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李硕 《森林与人类》2022,(Z1):60-62
<正>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一段时间以来,地处大清河流域“九河下梢”的白洋淀,也曾遭遇“口渴”、污染等威胁。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河北省对白洋淀进行了系统性的生态治理,包括退耕还湿还淀、多水源补水,  相似文献   

2.
刘蕾 《河北林业》2023,(10):30-31
<正>高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保定东南部,毗邻雄安新区,正位于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和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双重辐射的独特区位。境内潴龙河、孝义河为白洋淀上游河道,小白河是引黄入冀补淀线路,三条河流均为雄安新区生态管控的重要部分,北部区域97平方公里面积是白洋淀蓄滞洪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阳县是雄安新区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突出,对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提升正当其时。为此,笔者对高阳县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提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用于我省雄安新区绿化工程和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项目建设。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省林业厅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雄安新区森林城市专项规划》,积极参与并坚决支持雄安新区的  相似文献   

4.
大清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自太行山向海洋的最重要生态廊道,白洋淀为该生态廊道的咽喉。白洋淀及其组成水系和大中型水库共同起行洪和调蓄洪水之作用,不仅对保定市、雄安新区等城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而且承担和保障大清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供水之任务,因此,研究和探索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恢复流域调蓄水功能,对保障雄安新区规划与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运用文献研究、经验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在大清河流域自然与社会基础主要要素分析基础上,从流域的生态廊道地位和作用、水资源涵养功能及其产水能力、防洪减灾地位与作用3个方面分析大清河流域生态环境对雄安新区的保障作用,指出流域水资源问题是影响和制约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之一。概略地测算出大清河流域总降水量为264.11亿m3,其中,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只有64.65亿m3,仅占总降水量的24.5%;其余大部分蒸发进入大气或通过地表径流而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转化为包气带水,说明大清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很差。人类强烈活动对流域下垫面进行了过度改造,影响和破坏了流域的汇水、径流、渗水、含水等功能,是造成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缓解雄安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确保大清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措施构想,包括大清河流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宏观调控、地表水调蓄与地下水开采布局联合调整、结合土地整治的地表水治理等6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雄安新区一年来植树780万株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大白洋淀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力支撑雄安新区发展"专题调研组在雄安调研时了解到,自去年4月以来,雄安新区陆续开展植树造林并于去年秋季启动"千年秀林"绿化工程,截至4月25日,一年来已植树780万株,为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污染防治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把以水环境为核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好、保护好,对于雄安新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梳理了1980年以来不同时期各阶段的水环境保护政策,并分析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成效,结合当下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围绕“三水统筹”的系统治理思路,从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定位、重要手段、重要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水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建议,以期为实现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土地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索出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路径,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对不同发展路径下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的雄安新区土地生态安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模拟。②协调发展路径下,土地-经济、土地-社会、土地-自然混合子系统均能表现出更强的动力,在2030年雄安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最优。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雄安集团发布了《雄安新区2020年植树造林项目信息预告》。截至去年年底,雄安新区在前期新造林11万亩基础上,继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万亩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千年秀林",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扩展至31万亩,树种达200种,植树1400万棵。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0年,雄安新区"千年秀林"计划植树造林10万亩,主要包括环淀林带、河流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和部分林地斑块及生态湿地游憩林等规划林地。  相似文献   

9.
正"雄安新区建设,从植树造林开始。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前,对接新区总体规划及森林城市、土地利用、防洪等专项规划,选择符合规划方向且规划用途相对稳定的地块,采用合作造林方式,率先启动植树造林工作,打造伴随千年之城成长的‘千年秀林’。"雄安新区生态投资公司负责人彭晓更说。设立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日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发布,明确规定城市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10月20日,河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剑一行到雄安新区就森林城市建设和湿地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雄安新区管委会临时党委委员翟伟,规划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周金中一行先后到白洋淀和9号地块造林项目现场,了解湿地保护和森林城市建设等有关情况。听取了相关工  相似文献   

11.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春季,截至3月28日,我省造林绿化完成180.5万亩,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人工造林140.3万亩,封山育林40.2万亩,实现了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今年,我省造林绿化以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围绕构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要求,持续开展"2234"造林绿化攻坚。大力实施太行山燕山绿化、坝上地区植树造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和雄安绿博园建设、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建设、生态廊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部署,2017年,雄安新区在国家、省市各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模式启动实施9号地块一期造林绿化项目,高标准营造雄安新区"千年秀林",为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雄安郊野公园坐落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北侧、南拒马河南侧、京雄高速西侧,总面积2.68万亩,是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格局中"九片"之一。作为雄安新区北部绿色生态门户,郊野公园能够发挥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作用,体现自然生机、休闲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雄安郊野公园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先植绿、后建城"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格局,举全省之力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8年5月11日,省林业厅在成立对接雄安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派出10名专业技术干部到雄安新区支持森林城市建设。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省林业厅由厅领导带队,多次到雄安新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对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湿地保护、千年秀林建设等方面提供人才、资金、项目等全方位的支持。2018年专门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2日,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湿地碧波荡漾、水鸟飞翔。淀区西侧,来自保定市王快、西大洋水库的生态补水,经过160多公里的行程后顺利汇入淀区。4月上旬到6月初,白洋淀将补充水量3300万立方米,水位也将上升11厘米。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建立完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湿地保护面积逐年增加。目前,河北省共建立湿地自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7月4日-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到我省调研林业和草原工作。张建龙先后考察了石家庄市环城林带建设情况及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千年秀林"、白洋淀湿地。张建龙时指出,河北环卫京津,生态区位极其重要,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湿,取得了良好生态效果,要继续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强化政策引领,创新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绿化》2022,(12):18-23+4
<正>郁郁葱葱的塞罕坝、水城共融的雄安新区、惊艳世界的张家口绿色冬奥,一个个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河北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十三五”以来,河北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目标任务,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全省林业草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4月17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北京听取了省林业厅关于雄安新区林业生态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张建龙指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目前公布的雄安新区布局中,明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于一体的新区。这充分表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