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发病情况 2007年5月9日,吉林省某个生态园饲养的孔雀发病,每天死亡3-5只,死亡孔雀送到本实验室,经过病理剖栓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新城疫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2007年8月,泗阳县某孔雀饲养场共饲养孔雀450只,其中种孔雀85只,小孔雀365只,8月5日,45—50日龄的孔雀相继发病,有一半孔雀表现发呆,起初每天死亡1-3只,用血清和药物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几天后小孔雀的发病数不断增加,死亡高峰时每天死亡10—15只。  相似文献   

3.
1 发病情况 泗阳县某孔雀饲养场共饲养孔雀450只,其中种孔雀85只,小孔雀365只,相继发生多种疫病. 2007年8月5日,约45日龄的孔雀发病,一半孔雀呆立,起初每天死亡1-3只,用血清和药物治疗好转,几天后小孔雀发病和死亡率增加,高峰时每天死亡10-15只,共死亡110只,死亡率达24.5%. 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幼孔雀组织滴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滴虫病是禽类一种常发的寄生虫病,是山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因为表现盲肠和肝脏坏死性炎症,又叫盲肠肝炎。火鸡发病时肉(?)呈暗紫色,所以又有黑头病之称.1994年哈尔滨动物园在孔雀育雏过程中,群养的23只45~80月龄的幼孔雀有5只感染了程度不同的组织滴虫病,由于治疗及时和采取的措施得当,仅有一只死亡,另外发病的4只幼孔雀经过治疗全部恢复健康,同群未发病孔雀,同时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我市周边某珍禽养殖场所饲养的孔雀发生了一种以生长发育不良、排黄色粪便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初期该场工作人员怀疑是大肠杆菌病,投喂抗菌类药如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连用3~4d,均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病情持续恶化。截止3月8日,已发病10只,并于该日死亡1只。畜主万分焦急,遂带病、死孔雀5只,来我站就诊。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孔雀组织滴虫病,经过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孔雀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5月,珠海市某孔雀饲养场的孔雀突然死亡,临床表现为下痢、呼吸困难,并出现神经症状,经实验室诊断证实为新城疫病毒感染。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孔雀500多只,此次发病主要是种孔雀,在10天时间内,156只种孔雀死亡40只,另有10只濒临死亡。临床...  相似文献   

7.
我县都梁公园饲养大小孔雀 1 5只 ,其中种孔雀 1 0只 ,繁殖小孔雀 5只 ,2 0 0 2年 8月初到 9月底相继发生疾病 ,其中以 5只小孔雀症状明显 ,病情严重 ,并有 1只死亡。经过治疗 ,孔雀病情得到控制 ,可是 2周后孔雀又发生了相同的症状 ,经过综合治疗 ,病情得到彻底控制。前后共死亡 1只 ,死亡率 6.7%。1 临床症状种孔雀症状不明显 ,小孔雀精神萎糜 ,生长不良 ,行动迟缓 ,怕冷打堆 ,闭眼呆立 ,翅下垂 ,羽毛松乱 ,食欲减退喜欢饮水 ,下痢 ,排褐色糊状恶臭粪便 ,间有血便。最严重的 1只小孔雀两肢无力 ,常低头蹲地 ,粪便中有绕成结的蛔虫 ,1周后…  相似文献   

8.
某单位饲养的一只成年雌孔雀就巢,连续孵蛋已45天,于2003年8月24日发病,次日凌晨死亡。1 临床症状 该孔雀长期抱窝,  相似文献   

9.
孔雀组织滴虫和隐孢子虫混合感染病例报告田纯见广州市郊某特种动物养殖场,饲养肉用孔雀,其中10周龄以内幼孔雀约100只。幼孔雀不断发病,最多每天达到5只,一共有64只发病,死亡42只。经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确诊幼孔雀主要因为感染组织滴虫而死亡,在肝、盲...  相似文献   

10.
2001年8月18日上午,由景洪市某森林公园送来患病孔雀4只(其中1只于8月17日晚已死亡),经对死亡孔雀和1只极度衰弱的孔雀进行病理剖解、病原分离、虫体鉴定,确诊为异刺线虫、环形毛细线虫病。经对该园孔雀进行综合防制,病情得到控制,孔雀群生长良好,再未出现死亡病例。1发病情况该园饲养孔雀100多只,近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有部分1岁龄左右的孔雀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极度消瘦,食欲废绝,拉黑色或蛋清样恶臭稀粪。经投服磺胺嘧啶钠、氯霉素等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8月17日晚孔雀死亡1只,前来就诊。2剖检变化对病死和体况极弱的两只孔雀进行剖解,…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经过孔雀园分为三个部分,一个外场,呈圆锥形,外面罩有铁丝网,网高7 m左右,面积300 m2左右,用来圈养成年的孔雀,一个小的内场,面积15 m2左右,用来圈养今年刚孵出的孔雀仔,由于产蛋时间不一致,日龄在40至60日,共33羽。还有一间隔离场,用来隔离治疗检疫,面积30 m2左右。2014年7月底孔雀仔陆续出现头部皮肤、喉黏膜痘疹,发病15只,隔离治疗,死亡5只,两周后,又陆续出现拉水样稀便,精神差,食欲下降的症状,死亡7只。  相似文献   

12.
禽住白细胞虫病是由禽住白虫属原虫寄生于禽类白细胞内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多见于家禽,珍禽类发病尚未见报道;1998年8月,我园孔雀及乌骨鸡发生本病,现将其发病过程与诊治情况详述如下:1发病情况我园饲养孔雀、乌骨鸡已有多年历史,经过近两年与外地、市动物园进行品系调配,1998年繁殖数量达到高峰。共繁殖蓝孔雀10余只,乌骨鸡70余只。1998年8月,繁殖的雏孔雀、乌骨鸡相继发生了以拉黄绿色稀便、消瘦、个别死亡前咯血为特征的禽住白细胞虫病,先后共发病12只,发病率达15%;死亡6只,死亡率达7%。2临床症状病禽发呆,食欲…  相似文献   

13.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现介绍1例孔雀感染禽巴氏杆病而死亡的案例。1发病情况江西省新建区长镇东湖巷夏某在自家楼顶饲养孔雀17只,另从农贸市场购进鸡2只,与孔雀同笼饲养,2016年2月3日鸡突然发病死亡,2~3 d后孔雀也陆续发病,并死亡8只。  相似文献   

14.
孔雀发生新城疫孙晴王自然郑洪云(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276003)1995年10月外地动物园赠送给临沂市金雀山公园10只2月龄小孔雀,据称已进行预防免疫接种,1996年7月该公园原有的一只孔雀出现厌食、排白色稀粪等症状,发病三天后死亡。8月赠来的一只雄...  相似文献   

15.
重庆某孔雀养殖场2010年5月份引进一批孔雀45只,饲养一个半月后开始间断性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缩颈藏头、下痢,排白色、黑色稀便。病程5 d,期间用过一种肠道药、一种呼吸道药物,药效不明显,饲养群里还有几只孔雀有拉稀现象。对送检死亡孔雀进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孔雀球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铜山经济开发区某孔雀养殖场,于 1998年 6月饲养 120只幼孔雀, 6周龄后不断发病死亡,每天都有 2- 3只发病,总计 87只发病,死亡 71只,现存 49只。   经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确诊幼孔雀是因为感染组织滴虫而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症状:   初见个别孔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闭眼,畏寒,羽毛蓬松,脱落,头畏缩于翅膀内,后来表现站立不稳,不愿走动,渐渐拒食,双脚无力,卧地,衰竭而死。   二 .病理剖检:   送检孔雀一般尸体消瘦,脱水。特征病变主要在盲肠,肝脏。肠道充满腥臭、淡红色稀薄粪便。盲肠异常肿大…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正定县西乡的孔雀庄园的孔雀发病,死亡两只。经检验为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引起。主诉,2003年7月20日早晨,孔雀庄园的饲养员饲喂时发现多数孔雀精神萎顿,拱头缩颈,不食。拉黄白绿色稀粪,其中一只粪便带血。即来本站就诊.途中死亡一只。  相似文献   

18.
自深圳野生动物园引入西宁动物园的80只幼龄蓝孔雀,在8月龄后陆续发病并死亡10只。经实验室检查、病理剖检并结合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确诊为组织滴虫病,应用痢特灵粉拌料喂服和史克肠虫清驱虫后其余病禽均痊愈。  相似文献   

19.
桦甸市某养殖户新进3月龄孔雀50只,半月后发病死亡14只,确诊为孔雀大肠杆菌与球虫的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绿孔雀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虎  邓妮娟 《中国家禽》2002,24(10):22-22
2001年11月20日,景洪市一公园内饲养的1000多只孔雀突然发病,3天内死亡5只.诊断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即禽霍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