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地被观赏竹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铺地竹、菲黄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进行人为控水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组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隶属函数法对4种地被观赏竹进行抗旱性指标的选取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生理指标反映抗旱能力从高到低顺序为CAT、POD、脯氨酸、SOD、可溶性蛋白、叶片含水量、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MDA、叶绿素含量,4种地被观赏竹的抗旱性从高到低顺序为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   

2.
5种地被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种引种地被竹为材料,利用IMAGING - PAM便携式荧光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铺地竹、靓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和菲黄竹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差异不显著.菲黄竹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显著高于铺地竹和黄条金刚竹(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astriatus)育苗方法。[方法]用不同基质和不同材料组合繁育铺地竹,用不同浓度的NAA和ABT处理铺地竹,测定发笋率、出笋率、退笋率、高生长、发根数以及根长等指标。[结果]在草炭土∶黄土为1∶2和材料为3节鞭段条件下繁育的铺地竹发笋率和成竹率效果优于其他培养基质和材料,可提高发笋率和成竹率,200 mg/L的ABT处理下铺地竹发根数以及成竹率都显著提高。[结论]选择草炭土∶黄土为1∶2,材料为3节鞭段并适量用浓度为200 mg/L的ABT来繁育铺地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4种地被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4种地被竹[铺地竹(Arundinaria argenteostriata),菲白竹(Arundinaria fortunei),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黄条金刚竹(Sasaella masamuneana f.aureostriata)]为材料,研究了其光合生理动态。结果表明,各竹种4、8月份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中间出现短暂的"午休"现象,但各竹种净光合速率(Pn)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11月份为"单峰型"曲线,其中8月份各竹种的Pn要大于其余2个月份。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二项式回归法对各竹种光合各参数进行拟合,二项式回归拟合各竹种的光饱和点(Lsp)较为准确,而用非直角双曲线拟合各竹种光合的其余参数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电导法对7种观赏竹的抗寒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了7种观赏竹竹种,以其离体叶片为试材,用电导法测定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7个竹种中平安竹和长叶苦竹抗寒性最强,凤尾竹抗寒性最弱,抗寒性由强至弱大致为:平安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凤尾竹.  相似文献   

6.
不同混生地被竹光合和荧光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取11种优良混生地被竹,比较不同竹种在同质环境条件下的光合和荧光特征差异,以层次分析法评价高光效竹种,为进一步研究竹子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及优良竹种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黄条金刚竹、铺地竹、美丽箬竹和白缟椎谷笹的净光合速率(Pn)均在14.00μmol·m-2·s-1以上,白纹阴阳竹和倭竹的Pn仅为8.10μmol·m-2·s-1左右.(2)美丽箬竹、白缟椎谷笹和黄条金刚竹等的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相对较高,菲黄竹、白纹阴阳竹和倭竹等相对较低.(3)黄条金刚竹的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倭竹的光补偿点最高;白纹阴阳竹的光饱和点最低;白纹阴阳竹、菲白竹和倭竹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相对较大,美丽箬竹、白缟椎谷笹、黄条金刚竹和阔叶箬竹相对较小.可见,在同质环境条件下,不同竹种的光合生产能力、光合作用效率、光利用和光适应各有差别.综合评价显示,黄条金刚竹、美丽箬竹和白缟椎谷笹等为高光效竹种,但竹种的光合生理差异还可能与长期环境选择、遗传进化及竹子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3种地被型观赏竹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玉卿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32-134,141
以鹅毛竹、菲黄竹、铺地竹等3种地被型观赏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扦插基质和不同长度的秆插和鞭插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插的效果优于秆插;鹅毛竹扦插成活率高于其他2种供试竹种;3种不同扦插基质以土插效果最好,沙插次之,水插较差;不同长度秆段间的扦插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鞭段则以7个芽的成活率为最高,5个芽的次之,3个芽的较低.  相似文献   

8.
选取翠竹、髯毛箬竹、菲白竹、铺地竹、毛竹和金佛山方竹6个竹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和Taylor幂法则对6个竹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距离尺度下6个竹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为优化优良竹种的空间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竹类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结果表明:(1)空间点格局分析和Taylor幂法则两种研究方法对6个竹种的空间分布检验结果一致;(2)翠竹、髯毛箬竹和铺地竹均呈现较强的聚集性分布特征;在给定的距离尺度下,菲白竹呈现较弱的聚集性;毛竹和金佛山方竹都介于聚集性分布和随机分布之间,但严格上应划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地被竹的光合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3个不同地被竹种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光合参数进行分析,还对不同地被竹的叶绿素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均具有较高的R2值,但大部分光合参数在不同模型间差异显著(P < 0.05),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参数与观测值最为吻合;Amax在不同地被竹种中无明显差异,但αRd值在铺地竹、菲黄竹、黄条金刚竹间依次下降,而IsIc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具有较强耐荫特征的铺地竹叶片中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b最高,而在黄条金刚竹中最低。铺地竹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 < 0.05)黄条金刚竹和菲黄竹。以上结果可以为地被竹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竹子的育苗和快速繁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黄条金刚竹、铺地竹、菲黄竹、红壳竹和毛竹为试材,通过育苗试验研究了埋鞭育苗法对竹子育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菲黄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0.0%、64.5%和71.1%,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23.4、38.1和41.4cm,苗高分别为5.7、9.0和9.4cm。铺地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0.0%、67.8%和91.1%,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22.4、44.1和71.9cm,苗高分别为5.2、8.4和8.2cm。黄条金刚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1%、63.3%和56.6%,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38.7、68.6和54.2cm ,苗高分别为6.5、10.8和12.2cm。红壳竹1、2、3节鞭段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35.0%、45.0%和68.8%,平均行鞭距离分别为0.3、4.4和50.8cm,苗高分别为13.3、25.6和24.2cm。毛竹1、2节鞭段没有成活苗,3节鞭段仅有3株成活苗。[结论]除毛竹外,试验竹种的所埋鞭段越长育苗成活率越高;行鞭距离越远,育成竹苗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生境的地被竹,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和园林绿化应用,针对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引自浙江省安吉县的铺地竹、翠竹、菲黄竹、白纹椎谷笹等4种地被竹进行引种选育与应用研究。调查栽植于4种不同自然光照条件小环境的4种地被竹的生长状况和生态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地被竹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美,重点对园林绿化利用地被竹营造竹文化意境、发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较强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同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总分表现为白纹椎谷笹>菲黄竹>铺地竹>翠竹,4种地被竹在不同自然光照条件的试验地均生长正常、适应上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重点推介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且目前尚未见用于上海地区公园绿地的白纹椎谷笹,建议相关设计、施工、管理部门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引种栽培竹种生长情况调查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实地调查了山东省部分地区引种栽培竹种及相应原产地竹种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引种栽培的各竹种生长状况明显不及原产地的竹种,而且各引种栽培竹种对各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能够较好适应的有篌竹、早竹、白火竹、红哺鸡竹、余镶玉竹、鹅毛竹;适应性较差的合毛余竹、茶秆竹、桂竹、紫竹、黄条金刚竹;而完全不能适应露地条件的有凤尾竹。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地被竹鞭长和鞭径特征对笋芽萌发生长和叶片养分的影响,为地被竹高质量鞭段容器育苗提供参考,以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菲黄竹(Sasa auricoma)1年生鞭段为试材,选取细鞭(D1,鞭径分别为(2.90±0.32)、(2.67±0.32)mm)、粗鞭(D2,鞭径分别为(5.42±0.63)、(5.20±0.46)mm)2种径级的竹鞭开展3种鞭长(L1,3.0 cm;L2,6.0 cm;L3,9.0 cm)6种处理的埋鞭育苗试验,调查测定美丽箬竹、菲黄竹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及叶片养分质量分数等。结果表明:随着鞭段长度、径级的增大,地被竹分株数量、苗高、地径、高径比、出叶强度等总体上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叶形态指标亦随鞭长的增大而明显升高,2竹种均以D2L2、D2L3处理容器苗生长较好;而且鞭长和鞭径对容器苗器官生物量也有重要影响,2竹种均以D2L2、D2L3处理总生物量较高,其中鞭长又显著影响2竹种器官生物量分配;2竹种叶片C、N、P质量分数随鞭长和径级的增大总体上也明显升高,但w(N)∶w(P)相对稳定,而w(C)∶w(N)、w(C)∶w(P),美丽箬竹显著降低,菲黄竹显著升高或保持不变,体现出种间差异。可见,鞭长和鞭径对美丽箬竹、菲黄竹容器苗生长及叶片养分质量分数有明显影响,从容器苗生长、养分积累及育苗鞭段的经济性等综合考虑,建议美丽箬竹、菲黄竹容器育苗时选择鞭径5.0 mm、鞭长6.0 cm的鞭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鞭段容器育苗是培育地被竹优质绿化苗的重要手段,但鞭段长度和径级对地被竹容器苗生长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揭示地被竹地下鞭养分对鞭长和鞭径的响应规律,从而筛选出适于地被竹鞭段容器育苗的鞭长和鞭径组合,为生产培育高质量地被竹鞭段容器苗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菲黄竹(Sasa auricoma)鞭段为试材,选取细鞭(D1,鞭径为(2.67±0.32)mm)、粗鞭(D2,鞭径为(5.20±0.46)mm)2种径级的竹鞭开展3种鞭段长度(L1,3 cm;L2,6 cm;L3,9 cm)6种处理的埋鞭育苗试验,测定菲黄竹地下鞭C、N、P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结果】鞭长和鞭径对菲黄竹母鞭C、N、P含量和C∶N∶P、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有明显影响,且交互作用显著,鞭径效应具有明显的鞭长水平依赖性。但鞭长、鞭径及其交互作用仅对新鞭的淀粉、SC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C、N、P、可溶性糖、NSC、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C∶N∶P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鞭长和鞭径对菲黄竹鞭段容器育苗的母鞭养分含量有明显影响,但对新鞭的影响较小,存在新鞭养分供应优先的生长机制。建议菲黄竹容器育苗时选择鞭径5 mm、鞭长6 cm左右的鞭段。  相似文献   

15.
遮阴对2种地被竹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菲黄竹(Sasa auricoma)和翠竹(Sasa pygmaea)2种地被竹为试验材料,研究全光照、遮阴度35%~40%和遮阴度75%~80%3种处理后其光合特性的变化,探讨2种地被竹对遮阴环境的光合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在3种光强下,随着光强减弱,2种地被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等光合参数,类胡萝卜素(Cars)含量、叶绿素a/b(Chl a/b)比值、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s/Chl)比值和比叶重(LMA)以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有降低趋势,而叶绿素(Chl)含量增加,表明2种地被竹均能适应不同的生长光强。在相同光强下,翠竹拥有较低的LCP和较高的LSP、P_(nmax)和Chl b相对含量,与菲黄竹相比,对遮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作为地被竹耐阴性评价的1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转换成相互独立的2个综合指标,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的耐阴性强弱顺序为翠竹菲黄竹。  相似文献   

16.
毛竹具有繁殖快、产量高、用途广、收益期长的特点,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竹种,在林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竹农混作法、林冠下造竹法、毛竹扩鞭造林法3个方面总结了毛竹速生造林技术,以期促进毛竹快速造林。  相似文献   

17.
设置固定样株对硬头黄竹生长进行观察,初步摸清硬头黄竹的生长规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松土除蔸培土、施肥育竹、合理采伐、正确疏笋、护笋养竹等措施,进行硬头黄竹低产林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时硬头黄竹低产林的出笋、成竹率、平均胸径增长率、竹材产量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酸竹属3种不同竹种出笋和幼竹生长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酸竹属3种珍稀竹种出笋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酸竹属竹种的繁殖、栽培、保护和应用提供参考。笋期调查以2 d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 cm为标准开始记录,主要记录福建酸竹、粉酸竹、黄甜竹3个竹种出笋日期、出笋数、成竹数、退笋数、退笋高度、退笋原因、基径、笋高等数据。结果表明,酸竹属3个竹种的笋期主要在4月份,福建酸竹和粉酸竹出笋数较多,黄甜竹就相对较少。整个笋期3个竹种的总体成竹率偏低,退笋率都较高,其中福建酸竹退笋率最高,退笋多集中在初期和中期,退笋原因主要是虫害、营养不良和人为损害。对酸竹属3种不同竹种幼竹高生长进行Logistic非线性回归拟合,发现3个竹种幼竹高生长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高度拟合。  相似文献   

19.
2种抗旱地被植物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德国矮景天(Sedum hybridum cv.Immergrunchell)和金焰绣线菊(Spiraea bunmalba‘Goldflame’)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不同部位、不同扦插基质和不同浓度外源激素扦插繁殖试验,依据扦插生根时间、插穗的生根率及插穗生长情况分析2种地被植物的扦插繁殖状况。结果表明,德国矮景天以茎上部与茎下部枝条作为插穗,在草炭土、园土、园土+草炭土3种基质中扦插均可获得90%以上的生根率,以园土+草炭土基质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97%以上;金焰绣线菊梢部嫩枝在园土+草炭土的基质中扦插种植生根率最高,为76.4%;德国矮景天2种部位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提高扦插生根率效果不明显,而金焰绣线菊以100 mg/L赤霉素处理的梢部嫩枝扦插生根率略高,为7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异形玉叶金花的最佳扦插繁殖技术。[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对异形玉叶金花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以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1)为基质,以500 mg/L的IBA溶液浸泡处理10 min,生根率最高,达87.5%。[结论]该研究可为异形玉叶金花的回归种植、种植资源迁地保护等提供材料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