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序推进鲁容乡百香果产业发展,特分析了鲁容乡百香果产业发展的地质条件、地理优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百香果产业持续性发展的可行性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魏蔚 《种子科技》2019,(12):49-50
熟练掌握百香果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果农的收入与促进百香果的产业发展。主要针对百香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百香果的病虫害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云贵 《种子科技》2021,(8):127-128
为推进山地特色产业发展,对六枝特区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供发展百香果产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百香果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香果(西番莲)香气浓郁,可以加工成各种极具特色的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通过百香果饮料类、百香果乳制品等加工方面综述了百香果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百香果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百香果因其果色美丽、营养丰富和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百香果产业在贵州省逐步推广,设施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百香果生长过程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为害,所以在设施内种植百香果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识别病虫害种类和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文章重点分析了贵州省百香果设施栽培中常见的不同病虫害,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科学防治措施,为相关百香果设施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百香果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香果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果实呼吸代谢旺盛,水分损失严重,贮藏不当会很快造成品质下降,因此贮藏保鲜是百香果采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百香果采后生理代谢变化、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常用采后保鲜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百香果的贮藏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对百香果采后保鲜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百香果是贵州的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从江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的主导产业,具有巨大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从江百香果在种植历史、规模、全产业链、效果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但在种植管理、品牌运行、现代化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对从江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从江县百香果乃至整个贵州主产区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易德和  李雪英  刘芝铭 《种子世界》2021,(12):0024-00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量正在不断上升,百香果这一水果以其甜美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新宠,而这也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种植工作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熟练掌握百香果的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种植户的收入,更能够促进百香果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百香果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国内较强抗性的优良砧木缺乏等问题,本研究以近几年引种至贵州的百香果三大系列(黄果系,紫果系,绿皮荔枝系) 5个品种为研究对象,观测不同百香果砧木实生苗及其嫁接苗生长特性,测定嫁接苗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片内源激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初步比较5种百香果砧木的优劣。结果表明,5种百香果砧木的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DH-JW>ZJ-MT>LP-LZ>XH-TWZ>XH-BL;在本次研究所测定的评价指标中,砧木实生苗的苗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为百香果产业发展中优质砧木选育、嫁接苗繁育等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百香果是长泰县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着重分析了长泰县种植百香果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并针对百香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有效防御措施,以期能够为实现百香果的优质高产、增加农民收益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辖区内贫困农户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是各级政府与部门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短板",尤其是在鄂西北山区,受环境条件限制,有的产业不太适合当地发展,有的产业虽然适合但投资过大、风险过高,有的产业见效太慢,有的技术难度高、市场容量小、价格波动大、农户难接受,因此可以选择的产业其实非常有限。为帮助山区贫困农户找到一条投入不大、难度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企业产业扶贫1年多以来,山西省大型企业"牵手"贫困农民,已启动投资799亿多元的项目开展产业扶贫,有望吸纳带动10万人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山西是全国新一轮扶贫攻坚重点省份,落后的农业自然条件造成产业开发滞后,农民增收困难。2012年全省共有农村贫困人口412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7%。同时,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通过开展福建不同百香果产区果实品质研究,获得福建百香果优势种植区域,为引导果农优势发展提供指导。以福建省不同产地的‘福建百香果1号’和‘福建百香果3号’为材料,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百香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品质测定分析比较不同产地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百香果品质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单果重、可食率、糖酸比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延平种植的‘福建百香果1号’单果重和可食率最高,且极显著高于新罗。糖酸比最高的为新罗(3.03),其次为尤溪、延平,古田最低。‘福建百香果3号’单果重最高为惠安(92.87 g),极显著高于华安、福安、武平;可食率最高为华安(55.26%),与福安(17.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糖酸比最高为惠安(6.79),极显著高于福安、华安和武平。‘福建百香果1号’综合得分最高的为延平(0.2194),最低为古田(0.1405)。‘福建百香果3号’综合得分最高华安、惠安(0.2461)。福建地区百香果果实品质与产区纬度有相关性,而与经度关系不明显;‘福建百香果1号’品质最佳种植区域为25°—26°N,‘福建百香果3号’为25°N左右。在适宜纬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正>为充分发挥山西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依托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增收,山西省各地扶贫部门、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组织推出一批适合大型企业实施开发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积极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原于此,本刊将陆续刊登山西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相关项目。  相似文献   

15.
百香果茎基腐病菌分离鉴定与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百香果产业中多发病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防治问题,在广东省百香果主产区采集茎基腐病病株,结合形态学观察与分子测序方法鉴定分离病原菌菌株,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同时检测系列杀菌药剂对病菌生长及其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从百香果茎基腐病病株中分离获得的8个菌株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离体和活体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致病力较高的菌株为FP6、FP7、FP2,其次为FP1、FP3、FP8、FP4,最低为FP5。不同药剂处理对病菌的生长及致病力均产生影响,其中30%苯甲嘧菌酯处理的抑制效果为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百香果茎基腐病病理学、百香果抗病育种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蔗糖、硼酸、PEG-4000对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花粉体外萌发的适宜条件、优化液体培养基组分,本研究以'台农一号'百香果花粉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离体培养的方法,开展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用'台农一号'及'黄果'百香果的花粉验证了最适宜培养基的萌发率.结果 显示: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蔗糖、硼酸、PEG-4000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培养时间为4h,培养基pH值为5.5时萌发率最高,蔗糖、硼酸、PEG-4000为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物质,适当的浓度可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但浓度过高起抑制作用,因素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50 g/L蔗糖+150 g/L PEG-4000+25 mg/LH3BO3+300 mg/L Ca(NO3)2·4H2O+200 mg/L MgSO4·7H2O+ 100 mg/L KNO3,'台农一号'百香果及'黄果'百香果花粉在该培养基中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95.99%及92.35%.本研究筛选到的适宜百香果花粉体外萌发的培养条件及萌发率高的液体培养基,为生产及杂交育种中的人工授粉及百香果孢粉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山西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依托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山西省各地扶贫部门、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组织谋划推出一批适合大企业实施或与省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开发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积极为贫因地区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本刊将陆续刊登山西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相关项目的一些基本信息,供有识之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充分发挥山西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依托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各地扶贫部门、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组织谋划推出一批适合大企业实施或与省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开发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积极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本刊将陆续刊登山西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相关项目的一些基本信息,供有识之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扶贫在构建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突出。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在山西省武乡县韩北乡土河坪村的一个个现代化大棚里,牡丹花竞相开放,就像一片片花海。这是山西潞安集团在武乡县启动实施的食用菌和油用牡丹的产业扶贫项目,也是该县产业扶贫诸多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乡县立足实际,紧紧抓住各项惠民政策,一改以往单一的"输血型"、救济式扶贫方式,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使一大批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