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保水剂荒山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山造林应用土壤保水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能显著地提高荒山直播造林效果。侧柏直播造林使用土壤保水剂,在青石山最佳用量为15 g/穴,当年出苗率达到97.8%,较对照提高32.0个百分点;在砂石山最佳用量为20 g/穴,当年出苗率达到85.4%,较对照提高32.2个百分点。刺槐直播造林使用土壤保水剂,在青石山最佳用量为20 g/穴,当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26.1个百分点,各施用土壤保水剂处理平均高生长较对照提高38%;在砂石山最佳用量为25 g/穴,当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24.4个百分点,各施用土壤保水剂处理平均高生长较对照提高48%。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直观比较,施用土壤保水剂对侧柏、刺槐直播造林出苗率和苗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旱地籽瓜降水高效利用覆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机理。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能显著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0~20 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3.1~4.4和0~2.8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30.2~40.1和0~26.3 mm。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14.2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1.66和1.42 kg/(mm.hm2),在旱地籽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与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铺穴播、半膜平铺穴播相比,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江西省红壤旱地上地膜覆盖对赣薯2号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赣薯2号的鲜薯产量,白膜、黑膜覆盖的鲜薯产量分别为51475.7、51976.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7%、18.9%,均达极显著水平;覆膜处理赣薯2号的还苗期、分枝期、封垄期均较对照早2~3 d;白膜、黑膜覆盖的薯块单株中薯数分别为3.0、3.2个/株,中薯率分别为46.9%、50.8%,分别较对照增加9.0、12.9个百分点,此外地膜覆盖薯块的外观品质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延庆县平原造林树种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造林中,树种选择的正确与否是造林成败的关键之一。该文剖析了延庆县平原造林工程中树种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组织管理、技术措施及兼顾其他因素3个方面提出了延庆县平原造林在树种设计和选择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措施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于2012年正式启动,经过2012年和2013年2 a的建设,已经完成造林建设任务4 333 hm2,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作者阐述了前2 a平原造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苗木质量的技术控制、整地质量的技术控制和苗木栽植的技术控制3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今后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旨为今后平原造林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在施用爱诺凯乐乳油或金世纪 3%乳油和水烟叶浸出液防治病、虫害的条件下 ,基施羊粪 6 0 t/ hm2 的 AA级施肥技术 ,基施羊粪 30 t/ hm2 和尿素、磷酸二铵各 30 0 kg/ hm2 的 A级施肥技术 ,可使番茄商品果产量较无肥对照分别增产 2 5 .6 %和 43.1%,病虫果量较无肥对照分别增加 39.0 %和 86 .8%,较无肥对照损失率高出 2 .0个百分点和 5 .4个百分点 ,认为通过试验提出的生产 AA级和 A级绿色番茄的施肥技术可在生产中应用。施用 AM菌剂 ,可使番茄商品果产量和净产值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 9.2 %和 7.3%,特别是在施用化肥和无肥条件下 ,施用 AM菌剂可使商品果产量分别较施化肥和无肥对照增产 15 .9%和 2 3.8%,净产值分别较施化肥和无肥对照增加 14.4%和 2 1.8%。  相似文献   

7.
6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麦积区山旱地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天水市麦积区山旱地对引进的6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的折合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为27 58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26.1%;天薯11号次之,为26 30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20.2%。商品率以天薯11号最高,为90.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12.9百分点;青薯9号次之,为86.4%,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9.1百分点。由此可见,青薯9号和天薯11号折合产量高、商品率高,且较晚熟,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天水市麦积区山旱地及其生态类似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对临夏皮胎果幼树通过环剥、拉枝、土施多效唑等促花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拉枝、环剥、土施多效唑等促花技术均有利于抑制营养生长,显著提高中短枝比率和花芽比率,抽生枝长分别较对照缩短30.5%、2.6%和15.0%,中短枝比率分别较对照高出16.7、11.7和12.4个百分点,花芽比率分别较对照高出13.9、8.2和7.4个百分点。用y=2.3816+0.2913x预估临夏皮胎果单枝总芽数,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01%,预估精度达到99.99%。  相似文献   

9.
在早熟马铃薯栽培上应用膨大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喷施膨大剂1000倍液,马铃薯植株的开展度、株高、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3cm、4.1cm、15.4%,大薯占总产量的百分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7、0.9个百分点,薯块水分含量降低28g/kg,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7.21%、32.42mg/100g,较对照提高了1.99个百分点和6.55mg/100g。  相似文献   

10.
葛娟梅  王建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72-172,114
试验结果表明,夏阳菜浇施"五越"牌有机无机液肥较常规叶面肥和清水对照具有增产、提高包棵率、减少发病率的综合效果.其中,浇施"五越"牌有机无机液肥分别比常规对照、清水对照增产12.5%、85.9%,上市产量分别增产25.0%、159%,蔬菜包棵率分别提高5.8、25.1个百分点,发病率分别下降6.9、14.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蔬菜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至2016年,北京市预计完成平原造林工程100万亩,"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北京"。本文以平原造林衍生出的西集镇北运河环保树木林为例,介绍了如何把废弃跑马场、荒野林地提升为环保树木展示林、健康净水林和森林效益体验林,建设"生态主导型"的新园林,提升平原造林的品质,推广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12.
杨树是山东省平原绿化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为了丰富杨树品种资源,先后从国内外引进18个黑杨派新无性系,利用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Populusdeltoides'Lux'I 69/55(I 69)为对照,共计19个无性系,分别在莒县、菏泽市、莱西市、莱阳市和曹县进行了苗期试验和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经过多年试验,选出由意大利引进的Populus×euramericana'102/74'(102/74)欧美杨速生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102/74生长表现突出,在鲁中南河滩地上5年生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19 3cm,16 3m和0 1908m3,超过对照I 69杨22 9%,2 5%和55 1%。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102/74的平均单株材积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同时该无性系还具有繁殖容易,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抗病虫,耐盐碱,生长周期长等优良特性,木材基本密度也较对照I 69大,纤维材产量高,可用于营造纸浆林,并且生长表现稳定,可以在山东省各杨树栽培区推广应用。图1表9参9  相似文献   

13.
稀土旱地宝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宁南干旱区用稀土旱地宝25、50、75倍液对马铃薯切块进行浸种试验的结果表明:以稀土旱地宝25、50倍液浸种的马铃薯生长表现较好,株高分别为82.0、78.5 cm,分别较对照增加12.0、8.5 cm;单株结薯数分别为4.8、4.7个,分别较较对照增加0.5、0.4个;折合产量分别为24 450、23 15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3.5%、19.8%,并能有效预防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4.
2015-2017年对山旱地花牛苹果园应用覆草、覆黑膜技术,果实的大小及品质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单果重较对照分别提高15.67%和21.20%,单株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03%和22.95%,亩产较对照分别提高18.87%和23.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3%和1.1%;同时覆草、覆黑膜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立地荒山分别试验环山掘壕、环山深拉沟、环山拉沟侧筑埂等整地形式,测定、比较不同整地形式与对照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整地形式的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掘壕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多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20%以上,环山深拉沟及环山拉沟侧筑埂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10%以上,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干旱丘陵区化学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马铃薯,对其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美加丰处理较对照比,商品薯率提高了24.7个百分点,产量提高了14.60%,淀粉含量增加了0.83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增加了0.94个百分点.2.保丰素处理较对照比,商品薯率提高了14.36个百分点,产量提高了8.50%,淀粉含量增加了0.5个百分点,而干物质含量增加了1.9个百分点.3.缩节胺处理较对照比,商品薯率提高了12.53个百分点,产量增加了5.12%,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93个百分点和2.04个百分点.整体效果以美加丰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平原区稻田施硅量对水稻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业生产上忽略硅肥施用的问题,在洞庭湖平原区稻田开展不同施硅量对水稻的抗性、产量及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株高逐渐降低,T1(施硅肥量为7.5 kg/hm2)、T2(施硅肥量为15.0 kg/hm2)、T3(施硅肥量为22.5 kg/hm2)处理分别比对照(不施硅肥)降低4.21、7.90和8.24 cm。与对照相比,施硅肥处理降低了水稻植株的节间长度。处理T1、T2和T3的水稻植株二化螟枯鞘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3、3.9和6.4个百分点,稻纵卷叶螟卷叶株率分别降低4.6、6.1和8.2个百分点,稻飞虱分别比对照减少186、225和299头/百丛;纹枯病病株率分别降低3.5、4.2和4.7个百分点。各处理水稻产量大小顺序为T3>T2>T1>CK,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0.51%、10.34%和8.0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打破现有海岛棉品种的基因连锁限制,进一步丰富海岛棉遗传背景,诱发海岛棉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突变,加快海岛棉育种研究进程,通过应用137Cs-γ射线辐射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对优异海岛棉品种新海45号、新海57号、新海58号、新海59号、H39012、H163进行诱变处理,分析物理诱变处理和化学诱变处理对海岛棉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137Cs-γ射线辐射处理和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较常规对照分别显著降低出苗率29.40、27.03百分点,显著降低成苗率43.36、35.08百分点;在产量性状上,137Cs-γ射线辐射处理与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相比,籽棉质量、皮棉质量、单铃质量和衣分分别显著降低3.66、4.37、0.27 g和1.83百分点,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在纤维品质性状上,137Cs-γ射线辐射处理和甲基磺酸乙酯处理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纺纱均匀性指数等纤维品质指标值较常规对照略有提高但整体变化不大,反射率较常规对照分别降低1.43、0.77百分点,黄度较常规对照分别提高0.48...  相似文献   

19.
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明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在红壤旱地上应用的改土培肥效果及其不同用量的产量效应,在典型红壤丘陵区选取3个不同试验点,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并以花生、红薯、烟草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2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红壤旱地上施用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可有效调节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改土培肥效果,其中土壤pH值提高了0.150.19、土壤容重降低了50.19、土壤容重降低了56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2.8 g/kg;在花生、红薯、烟草上应用,其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5002.8 g/kg;在花生、红薯、烟草上应用,其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5002000、22502000、22503000、15003000、15001800 kg/hm2,与对照(不施改良剂量)相比分别增产8%1800 kg/hm2,与对照(不施改良剂量)相比分别增产8%11%、9%11%、9%14%、6%14%、6%9%,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促花促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4年生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的方式促花促果。【结果】富士苹果幼树的树高较对照显著降低,冠径较对照显著减小,中心延长枝与主枝延长枝长度较对照显著缩短;1年生枝量分别是对照的1.99和2.59倍,短枝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7和23.42个百分点;单株成花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00和47.00个百分点,单株花芽量分别是对照的3.59和4.68倍,单株花序坐果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7和8.07个百分点;新梢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减小,叶绿素SPAD值较对照显著降低。【结论】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既可控制富士苹果幼树的树冠大小,抑制新梢生长,增加枝量,促生短枝;又可提高单株、主枝以及长、中、短枝的花芽量、成花率、坐果率;还能抑制新梢叶片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其中以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的促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