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本研究以分布在澜沧江流域部分茶区(保山市,德宏州和临沧市)的49份古茶树新梢为研究材料,利用常规方法和HPLC方法测定供试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茶样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c.v.)和多样性指数(H’)可知49份古茶树新梢内含成分变异程度大且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49份古茶树资源可聚类为A、B两大类群,两大类群的咖啡碱和酯型儿茶素(EGCG)的含量基本一致,其余生化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采自保山市的供试样具有高氨基酸含量的特性,德宏州供试样有高咖啡碱含量的特性,大部分供试样的茶多酚含量均达到了高茶多酚含量水平,含量均>30%。本研究对构建云南古茶树资源生化成分数据库,开展茶树良种改良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为古茶树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旨在分析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本研究以21份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对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及儿茶素组成等生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鉴定评价其生化成分多样性。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为18.80%~25.20%、氨基酸总量为2.00%~3.90%、咖啡碱含量为1.10%~4.10%、水浸出物含量为45.30%~52.50%、儿茶素总量为4.37%~14.17%、变异系数范围为3.33%~157.8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77。基于生化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将21个野生大理茶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的C、EC、非酯型儿茶素及儿茶素总量含量较低;第2类群的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含量较高。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含量的平均多样性指数较低,从中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资源1份、低咖啡碱资源2份及高氨基酸资源1份,这些优异资源可以直接利用或作为茶树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早熟禾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利用形态学指标探讨早熟禾(Poa L.)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早熟禾品种改良和选择亲本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地理来源的34份早熟禾种质资源的14项形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方法,了解其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早熟禾种质的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茎秆节数最大,小花数和叶长变异次之,而返青—成熟期生长天数为1.86%,变异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叶长、叶宽、草层高、生殖高4个性状是造成早熟禾种质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以14个形态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34份种质材料分为3类,第一类与第三类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惠水地方鸟王种茶树资源,对49份鸟王种茶树资源的6种生化成分和10种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惠水县茶树资源类型丰富,变异系数在3.76%~24.05%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5.63;前6个主成分代表了49份资源和1个对照73.18%的多样性信息;49份资源可依据鲜叶产量分为三大类群;初步筛选出优异鸟王种茶树资源亲本材料3份,具有较大利用潜力材料11份。  相似文献   

5.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云南10个地区的830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表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64~1.40之间,平均为1.04,以芽叶色泽较高,叶基较低;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76~0.99之间,以红河地区较高,其次是临沧和文山地区,以昭通地区较低。14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27%~48.14%之间,平均为26.43%,以酚氨比较大,水浸出物含量较小;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变异系数在16.09%~25.75%之间,以文山、红河地区较大,昭通、大理地区较小。茶树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显示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10个地区的茶树资源划分为3个地理组,东北部的昭通和东南部的红河各单独聚为一组,其他8个地区聚为第3组,显示云南茶树资源存在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生态地理的分化,初步推断东南部为云南茶树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6.
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赵德刚  赵懿琛 《种子》2021,(5):7-14
为了解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45份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共筛选得到15条多态性好、可重复、扩增清晰的引物,利用筛选到的引物对供试的古茶树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0条,平均多...  相似文献   

7.
红麻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丰产性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麻类纤维作物之一[2]。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红麻的多用途开发利用涉及到麻纺、造纸、装饰材料、板材、动物饲料、吸油材料、可降解纸地膜等诸多领域[3]。1990年以来,我国相继育成了一批红麻优良品种,并对这批优异种质做了较多鉴定、评价与利用工作[4-6],但对其遗传基础及遗传关系则了解甚少。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研究种质资源... ...  相似文献   

8.
叶伟森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54-5159
本研究以广东省为例,探讨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茶园景观中的应用。通过对茶树物种分类和品种特色的介绍,分析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茶园景观中的意义。在茶园景观设计方面,讨论茶树应用的原则和考虑因素,以及茶树在绿化美化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角色。针对广东省茶树的类型和特色,重点突出品种选择和布局设计。此外,还探讨茶树与其他景观元素的有机结合,如建筑和水景,为茶园景观创造独特的魅力。通过实例分析广东省茶园景观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其对茶树景观应用的启示,为其他茶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为科学合理利用掌克古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本研究以43份掌克古茶树两年生无性系苗为材料,田间调查其主要形态性状,测定春梢一芽三叶生化成分,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55%~37.3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2.04;春梢生化成分变异系数为14.49%~28.75%,多样性指数为1.44~1.93。各形态指标和生化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68.28%。在欧式距离10处,43份材料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含24份材料,类群Ⅱ包含10份材料,类群Ⅲ包含9份材料。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到类群Ⅲ的ZK7、ZK11、ZK13、ZK15、ZK16、ZK22、ZK19、ZK23、ZK37等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具有较高选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在种质创新和品种保护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贵州低热河谷地带采集而来的1 754份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树型、树姿、生长势、叶片大小、叶形、叶色、叶光泽度、叶面隆起性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 754份茶树种质资源的树型覆盖灌木、小乔木和乔木3种树型,其中灌木占比最高(85.6%),小乔木为12.54%,占比最少的是乔木(1.88%);18个表型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7.63%,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身(47.73%),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叶片厚度(8.92%);18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6~1.10之间,平均值为0.71,其中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10),叶片厚度遗传多样性最低(0.16);基于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聚类分析:1 754份茶树资源在欧氏距离为16时聚为5类。本研究在调查这些地方茶树表型性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的系统鉴定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探索贵州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为贵州境内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来自全国产茶省的31份种质资源、福建地区的10份种质资源以及湖南安化云台山种有性后代居群的3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不同生态条件下的31份不同种质资源中,21个RAPD引物扩增出18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0.43%;福建10份种质资源,21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54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1.8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综述了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贵州西南部的野生茶树资源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据描述。  相似文献   

13.
黄政  宋勤飞  尹杰  李芳  牛素贞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189-5203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探索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2 047份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树型、树姿、叶色等18个形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库.结果表明,黔中地区大茶树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冠幅值,为1....  相似文献   

14.
从3000多份绿豆资源中选出早熟、大粒、多荚、高蛋白、高淀粉、耐旱盐、抗病虫等7种类型200份品种。通过两年的评价鉴定,对各单一优异特性及其复合优异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优异资源名录。  相似文献   

15.
对丰产、早熟、矮秆、多荚及大粒类型的66份绿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鉴定出54份具有1~3项优异性状的种质,提出了优异种质资源名录及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16.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引物在15份优异资源中得到1050个RAPD位点,平均52.5个位点/引物,70个位点/资源。在所获得的137条可重现谱带中,8条是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引物的多态性相对频度为0.24~0.83,总平均为0.47;遗传距离在0.16~0.62之间,平均为0.37,这可能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有密切关系。RAPD数据的类平均法聚类结果显示,15份资源可划分为3个类群,从相似性系数讨论了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应用12个引物产生的2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1个特异的缺失,可以鉴别所有15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RAPD可以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系统演化和分子鉴别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贵州茶树遗传资源丰富,茶树品种地域特征明显。本文全面介绍了贵州茶树资源创新利用的现状,指出保护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积极开展茶树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研究,实现贵州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源于甘肃省不同地州的148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2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①甘肃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在地州间存在明显差异,多样性以陇南、天水、平凉、庆阳、定西富集地,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5941~1.2126;而河西地区的武威、张掖、酒泉、金昌,陇中地区的兰州、临夏、白银多样性相对较低,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9627~0.5679。②甘肃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各地区间主要性状的多样性差异也十分明显,22种性状在各地区的多样性有不同差异,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2.1093。③22个主要性状的多样性则以开花日数、穗轴粗、行粒数、主茎叶片数、黑粉病、抽丝日数、穗粗、穗位高、穗长、抽雄日数、雄穗分枝数等11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大,多样性指数范围在2.0996~2.0056,粒型(0.5465)、小斑病病级(0.5499)、轴色(0.5829)和穗型(0.8701)等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小。研究表明甘肃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  相似文献   

19.
1992和1993年间,在春蚕豆主产区青海西宁及河北张家口联合鉴定了108份蚕豆优异资源,综合评价出31份大粒、11份多荚、14份多粒、11份长荚、22份矮生、5份多分枝及9份高蛋白的单项优异资源及一批复合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30份闽南乌龙茶茶树种质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使用同一扩增引物的特异谱带类型和不同扩增引物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鉴别闽南乌龙茶茶树种质资源;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03条谱带,其中80条具有多态性,占77.67%.通过UPGMA法聚类分析,30份茶树种质被聚为2个类群,供试种质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03,遗传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清楚的显示了闽南乌龙茶茶树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评估供试样品的遗传演化地位并从中选择适宜种质作为亲本进行茶树育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