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油桐为供试植物,利用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桐幼林生长和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何种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生长,以及探明油桐枝和叶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对油桐幼林的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尤其是对油桐的树高及分枝长度2个生长性状影响更大;不同套种模式处理间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桐+黄豆套种模式油桐幼林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红薯套种模式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油桐枯萎病是我国油桐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油桐产业的发展。为油桐枯萎病防治及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油桐枯萎病在中国油桐产区的发生、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油桐枯萎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油桐幼林中开展套种玉米、红薯和黄豆试验,并以纯油桐幼林为对照,研究油桐+玉米、油桐+红薯和油桐+黄豆套种模式对土壤的容重、比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和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等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玉米、油桐+红薯和油桐+黄豆套种模式均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也能显著提高油桐幼林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7.03%、40.50%、51.97%、57.03%、149.72%、109.34%和41.67%,油桐+红薯和油桐+黄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优于油桐+玉米模式.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油桐发展现状与建阳市发展战略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油桐为我省乡土树种,种植历史悠久,木材主要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油桐的干种仁含油率达60%-70%,桐油既可应用于工业、医药,还可开发生产生物能源,因此,油桐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在分析国内外油桐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油桐生物能源林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建阳市发展油桐的优势与潜力,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为区域油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2000年气象资料和油桐生产资料分析了豫南山区商城县油桐生长期的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光能资源及影响油桐生长的气候因子,并提出了在油桐生产中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途径,为以后合理利用豫南山区气候资源、科学发展种植油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凯 《北京农业》2013,(33):109
油桐树是经济型作物。油桐树属于木本油料作物。种植油桐的主要用途是油桐榨出的桐油可以应用在工业、国防业、化工业、造船业以及医药行业等多种产业中。桐油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油漆类工业原料必不可少的条件。油桐从桐籽到桐叶都具有多用途的优点。种植油桐是一项高利润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南信阳具有适宜种植油桐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是油桐种植的最佳地带。基于此,着重研究油桐的种植技术,并结合河南信阳的地域风貌,分析油桐种植在河南信阳的种植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含油率高、转化率高。介绍了油桐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阐述了安康市开发油桐生物柴油的优势,包括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油桐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最后提出了安康市发展油桐生物柴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危害油桐叶、枝干、花和果的害虫很多,常见的有十余种。对油桐树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造成危害的有油桐橙斑白条天牛、油桐尺蠖、油桐叶螟,导致油桐严重减产。1油桐橙斑白条天牛橙斑白条天牛对油桐危害严重。成虫啃食枝条  相似文献   

9.
小油桐抗逆性(低温、干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  景瑞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59,64
小油桐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植物,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价值。自然界中小油桐主要受到低温和干旱胁迫;低温能使小油桐死亡,干旱主要影响小油桐的分布和产量。该文综述了小油桐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油桐的价值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桐的价值和市场需求前景,指出油桐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桐的发展途径,以期为油桐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鲍继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90-90,99
油桐属大戟科、油桐属落叶小乔木,是一种适应性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油桐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油桐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整地建园、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油桐林改土、施肥、老树更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为油桐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油桐果实的破壳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油桐果实的物理特征进行测定,开展油桐整果和果瓣压缩试验,研究其破壳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油桐果实破壳力学模型,拟合油桐果实破壳力学曲线,并分析破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桐果实的球度在0.95以上,各个部位外壳厚度基本相同,在进行力学分析时可以将油桐果实简化为均匀薄球壳,油桐果实外壳上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油桐果实的破壳力和所需功耗受油桐果实大小等级和加载部位的影响较明显,破壳力和功耗随着油桐大小等级的增大而增加,顶压方式所需破壳力和功耗明显小于中压方式。  相似文献   

14.
谭世隆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4-145,147
概述了油桐的种类及分布,总结了罗甸县油桐产业发展现状,从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套适宜于当地的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垦复荒林、老林截枝更新、品种改良、加强林间抚育、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红水河沿岸县油桐低产林的改造提供参考,以大力推广改善、提高油桐低产林的产量,从而促进油桐产业的发展,推动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油桐是旬阳县的名优特色产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油桐种植面积达42万亩,旬阳油桐被列入全国名乡大典,旬阳县被命名为油桐名乡,由于市场原因,销售不畅,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甚至亏损,以及政策推动不力等诸多原因,农民种植油桐效益不高,便放弃管理,致使近二十年来全县油桐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制约油桐产业发展因素,提出壮大旬阳油桐产业的建议意见,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一年生油桐幼苗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置油桐林套种大豆(T)和纯林(CK)两种处理,测定两种生境下油桐幼苗的光合及生长指标,并采用非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和光合-CO2体积分数响应曲线,探讨套种大豆对油桐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套种大豆的油桐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低于纯林,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分利用率(WUE)显著高于油桐纯林(p0.05);套种大豆降低了油桐幼苗的光饱和点(LCP)、光补偿点(LSP)和CO2补偿点(CCP),这说明套种大豆降低了油桐幼苗的光合能力,但有利于减少油桐幼苗水分的散失,使其以高水分利用率抵御干旱胁迫.两种栽培条件下油桐苗Pn-PAR响应曲线拟合度0.97,光合-CO2体积分数响应曲线拟合度0.99,表明两者拟合度均良好;套种大豆并未对油桐幼苗生长量造成影响,这说明套种大豆有利于提高油桐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且有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可见,在油桐幼苗中以适当密度套种大豆具有可行性,虽然降低了油桐幼苗期净光合能力,但可以改善其光合性能,提高抗旱能力,对油桐在幼苗期抵御重庆夏季的高温伏旱天气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油桐种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油桐是一种较耐干旱抗贫瘠的植物,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广.滇、川、黔等省的小油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管理不善,制约着各省小油桐果实和种籽产量.为了对适宜发展种植小油桐的地区及其进一步加工研究提供参考,对小油桐的地理分布、适生条件、种质资源、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三峡库区油桐适生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国富  谢世友  王巨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900-2904
根据油桐的生理特点和生长习性,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库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从库区的气候条件(温度、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地质地貌、土壤类型、主要土壤种类的理化性质、油桐在当地的种植历史、具有特色的油桐种质资源、现阶段从事油桐栽培育种和加工利用的人才队伍与技术优势、种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油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我省从明朝在南京植油桐,迄今已有600多年,油桐遍及全省.建国后,在高淳、句容、溧阳、江宁等地先后发展油桐,面积曾达14万亩.目前投产面积约1万亩,全省年产桐油不足1000担,供需矛盾很突出.今后必须自力更生,积极恢复发展油桐生产,努力增产桐油.一、积极恢复油桐面积发展油桐生产,必须按照油桐的生态条件和生育特性,掌握以下技术:1.适地适树油桐是温带、亚热带经济树种.我省自然条件对发展油桐是基本适合的,但必须坚持适地适树.(1)气候条件:油桐要求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22℃,并以17~19℃为最适宜.以7月27~29℃,夏季≥22℃,有130~140天为好.1月5~9℃,冬季<-8℃,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区是河南省油桐产地之一,油桐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来用商品混杂种子造林,好坏不分,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澄清油桐品种资源,选择推广优良农家品种,加速实现油桐良种化,根据省油桐科技协作组的安排,1981年4-10月对全区油桐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类.一、油桐资源的分布我区油桐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浅山、丘陵地带,重点产区是鲁山县,面积和产量占全区93%以上,十二个山区公社都有大面积栽培.宝丰、叶县、郏县、舞钢区、禹县都有成、幼林分布.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