育规律,提出对新校区草坪杂草进行综合防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信阳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信阳稻田共有39个杂草群落,比较常见的有26个群落,其中沉水杂草4个群落;漂落杂草3个群落;浮叶杂草2个群落;挺水杂草8个群落;湿生杂草9个群落.并摸清了杂草群落的消长规律,为稻田杂草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部棉区棉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宏祖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19-2821
采用等距取样法对新疆南部棉区棉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南部棉田杂草有16科42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16.7%,阔叶杂草占80.9%,莎草科杂草占2.4%,1年生杂草占57.1%,多年生杂草占42.9%;稗草、扁秆草、田旋花、灰绿藜为新疆南部棉田优势杂草,芦苇为棉田主要杂草。  相似文献   

10.
阿拉尔地区草坪杂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阿拉尔市草坪杂草种类与多度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64种草坪杂草隶属17科50属;1年生杂草20种,多年生草坪杂草44种;禾本科、豆科杂草各13种,占杂草总数的20.31%,菊科杂草8种,占杂草总数的12.50%.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政府和企业应该整合自身资源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首先给出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定义,并从工业、农业与信息业三者关系的角度归纳了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探讨了农业信息技术的体系分类,并按照开发层次将农业信息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三类.根据公益品的"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非排他性"两个特征,分别分析了农业信息基础技术、农业信息共性技术和农业信息专有技术的公益特征及其差异,并结合这些差异探讨了政府公共资金和企业资金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俊梅  王新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28-3130,3155
在介绍农业清洁生产内涵的基础上,从节水灌溉技术(渠道的工程防渗节水、采用先进的田间灌溉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农田培肥)、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燃料化技术、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地膜污染控制技术(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应用、农用地膜的回收、加强地膜回收机械的研制)5个方面探讨了种植业清洁生产的技术体系设计,从源头控制技术、养殖过程的削减技术、末端控制技术3方面构建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以期通过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的实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适合新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6种模式:"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项目+农户""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农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农业扩散中的关键因素———技术支持,探讨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方法]通过概述农业技术支持现状、特点和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类型,说明社会网络中技术获取的优势,分析如何使农业技术更好地传播和扩散。[结果]农业技术的特点等因素使其需要不断通过周围社会网络获取技术支持和帮助,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经验。[结论]利用社会网络进行技术支持,这将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5.
借鉴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三农"实际情况,对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的限制因素进行认真地探索研究,提出结合项目引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结合法制建设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结合改革创新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结合技术宣传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结合体制管理塑造农业技术推广;结合龙头建设作强农业技术推广;结合基地创建夯实农业技术推广;结合社团组织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农业扩散中的关键因素—技术支持,探讨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方法]通过概述农业技术支持现状、特点和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类型,说明社会网络中技术获取的优势,分析如何使农业技术更好地传播和扩散。[结果]农业技术的特点等因素使其需要不断通过周围社会网络获取技术支持和帮助,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经验。[结论]利用社会网络进行技术支持,这将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管理作为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科技水平的高效提升和科技活动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为适应现代科研院所建设和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建设专业化复合型科技管理队伍已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管理的新特点,探究了新时期农业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并从国家与科研单位两个层面提出了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文中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优先发展的领域: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应用技术,科技信息的电子化传播技术,农业生物信息学技术,精确农业支持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和市场信息化技术,农业多媒体制作技术和声象技术,“信息落地”技术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分析农艺节水技术,并研究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 耕作保墒技术的应用、覆盖保墒技术的应用、化学调控技术的应用以及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四 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以往我国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作中存在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根据与森林生态恢复工程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科学原理及工程技术方法,提出了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程系统集成的概念、技术流程和技术集成体系.技术流程包括:①森林退化的监测与诊断;②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程的可行性分析;③集成规划与设计;④集成实施;⑤评估;⑥集成管理体系等.技术集成体系有:①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监测、诊断、发布与预测的集成技术;②不同层次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重构或重组集成技术;③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恢复的集成技术;④森林生态系统信息网络重构与延展的集成技术;⑤森林植被恢复重建工程管理的系统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