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茶树根际微生物动态、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研究、茶树有益微生物对茶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茶树VA菌根、土壤pH值、根系分泌物对茶树及茶树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对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地球上,生物固氮是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氮素最大的源泉,因此,对土壤固氮微生物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茶树根际是摄取养分的主要区域,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2]。近年来,笔者对不同土壤类型的茶园中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组成,出现机率以及一年...  相似文献   

3.
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皖南红黄壤茶区茶园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在茶树根际生境中,各个类群的微生物都有分布,一些对增进土壤肥力有显著效益的种群,如:固氮细菌、氮化细菌、纤维分解细菌等均很丰富。微生物分布总的趋势是根表多于根际、根际多于根外。茶树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其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基本上和茶树年生育周期的动态平衡相一致。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树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数量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茶园铺草免耕,有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茶园土壤铝动态及茶树铝吸收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在茶园和根际土壤铝动态及茶树铝吸收特性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1.对210个样品测定,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为2.5-988mg/kg,平均238 mg/kg。无定形和层间铝是茶园土壤铝的主要形态;植茶后茶园土壤的水溶性、交换性和有机结合态铝趋于增加。2.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供给茶树NH_4~+-N时,茶树根际土壤(距根表 1mm)的交换性铝显著增加。3.铝在一定范围(≤400 μmol/L)增加茶树侧根数量和长度。4.动力学研究表明茶树根系对铝的吸收表现为可饱和特性,初始时有一快速的吸收过程,并在约6h后转变为缓慢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皖南红壤丘陵茶园200多个土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与茶树生长及产量呈正相关,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和数量与茶园土壤养分关系极为密切。茶园铺草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富,土壤养分提高,0—20厘米耕作层根际与根外的肥力差异缩小,因而有明显改善土壤供肥状况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茶园管理措施,达到气候——微生物——茶园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土壤养分才有保证,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才有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4,26(6):41-42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肥沃、肥力中等和贫瘠的茶园中茶树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根据菌体形态及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DNA的(C C)摩尔分数值等,对根际细菌进行了鉴定和分类。研究了不同肥力、树龄的茶园中茶树根际细菌的数量和类群的变化、根际真菌的数量变化、根际放线菌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肥沃的茶园中茶树根际细菌的数量最多,土壤贫瘠的最少;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茶树根际土壤物质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植茶年限0、3、9、25 a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不同极性树脂吸附茶树根际土壤物质并洗脱,探讨不同植茶年限茶树根际土壤物质的自毒潜力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树脂吸附洗脱液以ADS-7树脂洗脱液对受体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强。ADS-7树脂吸附洗脱液处理重新种植的茶树后,随着土壤植茶年限的增加,茶树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土壤年限呈正相关的细菌T-RFs片段15个,涉及8个纲,31种细菌,按照其功能可分为4类,其中病原菌19种,占比61.29%;负相关细菌T-RFs片段18个,涉及11个纲,31种细菌,按照其功能可分为6类,其中与抑制病原菌、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土壤质地改善相关的细菌总占比达到83.87%。综上表明,ADS-7树脂洗脱液处理重新种植的茶树后,随着土壤植茶年限的增加,茶树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大幅上升,益生菌与土壤养分循环相关的细菌数量显著下降,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8.
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生态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茶树根固氮微生物组成及生态位研究表明: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大致可分为3大类10个种类,个体数量丰富;从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测定到,6,8月分根际固氮微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多,生长发育旺盛,固氮作用最大,对土壤氮贡献也最大,从空间生态痊宽度指数B和多样性指数H测定得到,0-20cm土层H′、B值大于20-40cm土层的H′、B;从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宽度测定得到,一年四季茶园根际固氮微生物的优势种为梭状固氮菌、芽孢杆菌、真菌类、杆状固氮菌4种。  相似文献   

9.
茶树不同品种对根际固氮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888年Beijeninck首次分离出固氮微生物以来,固氮微生物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国际上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国际生物固氮会议。根际是植物摄取养分的主要区域,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前人在根际微生物研究积累了许多资料,但在分析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与茶树不同品种存在的差异的工作不多,报道甚少。本文就是针对茶树不同品种对根际固氮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及其一年四季变化动态关系影响研究,观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品种与方法 1.1 品种 以贵州省现行种值三大类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酸度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茶树根际土壤酸度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p H值、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的p H值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茶树根际土壤共检测到20个PLFAs,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的个数分别为15、2、2、1;其中,细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及总体标记性PLFAs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真菌PLFAs总量则相反,且不同树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茶树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总量的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了上述PLFAs测定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的PLFAs主要划分成2大成分,即主成分1和主成分2,贡献率分别为73.06%和25.51%,而与主成分1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PLFAs主要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而与主成分2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主要为细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土壤酸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微生物PLFAs标记11个,包含细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而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的微生物PLFAs标记6个,包含细菌和真菌。综上表明,土壤酸化程度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而增强,酸化可能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研究为退化茶园的修复及其酸化土壤的改良,进而保证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