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 圈养的优点1.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2 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动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即可担任。1.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圈养"办法养鸭,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果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皆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栏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圈养的优点 (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  相似文献   

4.
1 圈养的优点1.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2 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担任。1.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率。2 圈养鸭的分群与密度 青年鸭圈养的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鸭群的组成不宜太大,以500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把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以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 一、圈养的优点 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把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以养。 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7.
目前 ,许多地方采用圈养办法养鸭 ,即育雏结束后 ,仍将青年种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 ,不外出放牧 ,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 圈养的优点1 1 可以控制环境条件 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 ,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 2 节约劳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采用放牧饲养 ,一个劳动力只能管 2 0 0~ 3 0 0只鸭子 ,而且劳动强度大 ,采用圈养方法 ,如饲料运到场 ,一个人可管理鸭 1 0 0 0只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妇女、老人都可担任。1 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 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 ,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1 圈养鸭的优点1 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 ,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 ,有利于科学养鸭 ,稳产高产。1 2 节约劳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 ,一个劳动力一般只能管 30 0只鸭子 ,而且劳动强度大 ;采用圈养方法 ,如饲料运到场 ,一个人可管理 10 0 0 0只鸭子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妇女老人都可胜任。1 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使鸭子和外界接触减少 ,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 ,从而提高了成活率。2 圈养鸭的分群和密度青年鸭圈养的规模可大可小 ,但每个鸭群的组成不宜太大 …  相似文献   

9.
圈养鸭即在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基本上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圈养的优点是:(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农林生产体制的改革,牧地受到限制,蛋鸭圈养数量不断增多。蛋鸭圈养可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500~1000只,圈养鸭群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同时蛋鸭圈养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鱼池、水库等水面圈养鸭群,便可综合利用,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使鸭、鱼、蛋同获丰收。但是蛋鸭圈养和放牧的情况不同,饲料和饲养条件都由人为提供,一旦饲养不好,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要把圈养蛋鸭养好,必须掌握科学圈养技术,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产蛋的需要,才能提高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鄂南地区广大农村,利用大棚圈养群鸭获得了很好效益,笔者现将采访获得的圈养群鸭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参考。圈养群鸭与放养大有不同,是将鸭圈在大棚内饲养,以人工配给饲料取代鸭在野外觅食的一种科学饲养方法。采用此法养鸭,劳力投入少,劳动强度低,在同等劳力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青年鸭即育成鸭。青年鸭在圈养时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适当加强运动。圈养鸭活动相对较少.加强运动可促进其生长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在舍内驱赶鸭群作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4次.或在附近适当场地进行短距离放牧活动。2.饲养人员与鸭群增加接触。圈养鸭胆子小.容易惊群.不像放牧鸭经历各种环境,因此要有意识培养圈养鸭不怕与人接触.降低其敏感性.以减少日后免疫、投药和其他生产环节中的惊群现象,减少应激发生。3.青年鸦舍要通宵点灯、弱光照明。青年鸭每天先照时间应稳定在8~10小时.开产前不宜增加。为便于…  相似文献   

13.
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蛋鸭可以进行圈养。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一、圈养蛋鸭的好处 1.圈养蛋鸭能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蛋鸭500~1000只。每批鸭可饲养二年,不需每年大批更换母鸭。这样,以同样的人力,圈养鸭数量是放养的几倍。 2.圈养后,母鸭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活动范围缩小,减少了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  相似文献   

14.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也减少了由放牧带来的伤亡、散失等。  相似文献   

15.
无论肉鸭还是蛋鸭,也无论是圈养还是放牧饲养,有关节疾患的鸭只都不时会出现在鸭群中,甚至会有大流行的现象。随着快大型肉用鸭业和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关节疾患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总体趋势是:肉鸭和肉种鸭发病率高于轻型蛋鸭,圈养鸭发病率高于放牧饲养,在现代集约化...  相似文献   

16.
正育成鸭的饲养方式很多,应根据当地气候、资源及养殖场所具有的条件来进行选择。专用养鸭场应选在环境僻静、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水电充足,夏天比较通风,冬天不是风口的地方。1圈养育雏结束后,仍将育成鸭关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饲养方法称"圈养"。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界制约的因素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可节省土地面积,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外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国农村蛋鸭饲养普遍采用传统的圈牧相结合的方式,亦即圈养舍饲与放牧饲养并举:近年来,由于天然牧场及自然资源的减少,同时,随着养鸭业的大规模发展,不放牧的密集圈养已逐渐成为养鸭业的主要饲养方式。圈牧与圈养这两种不同饲养方式,涉及到各种各样生态和生理因素的差异,如  相似文献   

18.
1选好鸭种蛋鸭应头万眼鼓,颈部细长,嘴长腿高,羽毛细密,身长紧凑,我省的攸县麻鸭为优良蛋鸭品种.2规模适度从目前农村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坚持适度规模,放牧饲养以每群150羽左右、圈养400羽左右较为合适.因为这种规模养鸭所需投由少,见效快,年盈利在5000~10000元之间,同时栏舍简便,管理方便,不影响家务和种植业生产.鸭为杂食动物,放牧既可丰富饲料种类,又可降低饲养成本,应提倡圈养与放牧结合的饲养方式.3搞好季节管理要促进蛋鸭高产,必须抓好催膘催蛋.立春前15天,当鸭子的毛长齐时就开始喂配合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规模化、集约化养鸭业发展迅速,年饲养量已达600多万只。2001年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麻鸭之乡”,其饲养方式为放牧饲养和集约化圈养。蛋鸭圈养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因素较少,环境因素可以控制,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及标准化科学养鸭,有利于传染病的预防,使鸭群达到稳产、高产,养鸭户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集约化圈养蛋鸭饲养技术要点浅述如下:1建造鸭棚鸭棚宜建在依田靠水的鱼塘、河岸、湖边等地势较高且平坦、东西走向、座北朝南、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地方。鸭棚多用毛竹和石棉瓦等简易搭成。鸭棚建的大小可依饲养量…  相似文献   

20.
<正> 广东省海丰县梅陇农场职工张忠圈养蛋鸭致富,1987年饲养蛋鸭1570只,年产蛋28650公斤,获纯利35000元。有以下几点做法和经验。一、虚心取经,改牧养为圈养自1985年开始养鸭,采用传统办法养300多只母鸭,管理烦锁,劳动强度大,早出晚归,碰上刮风下雨天气更成问题,农牧之间有矛盾,鸭群还要损害农作物,加之成本高,经济效益低。1986年冬,获悉本省惠阳地区采用颗粒饲料养蛋鸭的信息,便先后两次前往取经,他在水利渠堤利用0.5亩作鸭舍和鸭休息场所,又利用渠道5亩水域用旧鱼网把蛋鸭圈养起来。1987年,还两次请本省东莞市养鸭师傅前来传授技术。经过养鸭实践,圈养比牧养蛋鸭产蛋率提高10%以上,并且蛋大而重。且劳动效率提高,两人圈养几千只蛋鸭比牧养几百只还容易得多,又避免鸭群间疫病的传播和鸭只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