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猪的三种常见的重要病毒病。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原分为7个血清,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鼻端、蹄部、乳房皮肤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蹄壳脱落;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1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病毒分为A型、O型、C型、南非1型、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感染牛、猪、羊为主的70多种偶蹄动物。猪是口蹄疫易感动物,且感染后表现较严重,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感染率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猪口蹄疫临床特征和几种主要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朋友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将会对猪的生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主要从猪口蹄疫的病因、病理、症状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广大养殖户对猪口蹄疫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防范和控制猪口蹄疫。  相似文献   

4.
<正>猪口蹄疫别名蹄癀、口疮,属于偶蹄兽常见的一种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且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非常高,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故而探索猪口蹄疫防控技术要点很有必要[1]。1流行特征口蹄疫病毒属于含毒素最高的一类病毒,正常条件下口蹄疫病毒可长期存在,但在PH值为5.3-5.7的酸性环境下短时间则可灭活[2]。同时,高温对病毒有杀灭的作用。口蹄疫病毒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伤口、精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广泛影响着牛、羊、猪等蹄类动物,其高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特性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口蹄疫的传播,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一直是畜牧业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传染几十种偶蹄兽,人也可被感染。其病毒易变异、抵抗力强、传播速度快、致病率高、易感动物广泛,故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猪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冬春季节是各种疫病的高发期。口蹄疫由于其特殊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性,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强化冬春季对猪口蹄疫的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粘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但控制猪口蹄疫的重点应是预防,即采用综合性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入手,进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一种发生率较广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口蹄疫病毒(FMDV)的传播造成,通常,猪、牛、骆驼、羊是口蹄疫的多发动物群体,口蹄疫的主要特点有传播范围广、流行性快。猪口蹄疫是发生在猪群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只要出现猪口蹄疫,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迅速扩散,死亡率很高,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做好猪口蹄疫的防疫工作,本文具体分析猪口蹄疫的有效防疫策略。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发热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口蹄疫病毒能够感染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在内的80多种偶蹄动物,造成巨大的损失.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保护性,也就是说家畜注射了某个血清型的口蹄疫疫苗,如果有另一  相似文献   

10.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病毒引起的,是偶蹄动物(牛、羊、猪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的病毒型多,各型之间不能相互免疫,但流行规律和临床特点基本相同。1口蹄疫传染病的特点口蹄疫一旦发生,传播快,发病率高。对断奶前后仔猪损害大。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和防控难等特点。本文从养殖户的角度,对猪牛口蹄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并从加强政府防疫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猪牛养殖中更好地防控口蹄疫病提供完善合理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从临床表现、是否接触过传染源和病理解剖可以诊断生猪是否感染.猪口蹄疫可防可控可治,要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免疫上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偶蹄动物中。养猪生产上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和传染性强的特点。生产上若出现该病很难控制。口蹄疫病毒抵抗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强,在低温情况下也能生存,口蹄疫病毒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流行于寒冷冬季和干燥的春季。猪生产上要特别注意做好季节性预防工作。本文主要叙述猪口蹄疫的诊断和预防,为养猪生产上对该病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谢丽华  戴光文 《养猪》2014,(3):124-125
对采自梧州市及其邻近省市的猪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猪瘟、猪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9.1%、87.5%、84.44%,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A型口蹄疫、猪布鲁氏菌病野毒抗体全为阴性,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经典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45%、18.87%、7.55%、16.13%。结果表明,所用疫苗可以有效阻断地方性优势流行毒株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和PCV2是危害猪群的重要致病因子,跨境引猪屠宰成为疫病传播的重要风险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又名口疮和蹄癀,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如牛、羊、猪等。本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春、秋两季易于流行,是养殖业中常见的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有:传播率快,发病率高。尤其对断奶前后仔猪伤害大。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往往某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  相似文献   

16.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的传播范围非常广,且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该病不仅对猪有直接的危害,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构成威胁。猪口蹄疫一般多发于冬春两季,直接和间接接触都能使猪患病,比如病猪、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及运输工具等都能传播。如果大型的养殖场发生该病,那后果极其严重。因为该病呈大面积的快速蔓延,其消灭工作和防控工作难度非常之大。小仔猪一旦感染此病,死亡率更高。猪口蹄疫病是养殖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由猪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是引起猪死亡的重要疫病.通过对猪场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科学、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和落实、高效的疫苗免疫接种等措施相互结合,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口蹄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以口腔黏膜、蹄部、乳房、鼻镜以及皮肤出现水泡,继而发生溃疡为特征,它传播速度极快,发病率高,一旦发生极难控制。1发病原因分析猪口蹄疫大多属于间接的接触性感染,且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等,且其在春秋以及寒冷的冬季病发率更高,而夏季一般较为平稳。发生猪口蹄疫的病因有很多种,一是口蹄疫病原血清的类型较多,口蹄疫病毒存在七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19.
<正>猪口蹄疫是一种病原为口蹄疫病毒的传染病,发病较急,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也极广。该病虽然死亡率并不高,但会导致病猪的口部、鼻部以及乳房部位的皮肤出现溃烂或水泡,给生猪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1流行特点猪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以及损伤的皮肤进行传播。生猪一旦遭到感染,其肉品、乳汁、唾液以及粪尿当中均存  相似文献   

20.
<正>1猪口蹄疫猪口蹄疫以防控伊O型为主,但要警惕A型。口蹄疫防控存在病毒血清型多、传播途径多、免疫原性弱等难点。猪口蹄疫仍以免疫预防为主。1.1猪口蹄疫疫苗口蹄疫疫苗有全病毒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全病毒灭活疫苗是用双毒株生产,有O/MYA98/BY/2010株+O/XJ/10-11株,O/GX/09-7株+O/XJ/10-11株,旧猪毒单毒株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