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西瓜生产中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并对我国西瓜抗病育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志忠 《农学学报》2014,4(1):85-89
西瓜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园艺作物,但生产中病害严重,抗病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常规抗病育种进展缓慢,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其抗病性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从西瓜离体培养、遗传转化系统、抗病基因工程中相关目的基因、常用转基因方法、导入目的基因的种类、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对西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和讨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西瓜抗病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西瓜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的方法.[方法]以国家西瓜甜瓜中期库中挑选的130份不同类型西瓜种质为研究材料,利用Caps标记“fon_7716”对这些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抗枯萎病基因型分析.[结果]在130份种质资源中,有45份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基因型(+),80份种质资源为感病基因型(-),5份种质资源为抗/感病杂合基因型(+/-),抗性种质偏多,如在34份我国地方西瓜品种中,有21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基因型.[结论]为西瓜抗枯萎病抗原筛选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瓜枯萎病是我国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枯萎病危害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我国不是西瓜原产地,西瓜抗病种质比较匮乏。广泛引进抗病种质,利用现代育种方法,创新出适合我国西瓜生产需要的种质类型及新品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07,(26):14-15
<正>1抗病育种1.1抗枯萎病育种的研究1.1.1西瓜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以色列植物病理学家Netzer将高抗品种"卡红"与感病品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有小果型西瓜品种抗病抗逆性差、坐果困难、产量低、不适合周年栽培的缺陷,采用多元杂交和定向自交系统育种方法,借助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病的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育成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易坐果、优质、抗病的小果型西瓜新种质W2-1-2、W1-11-2、W2-3-3及W2-7-1。以育成新种质为核心亲本,通过不同种质间杂种优势的测配及多点区试鉴定,育成优质、高糖、易坐果、耐储运、综合抗病抗逆性强、栽培适应性广的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圣女红3号'。该品种已通过了国家西瓜甜瓜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及江苏省和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在江浙沪皖鲁赣等地区累计推广达3 000 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向日葵抗病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向日葵抗病育种及种质创新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抗病早熟优质的西瓜新种质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自美国的抗枯萎病和抗蔓枯病的西瓜品种与东亚生态型的早熟、优质种质杂交,并对分离后代进行连续自交和回交选择,借助抗病性的人工接种鉴定,育成优质的具不同早熟性状的抗病西瓜新种质W6-8、W6-9和 W23-18-7,为选育适合南方多阴雨地区栽培的抗病、早熟、优质西瓜新品种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瓜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近年来在西瓜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分子育种技术用于西瓜 种质创新与抗枯萎病育种以及野生西瓜的利用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提出了今后西瓜抗枯萎病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优质抗病材料对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瓜植株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西瓜不同组织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发芽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浸提物在低浓度时对种子萌发率抑制作用较弱,而对胚根和胚轴的伸长具有促进作用;随浸提物浓度的增加萌发数极显著下降,并且极显著地抑制胚根和胚轴的伸长.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水培西瓜植株通过添加与未添加活性炭处理,研究了西瓜根系分泌物对西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活性炭的西瓜植株生长量明显偏低,植株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膜透性增加,从而使膜结构受损;根系中总酚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活性炭的植株,在西瓜果实膨大期植株枯萎率也明显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从而可能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体内光合产物积累量减少,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添加活性炭的处理,由于活性炭对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生长抑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根系分泌物对植株生长的自毒作用。试验表明西瓜根系分泌物对西瓜植株自身生长发育具有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是微生物肥料的重要菌种资源,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西瓜PGPR分泌激素能力和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构建复合菌剂,并研究其对西瓜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株PGPR均能分泌吲哚乙酸(IAA),Streptomyces CL05分泌量最高达到117.30 mg·L-1;菌株Sphingomonas CL03、Lysobacter CL02、Microbacterium LS01不产铁载体,菌株Microbacterium LS01、Microbacterium HYL03、Pantoea ananatis HYL01不分泌赤霉素;通过拮抗实验,获得3组复合菌剂,分别为R1、R2和R3。在非灭菌土壤中,与对照相比,复合菌剂R2对西瓜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质量分别提高了79.0%、46.8%、57.1%、162.7%、49.1%;与对照相比,在灭菌土壤中,复合菌剂R2S对西瓜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91.8%、302.4%、160.0%、206.5%、139.6%,根系平均直径比对照降低了17.5%。复合菌剂R2在灭菌土中的促生效果优于非灭菌土。本研究结果证实,复合菌剂R2对西瓜根系具有明显的促生效应,复合菌剂R2的4株菌分泌赤霉素的能力远远超过R1和R3,这可能是R2促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夏播西瓜的栽培技术,是我镇同区科委联合开发的一项技术。本技术以传统西瓜栽培技术为基础,针对夏播西瓜生育期必须跨越本地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和不利西瓜生长发育的客观条件以及播期高温、高湿及病虫害高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瓜多倍体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西瓜品种的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几种方法对西瓜倍性鉴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染色体计数法是最可靠的直接方法;流式细胞仪可用于西瓜的早期倍性鉴定;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西瓜倍性密切相关,是有效的间接方法;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在生长势、花冠形态、果皮厚度及种子数量和厚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也能初步确定西瓜倍性。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在静海的顺利实施,按照项目要求,结合本地区设施西甜瓜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推荐给广大瓜农适合本地种植的西甜瓜品种。文章就其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做了简要介绍,力求让广大瓜农了解新品种,为新品种推广应用、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瓜制种是在保证其纯度的前提下进行的,防杂保纯是西瓜制种的关键。为了保证制种纯度,人们采取设置隔离区,母本去雄,雌花套袋,采集父本花粉等技术措施。除此之外,还要调整好父母本的播期,避免花期不遇;能熟练地进行授粉操作;做好种瓜的采收、取籽、防机械混杂等具体工作。只有把这些技术措施和具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工作环节,才能使整个制种过程井然有序,更有利于保证种籽的纯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西瓜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西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学、抗源及在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方面的研究进 展,为抗病育种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型西瓜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选育出适合福建省推广种植的小型优质西瓜新品种,于2004年3-7月对13个小型西瓜品种(组合)进行栽培观察和室内鉴评,以当家品种农友黑美人做对照。结果显示:146在参试品种(组合)中表现出色,072和金冠1号有特色可示范推广,日和黑美人表现最差,不适合我省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利用西瓜加工厂的废弃物西瓜皮作为原料,采用糖度分别为30%和50%的糖液对原料进行两次真空递增渗糖处理,烘烤至含水量为18%-20%时取出进行增香防腐,可制得外观饱满、色泽自然、有西瓜鲜香味、口感较好、保质期长的低糖西瓜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