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53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7个地区的茶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筛选出的12条引物共扩增出97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92条,多态性谱带百分率为94.84%;53份供试材料可划分为5大类(GS=0.71),遗传距离介于0.66~0.99之间;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4,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68,不同地区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差异较大,其中宁德福安地区最高,福州鼓山地区最低;总变异系数为0.332,地区内个体间遗传多样性为0.154,而地区间为0.231,福州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相似性较弱;研究认为,福建省茶树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地区茶树存在高频率遗传变异,而缺乏遗传信息交流是造成福州地区遗传多样性较低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茶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8个产茶省(区)已收集入圃保存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国外引入品种、近缘种等资源材料已达2800多份,为开展茶树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种质资源保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长期以来,国  相似文献   

3.
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  曾勤 《中国茶叶》1994,16(1):8-9
我国茶区辽阔,地跨暖温带、亚热带、边缘热带。在西南茶区由于地面海拔高度的骤然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种气候带的垂直分布。现在,我国茶树栽培的范围,西自东经94°的西藏自治区米林,东至东经122°的台湾省东岸,南起北纬18°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的山东荣城。在这个广大的区域内,分布有种类繁多的茶树种质资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工作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性状(1.82)大于质量性状(0.94),以梗粗的最大(2.15);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17.86%,以百芽重的最大(29.21%),其次是发芽密度(23.4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2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8对达显著水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份茶树种质在遗传距离为16时被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的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形态特征和进化类型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代表了27项表型性状76.04%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筛选出综合得分前5的茶树种质可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树育种等方面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用RAPD分子标记对广东连南县涡水、黄连和大龙3处茶树群体的45份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DNA角度深入探讨了连南茶树的分类及其亲缘关系.利用已筛选好的17条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反应后,共扩增出12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19(占96.0%),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浓信息指数(I)分别为0.491和0.684.根据RAPD分析结果,通过UPGMA类平均法聚类法,对45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处茶树群体的供试材料基本上都可以各组聚成一类.从上述的结果可得:连南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高、遗传基础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独特性;连南茶树种质资源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变异,加上劳动人民在茶事实践中不断地选育,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茶树种质资源。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始于30年代,但系统的研究还在建国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贞 《茶叶通讯》2004,(3):14-19
本文对近年来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湖南主要茶树群体种质资源研究(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茶树是我省广泛栽培的经济作物,变异类型极其丰富。近年来随着茶树资源考察收集工作的进展,资源的评价已成为研究资源的重要工作内容。有关茶树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甚少。根据瓦维洛夫学说,栽培植物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在进行地方材料的鉴定时,应该充分注意遗传类型的多样性。因此,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茶树资源研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地处华南中心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茶资源,如粤北的白毛茶、粤东的高香型凤凰单丛、粤中的可可茶、粤西的白云茶以及分布在各茶区的客家中小叶茶资源和特色苦茶等。经过几代茶人的努力,目前收集和保存了12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品种的创新选育、深加工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盛  许玫 《中国茶叶》2001,23(4):34-3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种质资源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云南茶区广阔,气候独特,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其茶树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素为世人瞩目.因此,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广泛征集、妥善保存并深入研究,是茶叶生产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形势要求,也是以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基础,开发大西南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在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成果斐然,尤其是自"七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承担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较全面系统地对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茶树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理清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程度,发掘、保护和繁殖更多适宜在恩施地区种植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考察和收集了恩施州不同地区的茶树种质资源200多份,对其中部分主要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生化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测定和分析,建立了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圃,对这些优质资源进行了有效保存,并筛选得到一批本地特色茶树种质资源拟加以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15.
16.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际林 《中国茶叶》1990,12(4):12-13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理条件特殊,境内具有寒、温、热气候带,已知的高等植物种类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物种极为丰富,其中山茶科植物就有19个属。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981~1984年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联合考察结果表明,云南茶种占世界茶种的80%(根据张宏达的山茶属植物分类系统),在茶树形态结构上有着从原始  相似文献   

17.
我所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1000余份,选育出5个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和一批表现突出的新品系.本文着重提出今后资源补充征集、鉴定、利用和保存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茶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植物育种成果将取决于种质资源的持续不断扩大的供应。种质是培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携带种质的主要材料是种子或各种无性繁殖器官(如接穗、插穗、根等),种质可蕴藏在其他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上,从植株(苗木)到器官、组织(如愈伤组织、分生组织等)、花粉、合  相似文献   

19.
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与分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与分类的研究是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茶树育种的基础理论工作。本文拟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75 3年林奈氏 (C Linnaeus)将茶树命名为Theasinensis,并以此为模式建立了茶属GenusTheaL 1881年孔茨氏 (O Kuntze)给出了茶树的拉丁学名CamelliaSinensis (L )O Kuntze . 1874年戴尔氏 (W Dyer)将茶属并入山茶科山茶属 ,建立了茶组Sect Thea (L )Dyer 175 8年席勒氏 (J R Sealy)…  相似文献   

20.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位置,横断山脉所构成的地形地貌,未(或很少)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地质条件,悠久的人类生产活动史,使云南成了“茶树植物王国”,其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世界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