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海底淤泥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随着天津港排淤及吹填造地过程进入陆地生态系统。为明确这些微生物对陆地草坪植物的影响,选择已经分离并鉴定的14株可培养细菌作为试材,研究了其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底淤泥中的海水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简单芽孢杆菌和萎缩芽孢杆菌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丁香假单胞菌和特氏盐芽孢杆菌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对黑麦草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盐单胞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西伯利亚微小杆菌和海洋芽孢杆菌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均不大;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巴氏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类芽孢杆菌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但对黑麦草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海底淤泥中的微生物资源,进一步解决吹填造陆区域绿化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健康胡杨的叶、皮、枝、干、根分离获得182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属于4目5科25属。采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对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松苗立枯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豆角炭疽菌病菌(Colleotrichumsp.)、杨灰斑病菌(Coryneum populinum)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内生真菌菌株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sp.)真菌的菌株抑菌效果表现最明显。青霉菌和木霉菌可迅速对病原菌菌落包围、覆盖,从而使植物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青霉菌培养3d时的滤液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拮抗研究和发酵液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以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研究,从6株生防木霉菌株中筛选出对致病疫霉菌具有生防作用的高效生防木霉菌株T-28,该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拮抗等级为I级,发酵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4.71%,孢子囊萌发相对抑制率为64.41%,孢子囊游动孢子释放相对抑制率为68.31%。经ITS PCR扩增产物分析,T-28菌株与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的ITS序列具有99%的最大同源性,验证为哈茨木霉。对哈茨木霉T-28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发现其对生长温度、pH、碳源和氮源要求不严格,是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效生防菌。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青藏高原及周边高海拔地区,青稞是当地唯一的小禾谷类粮食作物,也是主要饲草来源。穗腐病是近年来仅在青藏高原青稞种植区发现的一种新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它能侵染多种麦类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给青稞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挑战。【目的】研究禾生指葡孢霉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以及对寄主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该病原菌的流行传播、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以及初侵染菌源,为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病害流行区采集病株标本,并从典型病穗组织分离禾生指葡孢霉菌株27个,依据无性世代形态特征加以鉴定,分离获得菌株的单孢培养物,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禾生指葡孢霉的全基因组多态性,获得菌株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LSU和Rpb2保守遗传位点比较禾生指葡孢霉与其近缘种属的进化关系;将禾生指葡孢霉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未萌发或发芽后的青稞种子共培养,分析其对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结果】选用14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穗腐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一对引物扩增产生90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穗腐病菌株1.4个特异分子性标记,分离自小麦的菌株Z 13008特异性标记最多(7个),而对照菌株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20个特异性标记。禾生指葡孢霉的地域分布与其遗传多样性缺乏明显相关性。在鉴定的菌株中,仅有分离自小麦(Z 13008)、黑麦(Z 13024)和2个分离自青稞的菌株(Z 13013和Z 13006)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菌株差异较大,说明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利用20个分子标记编制DNA指纹二叉式分类检索表,可鉴定21个禾指葡孢霉菌株。系统进化分析揭示禾生指葡孢霉与丛赤壳属真菌遗传距离较近。青稞种子萌发前接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萌发后共培养处理能明显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导致根系变为浅褐色,但对幼苗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与近缘种禾谷镰孢相比,禾生指葡孢霉群体内基因组DNA多态性较低,而且其遗传变异与寄主种类密切相关。禾生指葡孢霉致病性较弱,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8株古侧柏优势内生真菌,采用浸种、灌根法对古侧柏种子及幼苗进行接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高、地径、根冠比、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讨其对古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C-4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侧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高、地径、干重、含水量和叶绿素a/b比值,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C-6对侧柏种子的萌发无影响,但促进了侧柏幼苗的生长;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C-5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C-1浸种后对种子萌发无影响,但在定期灌根处理后,对侧柏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其他供试菌株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8株古侧柏优势内生真菌处理对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促进、抑制或无作用,其中C-4和C-6是2株具有促生能力的优势菌,为古侧柏的保护和更新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樱桃园土壤优势放线菌的分离及其促长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筛选樱桃园土壤优势放线菌菌株,研究其在生物防治与植物促长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皿内拮抗与发酵液促生试验分析优势放线菌菌株抗生与促进生长功能。对具有良好抑菌与促进生长作用的菌株F4-5,通过16S rDNA 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从樱桃[(Cerasus avium Moench (L.) / C. sachalinensis (L.) Kom.)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32株优势放线菌菌株。与5月和11月相比,8月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最多。各时期分离优势放线菌的抑菌作用与促进生长能力随生育期而各异,总体上,2010年8月分离菌株抑菌与促进生长效果较为明显。放线菌菌株F4-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和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4株供试细菌,以及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3株供试真菌均表现出明显抑制效果,具有广谱抗生性。同时,菌株F4-5亦可显著促进山荆子(Malus baccata (L.) Brokh.)种子萌发与胚根生长,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01.1%和43.5%,表现出抗生与促进生长双重效应。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 序列分析, 初步鉴定菌株F4-5为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griseus)。【结论】不同时期樱桃园土壤放线菌数量、分布、抗生及促进种子萌发特性变化较大,灰黄链霉菌F4-5菌株具有良好的广谱抗生性与促进种子萌发、胚根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黄瓜根际促生真菌,并探索其促生效应。[方法]以解磷、产IAA和拮抗黄瓜枯萎病菌能力为筛选标准测定初筛菌株的多项促生能力;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黄瓜的促生效应;通过形态鉴定和r DNA-ITS序列分析对促生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从连作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同时具解磷、产IAA和拮抗黄瓜枯萎的真菌,该菌株孢子悬浮液能有效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形态学和分类学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所筛选的促生真菌能有效改善黄瓜连作障碍,为开发研制黄瓜专型促生制剂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株培养液对水稻、玉米、芥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木霉对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室内培养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木霉菌丝对水稻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山豆根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产地的种子携带真菌的种类及其带菌率,观察杀菌处理对真菌抑制作用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山豆根种子育苗前处理提供参考。采用洗涤离体、PDA培养的平皿法,对种子外部和内部携带真菌进行检测,考察其携带真菌的孢子负荷量、种类、分离频率;选用5种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观察其对真菌抑制作用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外部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镰孢霉属(Fusariumspp.)和亚隔壳孢属(Didymellaspp.)。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为刺盘孢属、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间作壳属(Diaporthespp.)真菌。不同产地的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而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种类差异不明显。(2)多菌灵、多抗霉素、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对山豆根种子携带的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以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较好。常用的多菌灵抑制的真菌主要是刺盘孢属和青霉菌属真菌;而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对山豆根种子携带的刺盘孢属、镰孢霉属、亚隔孢壳属、链格菌属、青霉菌属真菌的...  相似文献   

10.
从采摘后贮存自然发病的赣南脐橙中分离出4种病原真菌,根据菌株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这4种病原真菌分别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和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生物保鲜剂2-苯乙醇(2-PE)可有效地抑制这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但对不同致腐菌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2-PE对芽枝状枝孢霉、指状青霉菌、柑橘链格孢和意大利青霉菌菌丝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4、1.8、2.2和2.4 g/L。  相似文献   

11.
刘茵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98-3800
试验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镉(Cd)、锌(Zn)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镉以及锌+镉混合处理均能抑制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明显抑制了黑麦草幼苗的根长和苗长,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和定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患病鲈鱼为材料,从中分离出7株真菌,再筛选出3株真菌,采用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定;进一步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真菌分别为斑替枝孢霉(Cladosporium bantianum)、变孢毛霉(Mucedo alboater Naumov)和锈色毛霉(Mucor rufescens Fischer)。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低于5℃或高于37℃均不生长;低于10℃时枝孢霉菌丝不萌发生长,而高于37℃对其生长影响不大。分离到的3种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是中性偏酸性。  相似文献   

13.
四种木霉菌对稻瘟病菌作用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利用木霉菌来防治稻瘟病,本文从菌落对峙培养、代谢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等方面比较了哈茨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和黄绿木霉对稻瘟病菌的作用能力。研究证明,黄绿木霉菌的抑菌能力明显优于另三种木霉菌,特别是黄绿木霉菌的PD培养液对稻瘟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在稀释2倍时的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能力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薯蓣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各部位共分离到50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有19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 ex Fr.)、须壳霉属(Pyrenochaetade Not)、刺孢壳属(Chaetomella Fuckel)、侧孢霉属(Sporotrichum Lk.ex Fr.)、棒束梗霉属(Isaria Pers.ex Fr.)、假黑粉霉属(Coniosporium Lk.ex Fr.)和简梗孢霉属(Chromosporium Corda),其余菌株因不产孢而暂未鉴定。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检测到分离于根茎的EDT3、EDT4、EDT5和分离于种子的EDS1、EDS3、EDS4等6株菌株的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EDS3和EDS4发酵液的混合液E-y对这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木霉代谢产物对豇豆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哈茨木霉T2-16菌株在改良后的GPF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的产物,对豇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发酵产物在适量浓度下,可显著提高豇豆种子的活力指数,增进种子的萌发速率,并能显著地促进幼苗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有显著的增进作用,显示了哈茨木霉T2-16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暗孢耳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兰州市刘家堡乡菜豆蚜尸上分离获得的暗孢耳霉(Conidiobolusobscurus)菌株,利用PDA和SEMA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对暗孢耳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孢耳霉菌菌落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0~30,暗孢耳霉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湿度为95%~100%、最适pH值范围为9~10。紫外线对暗孢耳霉分生孢子有强烈杀伤作用,照射5min后萌发率降到63%,照射时间越长,萌发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核诱捕法从源于湖北省40个县市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及鉴定同腐烂菌核相关的真菌。结果表明:重要的菌核寄生菌盾壳霉在湖北省分布于西北及西南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除核盘菌,质壳霉还可寄生三叶草核盘菌和小核盘菌。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光对孢子的产生具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分生孢子萌发需9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了5个粘帚霉(Gliocladiumspp.)菌株的发酵液对镰刀菌(Fusariumsp.)、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粘帚霉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有所不同,HL-1-1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SS-1-1和SH-1-1。供试菌株对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12h的抑制率均达到45%以上,最高可达88.39%。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3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海金沙中筛选抗小麦赤霉菌、番茄早疫霉菌、番茄灰霉菌等植物病原真菌的内生真菌,并进行活性物质检测。结果表明,抗作物病原真菌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种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都具有广泛的生物多样性。80%以上的内生真菌对3种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116①、327和115①号菌株对以上3种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9.7%、90.3%和99.1%,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5.8%、55.9%和63.1%。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5株被鉴定为链孢霉菌属、4株为酵母属、4株为曲霉属,3株为毛霉属、3株为青霉属,2株为根霉属,1株为简梗孢霉属,3株分离菌株不产孢子。测定25株内生真菌对3种受试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共筛选得到11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显微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