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药材的洁净度,降低杂质含量,对北细辛产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性。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总挥发油,运用HPLC法对细辛脂素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热板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考察最佳切制处理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去芦1.5 cm处理的细辛挥发油含量最高,细辛脂素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最高,不同处理的北细辛挥发油、细辛脂素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进行切制处理的北细辛。不同切制处理的北细辛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显示,去芦1.0cm和1.5cm处理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未切制处理和去芦0.5 cm处理的。在最佳切制工艺基础上与常规北细辛饮片进行镇痛效果的药效评价,结果表明,经切制后的北细辛镇痛效果较佳。综上所述,去芦1.0cm既可以保证细辛的产量又可以达到降低灰分提高镇痛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水分、灰分、浸出物为考察指标,评价28批湖南省道地药材吴茱萸的质量。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吴茱萸项下的要求,对吴茱萸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吴茱萸碱和次碱、柠檬苦素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测得28批吴茱萸药材的水分为3.65%~9.11%,总灰分为4.85%~8.80%,乙醇浸出物为31.66%~55.09%,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总碱含量为0.025%~1.249%,柠檬苦素含量为0.607%~4.763%。结论产地和品种对吴茱萸药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建立了一点红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一点红的显微特征;通过TLC法能清晰显示一点红药材特征斑点;12批一点红中水分含量平均值为10.9%;总灰分含量平均值为10.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平均值为1.3%;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15.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15.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绿原酸含量,绿原酸在0.044 8~0.896 0 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为0.27%。该方法准确可信,操作简便可行,可为一点红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考察饮片的减毒工艺,本研究以药材润洗时间、浸泡时间、干燥方式(阴干和烘干)、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马兜铃酸I、细辛脂素、浸出物、含水量和挥发油为指标,确定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北细辛药材经过5 min润洗、24.6℃阴干24 h或5 min润洗、25.0~35.0℃8 h烘干,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北细辛饮片;将北细辛药材的润洗时间增加至48 h,24.6℃阴干48 h,可作为北细辛饮片的减毒工艺。本试验研究的炮制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更具实用性,同时,通过调整炮制参数也可降低饮片中马兜铃酸I的含量,实现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陕西产辣蓼药材质量标准及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药学研究方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挥发油测定法、比色法对陕西产辣蓼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产辣蓼药材水分含量7.42%~8.61%,总灰分含量8.06%~8.6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23%~0.7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19.86%~23.62%,挥发油含量0.13~0.17mL/g,总黄酮含量2.01%~4.59%.其中,洋县、柞水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较高,略县、柞水县辣蓼的黄酮含量较高,蓝田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和黄酮含量都最低,其他地区的辣蓼介于中间.陕西柞水辣蓼药材品质最好,而蓝田辣蓼的品质最差;建立了以性状描述、显微特征描述、指标有效成分芦丁的薄层定性鉴别及水分含量不得过于9%、总灰分含量不得过于9%、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于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2%为主要内容的陕西辣蓼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订柴胡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选取9批不同产地柴胡样品,分别测定其浸出物、总灰分及挥发油吸光度(277 nm)3个指标。[结果]各产地柴胡浸出物含量平均为(13.64±4.73)%,总灰分含量平均为(5.42±1.33)%,挥发油吸光度平均值为0.139±0.044。[结论]柴胡质量标准为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1.0%,总灰分含量不得过7.0%,挥发油吸光度应不得低于0.12(277 nm)。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黄芪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博落回饮片的质量控制及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以博落回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博落回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和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4部4部要求,测定博落回饮片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初步拟定博落回饮片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血根碱的含量在0.27%~0.71%,平均0.43%,在0.08~1.04μg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2.24%,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博落回饮片的质量检测。初步拟定博落回饮片标准为水分含量≤13.0%、总灰分≤8.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17.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17.0%、血根碱含量≥0.20%。  相似文献   

9.
对敦化产8种野生类型朝鲜淫羊藿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种类型间总灰分为5.91%~6.77%,醇溶性浸出物为22.89%~28.12%。各类型间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均有差异,总灰分差异较小,而醇溶性浸出物差异较大。综合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结果可看出,边缘红色类型为敦化产野生朝鲜淫羊藿的优良种质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了解目前细辛的质量现状,为为细辛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杂质测定方法及灰份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种类及产地样品中杂质、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细辛药材中杂质及灰分含量过高,浸出物含量高于药典中提供的数据。结论:药材采收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泥沙含量;增加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及细辛浸出物含量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阳春市、肇庆市、湛江市等10个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质量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区10批广藿香药材为材料,按照《中国药典》规定下的检测项进行检测,并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特征明显,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百秋李醇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10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在质量品质方面上均有差异,其中产自广东省阳春市潭水镇和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的广藿香药材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炒槐米饮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炒槐米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结果:炒槐米各项检测指标均超过2005年版《中国药典》槐米药材标准。结论:建议炒槐米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9.0%,总灰分≤8.0%,酸不溶性灰分≤2.0%,30%甲醇溶液浸出物≥45.0%,总黄酮含量≥20.0%,芦丁含量≥15.0%。  相似文献   

13.
臭参为云南道地药材,但因缺乏有关其质量的地方标准,不利于其标准化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为臭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关于中药材理化指标测定及质量标准要求,对8个云南不同产地臭参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提出臭参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标准建议。结果表明:8个不同产地臭参样品的水分含量为2.91%~13.18%,平均值为5.3%,变异系数为0.38,差异较大;灰分含量为5.74%~10.94%,平均值为7.77%,变异系数为0.27,差异小于水分含量;浸出物含量为68.10%~82.17%,平均值为74.6%,变异系数为0.07,差异较小。建议臭参质量标准中,水分含量标准为≤10%,灰分含量标准为≤11%,浸出物含量标准为≥6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等级半枝莲药材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情况,首次结合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半枝莲药材等级规格内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半枝莲药材样品中野黄芩苷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同时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叶占比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等级与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并结合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半枝莲药材等级规格内涵。[结果]叶占比、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野黄芩苷、总黄酮与等级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而总灰分与等级呈显著负相关(P<0.01),进而说明等级越高质量越好。一等半枝莲的相对关联度除了安徽A-1的为0.366,其余为0.417~0.710,统货的相对关联度除了基地A-2和湖南A-2的相对关联度在0.400以上,其余为0.300~0.386,总体显示一等半枝莲的排名基本靠前。同产地的一等半枝莲的相对关联度均高于统货,整体显示一等半枝莲药材质量优于统货,表明等级越高的内在质量越好。[结论]首次建立了评价半枝莲药材等级规格质量的模型,诠释了半枝莲等级越高内在质量越好的内涵,为半枝莲药材等级内涵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完善苗药黑骨藤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按照《中国药典》方法对10个不同产地黑骨藤药材中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并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该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10批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平均为8.97%,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平均为10.05%,水分含量平均为8.60%,杠柳毒苷含量平均为0.33mg/g。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用于苗药黑骨藤中杠柳毒苷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火麻仁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产地的25份火麻仁从性状、千粒重、薄层色谱、浸出物、脂肪油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火麻仁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火麻仁药材均呈卵圆形或近圆形,但不同产地药材在大小、颜色、表面纹理方面有一定差异.火麻仁药材大小差异较大,平均长为0.42~0.63 cm,平均宽为0.30~0.49 cm;不同产地火麻仁千粒重有较大的差异,为13.61~49.90 g.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颜色的深浅有一定差异;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27.00%~39.89%;脂肪油含量在27.04%~37.87%.不同产地火麻仁质量有一定差异,各产地火麻仁是否都适合药用,由于目前火麻仁质量标准尚不完善,无法判定.火麻仁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效成分含量的黄芩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黄芩优良种质,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用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的方法,基于黄芩药材中总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木犀草素、白杨素、可溶性糖、粗多糖、总糖、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对54个种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OPSIS法和RSR法相结合可以用于黄芩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出了辽宁建昌、山东文登、辽宁北票、河北康保、内蒙正镶白旗、内蒙鄂温克旗、河北围场Ⅲ、内蒙卓资、吉林乾安、吉林双辽等10个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9.
李小聪  周媛  刘闯  张红艳  郭志勇  邹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89-12191
描述了苎麻叶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并测得苎麻叶药材水分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分别为7.47%、16.29%、1.71%、12.66%和0.05%。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3个种源北柴胡在同地种植后收获期的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和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源北柴胡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禹州种源北柴胡的叶片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1%;建昌种源北柴胡的根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为2.1%,花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为23.6%,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