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25-226
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常见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以划分为:福利国家型、投保资助型、强制储蓄型和国家保险型。针对这些模式分别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社会保障水平、失业率等经济效应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社保发展提出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的强制发生性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工具天然是税收,决定了利用社会保障缴费这一“费”的形式为社会保险筹资注定要失败,社会保障缴款与税收一样具有偿还的非对应性特征,社会保障缴款采用税收形式并无不当之处,中国应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从非缴费性社会保障项目、保险缴费率、社会保障供给模式、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方面,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性质,分层、分类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制定合理的个人保险基金转移办法,建立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途径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励颖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94-195,211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问题第一保险覆盖面窄,第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间界限不清,第三社保资金运用效率低;再接着是对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补性的分析,分别从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补充商业保险两方面分析;最后是对我国增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论证,发展商业保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薛启凤 《吉林农业》2011,(5):332-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即将实施,按照"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的精神,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各级政府要把做好社会保险工作当做大事来抓,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狠抓社会保险工作;三是加强基金监管,加强社会保险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笔者认为,在大力创新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商业保险,让其成为社会保障的补充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常德忠 《吉林农业》2011,(9):223-223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大险种的社会保障体系,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医疗保险,厂办集体员工接续养老保险,五七家属工参加社会保险等项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是以社区互助和国家经济为主体的模式,在全国城乡中,还没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通过对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展开深入地剖析,认为非经济因素不可忽视。并围绕影响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非经济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影响提供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保险制度创新已迫在眉睫,此课题的进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中国农村做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但其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险模式的改革问题,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农村社会保险模式,即合作保险组织。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对合作保险组织的建立、优点及自身运作进行阐释。合作保险组织是对农村社会保险中的各类险种普遍适用的新模式,改善了研究农村保险的单一化、局限化、理论化的现状,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加大社会保障改革力度的同时,占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大大滞后;而如何增加农村人口社会保障内容,又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紧迫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政府合理引导,农民积极参保的方式发展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坚挺的储蓄心态对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从分析农村居民储蓄高增长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农村居民储蓄高增长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抑制效应和对农村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的增长效应,并就此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户籍管理改革进程,推动农村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制定合理的农村居民消费引导政策等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达到抑制农村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特别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模式与现实要求相距甚远。构建符合国情和深得人心的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新模式,是目前社会保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杜毅  王孔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10-15710,15772
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社会保障仍然不充分。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以及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需求,因此提出应将全体农民工纳入强制性工伤保险,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分类实施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就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救助,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年金已形成包括社保机构经办、企业或行业自办以及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这三种主要的运行模式 ,但它们均存在着年金资产易被挤占、挪用 ,基金投资收益率低等弊端。建立将年金资产信托给企业年金理事会 ,由其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运作 ,并由相应的机构对企业年金运行过程进行监管的机制是我国企业年金规范化运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渠道分析法,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人际交往,对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在对内生偏误进行有效处理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改善效用具有性别、年龄和居住方式差异;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是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路径。因此,应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并建立稳定持续的增长模式、强化社会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精准施策、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并重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最基本的要求问题,是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把钥匙,更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要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实现"老有所养"的夙愿,需建立起一种家庭、社会、社区、个人多元化养老模式,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7.
吴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05-8707,8709
介绍了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争辩与实践探索,分析了皖江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指向与保障的层次:农民工第一层次社会保障重在实施工资支付保障、工伤保险;第二层次强调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第三层次则是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提出了构建皖江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策略:推行区域内联动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社会统筹的大病医疗制度;建立多层级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积极的农民工就业与创业指导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和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政策和税费改革等在内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效果,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对比研究,提出完善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的建议: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粮食最低收购价及粮食存储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强化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协调和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险已经成为保障劳动者的重要手段.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覆盖率还是保障程度都相对落后,所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显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需求不对称的.商业人身保险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富于效率的特点,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Social security has, as one of its primary aims,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those deemed to be poor or facing the threat of poverty.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covering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elfare between the period 1978–2018,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n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rural poverty with cointegrat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the incom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long run, but the effect is very limited; nearly 99% of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come from its own contributions. Further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rural poverty incidence to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s –0.2255, which indicate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helps reduce rural absolute pover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that much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a more equit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encouraged.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nti-poverty strategies after 2020 in China when we win the battle against absolute pov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