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岸带植被对河流生态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3):233-239
综述了河岸带植被的遮荫作用,廊道效应,截污效应,及外来生物入侵等对河流生态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河岸带植被的遮荫可以影响河水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河岸带植被在地域景观中还起着重要的廊道功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河岸带植被对于控制面源污染,过滤污染物,保护水质起着缓冲作用。外来生物入侵对河岸带植被生态功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消除河岸带中入侵生物的不利影响,恢复河岸带植被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酸石榴干旱阳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行山干旱阳破造林树种单一,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采用不同坡向、整地方法、造林时期、截干高度,进行酸石榴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阳坡,断沟状整地,8月上旬(雨季)截干(保留干高20~40cm)栽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索如何把花灌木育成树状小乔木的育苗技术,选择了园林常见多花的扶桑、红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紫薇等4个树种,采用保留单一中轴主枝,并按主枝全苗、主枝中截和主枝截顶三个处理方法,通过头年密植育干,第二年疏植养干,第三年储冠的育苗技术,育成了树状小乔木,改进了育苗期整形修剪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园林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河道治理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等问题,以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乡水景观提升工程为例,阐述了植物配置的原则和配置手法,并按照河流浅水(滩)区、生态驳岸区、河岸带、河岸高地区这4个区域,分析河道治理工程中详细的植物配置和空间布局。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可为今后类似河道景观绿化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郊区河流生态护岸木本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生态护岸是保护河岸带的一种有效措施.文章从河岸带植物的护岸功能出发,简述生态护岸技术及其种类,通过对北京郊区河流沿岸植被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适宜于北京效区河流生态护岸的木本植物种类、特性和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地地貌特点决定了河岸带不仅是水陆交界处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受山洪威胁严重的区域,如何协调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山地区域河岸带开发中的重大挑战。以福建省汀江长汀县段为研究对象,引用河流景观尺度理论,从生态安全视角分析县域尺度下的生态敏感性与灾害风险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河段尺度下,根据不同功能下的河岸带宽度要求,建立50 m、150 m、500 m多环缓冲区,并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不同缓冲区的河岸带功能,提出优化措施,为维护汀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山地区域及其河岸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消落带和河岸带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植物生态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治理途径之一(马利民等,2009;戴方喜等,2006;滕衍行等,2005;Lowrance etal.,2000;Naima,2000;Dennis,1999),而植被恢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适生植物的筛选(马菲等,2010)。按照国内外现有研究方法消落带植被修复树种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治理实践屡屡失败,许多耐干旱的植物不耐水淹,而耐水淹的植物又不耐干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永川红旗河城市河岸带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和生态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通过整体调查、现状分析,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根据生态要求提出红旗河河岸带植物景观的生态规划思路。分别对上中下游典型地点河流形态、水文特征、基质特点、植物景观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分析,提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楚雄州现有大量野生紫胶寄主植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开展了楚雄州红河水系干热河谷紫胶寄主树更新改造及紫胶虫放养试验。由于紫胶虫只能吸取寄主植物新生枝条的汁液,为了使寄主植物萌发出新枝条以放养紫胶虫,需要对现有混交林内的紫胶寄主植物进行截干。截干过高,则放养紫胶虫较困难;截干过低,则截干后的紫胶寄主植物在林内得不到适当光照而不能萌发出新枝条导致死亡。试验设计了3个截干高度、3个截干树种、4个观测指标,探索不同紫胶寄主树种、不同截干高度对紫胶寄主树造成的截干死亡率、截干萌发新枝生长量、截干更新后放养紫胶虫产胶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是在以往困难地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选择耐旱耐瘠薄防火树种五角枫,在西峡县的浅山丘陵区粗马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困难地造林,通过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最终探索出提高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证明,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8.5%,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1%,截干深栽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1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4.7 cm。该试验的成功,为其他树种困难地造林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攻破了西峡县困难地造林技术瓶颈,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为西峡今后困难地造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当前我国造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树种,相较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的造林存活率高、造林方法简单且生长迅速。但是在既往的工作之中,针对干旱地区通常采取常规带根植苗造林法,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杨树截干埋干造林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造林的存活率,促进造林效果的提升。分析了截干埋干造林法促进杨树成活率提升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造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郭俊杰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15-15,17
用选出的阔叶树种,选用不同年龄的苗木,在雨季对苗木进行截干处理后,作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1.5a生苗木和2.5a生苗木,截干后植苗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河岸带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回归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等新理念不断涌现,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河岸带景观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从河岸带景观的重要性入手,研究了河岸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功能,综述了当前生态河岸带在缓冲区宽度、植被变化、生态重建和生态护岸及其景观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优化河岸带植被结构,改良配置模式和强化生态重建效能等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杨树截干苗造林都是选择在苗木落叶后的秋季或萌芽前的早春进行栽植 ,而选择在落叶前即生长活动期(又称早秋造林 )通过截干处理后进行栽植 ,其效果甚佳 ,此项研究为杨树截干苗选择最佳造林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施甸县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的要求、原则,依据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县内种苗供应、造林技术、新造林地的管护等情况,最终选择核桃作业为造林树种。采用林粮间作模式造林进行石漠化治理,取得了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选择古蔺县赤水河流域干热河谷三种树种:刺槐、新银合欢、柏木进行造林经营技术试验,初步得出以刺槐作为赤水河流域干热河谷造林的先锋树种较为适宜,柏木次之,新银合欢营养袋苗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义乌市生态廊道建设现状分析,针对生态廊道两侧山地森林以马尾松林为主,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病虫害危害比较严重,季相景观效果差,珍贵树种储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河流两侧彩色森林景观、提升交通干线两侧彩色森林效果、打造八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构建多个生态型节点等推进义乌生态廊道建设的主要抓手,为义乌市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线调查方法,分析北京市温榆河流域的河岸带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特性与干扰特征,依据从河水到河漫滩断面上的植被分布与干扰特征,将北京市温榆河的河岸带生态系统分为6个类型:1近自然的河岸植被群落类型,2岸边荒草地-林地/草坪,3岸边农田-林地/荒草地,4岸边荒草地-农田,5岸边混凝土/砌石硬化-园林绿化带,6岸堤混凝土/砌石硬化-观赏道路-园林绿化带。并结合温榆河流域的河岸带现状,提出保护和改善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林木种苗站从浙江省引进马褂木1年生实生苗,苗高737cm,平均根径10cm,在济南市栽培试验,分别采用截干、扦插、移植方法育苗,结果显示截干育苗与移植育苗效果良好,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截干育苗将引进的马褂木实生苗截干,保留20cm高,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治沙示范区自然资源现状 ,提出构建生态经济型固沙林防护体系的技术框架和治理方案 ,建立了 3种固沙林实体模式 ,对造林树种选择、配置、营造技术、抚育管理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对林农复合经营方向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