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兴佳2号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升高,茎粗变细,主茎数减少,植株由于群体效应而徒长,纤细;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每667m~2种植6000株时产量最低,为2686.02kg;8000株时产量达到峰值,为4173.56kg,随后产量又降低。密度8000株与7000株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兴佳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三都种植的马铃薯密度,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开展了5个不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3500~5500株/667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出苗率有降低的趋势,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商品薯率有降低趋势。综合经济效益方面,4500~5500株/667m2较高,均高于3500~4000株/667m2,从人工投入、物资投入综合考虑,生产上推荐应用4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本地区马铃薯的最佳种植密度,对费乌瑞它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5920株/667 m2(2466.1 kg/667 m2),第2是4933株/667m2(2179.3 kg/667 m2),3996株/667 m2,产量2121.9 kg/667m2,居第3。表明在荔波县种植早熟马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高海波地区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加快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进行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7个不同播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播55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2711.21kg/667m2,经济效益亦为最高,达5271.39元/667m2。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生产上建议密度为5000~6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5.
王煜  刘金 《中国种业》2018,(12):59-61
为研究裕丰303在昌吉州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及主要性状的相关性,设置了5个种植密度,分别为5000株/667m~2、5500株/667m~2、6000株/667m~2、6500株/667m~2、7000株/667m~2,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裕丰303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种植密度与株高、茎粗、第2节间长度、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棒三叶面积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第1节间长度、倒伏率和秃尖长达到显著水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第1节间长度、第2节间长度都会增加,产量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都会减少,而产量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65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达到最大,为1268.73kg/667m~2,值得在昌吉州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马铃种薯适宜的栽培密度,设置了5个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栽培密度在6000株/667m~2时,单产达2314kg/667m~2,中薯薯块居多,大薯与种薯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设置4000株/667m~2、4500株/667m~2、5000株/667m~2和5500株/667m~2 4个密度处理,分析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泛玉298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泛玉298叶面积指数、秃尖长和子粒含水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千粒重降低;5000株/667m~2密度处理下,泛玉298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因此,为发挥泛玉298高产潜力,最佳种植密度为5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8.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棚栽培技术与水溶肥料技术对脱毒早熟马铃薯商品薯种植的应用效果,在黄平实施水溶型复合肥不同用量对脱毒早熟马铃薯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追施40kg/667m~2(齐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分别施8、16、16kg/667m~2)水溶肥处理的产量、株高和茎粗都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脱毒马铃薯生产种在高海拔地区的最佳栽培密度,特进行了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遵义市遵义县高海拔(1250m)地区最佳栽培密度5000株/667m2(50cm×26.67cm),产量达1756.4kg/667m2,纯收入1171.80元/667m2。  相似文献   

11.
脱毒马铃薯最佳种植密度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探讨研究费乌瑞它在生产中的最佳群体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栽6000/667m2窝产量最高,单产为1813.5kg/667m2,比栽5000窝/667m2增产4.5%,比栽7000窝/667m2增产6.8%,比栽4000窝/667m2增产23.6%,比栽3000窝/667m2增产31.4%,其次是栽5000窝/667m2,单产为1732.4kg,比栽7000窝/667m2增产2.1%,比栽4000窝/667m2增产18.1%,比栽3000窝/667m2增产25.5%。第3是栽7000窝/667m2,单产为1697.5kg/667m2,比栽4000窝/667m2增产15.7%,比栽3000窝/667m2增产23%。第4是栽4000窝/667m2,单产为1466.8kg,比栽3000窝/667m2增产6.3%。经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建议在大面积生产中,费乌瑞它的净作栽插密度以5000~6000窝/667m2为好,能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制种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在6000~7500株/667m~2的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穗数、穗位高和秃尖长度依次递增;茎粗、穗长、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递减的趋势,在7500株/667m~2的密度下出现空秆。该制种玉米组合在密度7000株/667m~2时制种产量最高,此时各农艺性状表现也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生产试验,摸索出在武汉地区与大麦连作种植杂交棉的适宜密度,以定植1500株/667m~2为宜,其植株形态健壮,子棉产量较高,比1000株/667m~2极显著增产,与2000株/667m~2差异很小,为大田生产选用优良品种与合理密植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京郊旱区农业主要玉米品种的最适播期和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来北京市更新换代的京科968等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适宜这些品种的最佳播期和密度。结果发现春播品种京科968密度控制在4000株/667m2较适宜,在5月10日播种,子粒千粒重和穗粒重最高,产量水平最高;春播品种联科96密度控制在4000株/667m~2,在4月30日播种,产量水平最高;春播品种农华101密度控制在4000株/667m~2,在4月20日和5月10日播种,产量水平较高。夏播品种京农科728在高密度条件下产量水平较高,尤其是6000株/667m~2密度下,产量最高,达到699.9kg/667m~2,同时田间倒伏倒折率保持较低水平,是一个耐密型品种,夏播品种旺禾8号不适宜高密度种植,可以针对特殊区域进行种植。京单68产量水平较高,较耐密植,高抗倒伏,可以在一些区域作为替代品种进行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品种在印江地膜覆盖栽培适宜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不同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大西洋地膜覆盖栽培密度为5000窝/667m~2时,鲜薯产量和商品率最高,密度为6000窝/667m~2时,鲜薯产量和商品率略有降低,大西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6000窝/667m~2。  相似文献   

16.
黔油18号不同移栽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机区试验结果表明,黔油18号栽培密度不同。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栽6000株/667m^2与栽8000株/667m^2、9000株/667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栽5000、6000、7000株/667m^2差异不显著。栽5000、7000株/667m^2与栽8000、9000株/667m^2差异达显著水平,栽8000、9000株/667m^2差异不显著,以栽6000株/667m^2产量最高,栽9000株/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沼肥(液)不同用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开展3个种植密度3种沼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A_1、A_2密度下,玉米产量随沼肥(液)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A_3密度下,沼肥(液)施用量越大玉米产量反而降低,产量与经济效益表现最优的是A_2B_3、A_1B_3处理,即当玉米群体密度分别为5069株/667m~2,4535株/667m~2,沼肥用量为1111.7kg/667m~2。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以酒用高粱"茅梁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栽培试验,来探索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高粱单株产量和单产分别在29.67~46.67 g、261.80~519.70 kg/667m~2。种植密度对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和穗长都具有重要影响,单株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群体产量却显著提高;当种植密度为10000株/667m~2时与对照处理相比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在57.20%~68.17%之间,当种植密度10000株/667 m~2、施肥量30kg/667 m~2时单产最高,但是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施肥对高粱单株产量、群体产量、穗长和千粒重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相同密度、相同管理措施下的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费乌瑞它”进行钾肥(K2SO4)不同用量的处理试验,试验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也随之增加,在钾肥用量为30kg/667m^2时,脱毒马铃薯产量最高,以后再增加钾肥用量,马铃薯产量将不再增加。因此合理施用钾肥即可增加产量,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粤甜13号品种优质、耐寒、耐密植,适合广东省早春种植,但缺乏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影响了品种特性的发挥。试验于2006年1月7日在广州市钟落潭镇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基地进行,试验设盖膜与不盖膜2个处理,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800株/667m2、5600株/667m2等4个栽培密度,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就栽培密度和地膜覆盖两个因素对粤甜13号鲜果穗产量、商品性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栽培密度增加,鲜果穗产量也显著增加;地膜覆盖栽培能使生育期缩短10d,当栽培密度提高到5600株/667m2时,鲜果穗的商品性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非地膜栽培时,穗长和穗粗比盖地膜栽培要高,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秃顶长明显变长,当密度增加到4800株/667m2时,秃顶长达到2.27cm,严重影响商品外观,因此,在生产上非地膜覆盖栽培的密度应低于4800株/667m2。该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粤甜13号耐密植性和适合早春种植特性;同时表明,早春地膜覆盖栽培除了缩短生育期,使产品提早上市以外,还通过增加种植的密度增加产量,使种植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