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城市公园体系对居民福祉和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着重要的意义.基于GIS网络分析模块对南台岛公园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计算公园绿地可达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反映南台岛公园绿地可达性水平,并进一步考虑老年人、儿童社会群体的可达性情况,最后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南台岛公园绿地可达性整体水平一般且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由岛西部向东部逐渐减弱的趋势.2)对比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劣情况为:机动>骑行>步行.3)各个行政区之间公园绿地可达性水平各不相同,其中三叉街街道、东升街道存在较大的可达服务盲区.4)南台岛公园绿地只服务到了37.72%的老年人和41.65%的儿童,公园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绿地是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江苏省东台市市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结合两步移动搜索法和缓冲区分析法,依据人口与公园绿地的空间匹配程度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人口与公园绿地分布不平衡:59.61%的人口集中在市区西南部,56.36%的公园绿地分布在城东地区。2)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西南部较低、东部较高的特征。西南部与中部主城区可达性等级偏低,可达性指数为0.25~1;城东地区等级高,可达性指数在1.33~5之间;北部开发区绿地可达性适中,可达性指数为1。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及服务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口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在GIS平台下,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和可达性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和社会服务功能及两者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公园绿地结构不尽合理,空间分布不均衡;各行政区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公园绿地景观格局是影响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情况,促进公园服务公平化,选取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公园绿地,运用网络分析法,从可达性和服务效率两方面对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服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可达性方面,10 min覆盖面积只有21.89%,存在5.601 km2的服务盲区;(2)服务效率方面,500 m内的覆盖面积比是44.5%,服务人口比是49.1%,服务容量比是88.2%,现有的公园绿地的防灾效能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研究区内的公园绿地数量较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匀,防灾避险服务效果不理想。对此,提出了增加公园数量、提高可达性等策略,进一步实现耿马自治县公园绿地防灾避险服务功能公平化。  相似文献   

5.
空间公平是衡量城市绿地布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原则。基于GIS中的网络分析法,以福州市江北城区为例,从居住区和行政分区2个层面计算了5,10,15 min通行阈值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及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对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此衡量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公园绿地服务水平整体呈中、南部高,北部低的特点,空间公平性有待提高;研究区整体可达性较高,15 min通行时间下居住区和行政分区的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分别为80.82%和60.95%;点状、带状绿地在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水平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未来城市绿地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空间公平,这对在密集型城市中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及推动城市绿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蓝绿设施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以远安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水定绿”为规划方法,因地制宜地提升新老城区蓝绿服务功能,对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降雨、地形、土地类型现状等构建远安县SCS雨洪淹没模型,结合城市绿地斑块、绿地点、路网等,分析了城区景观格局和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1)远安县被淹没区域多集中在水系附近及地形坡度平缓的区域;(2)老城区蓝绿建设较新城区更为合理,新城区蓝绿设施连接度还需加强;(3)老城区出行优势明显,游憩绿地空间上分布不均。并提出了研究对象蓝绿空间优化策略:完善滨河绿带,构建三重防洪体系;加强城市边缘地带的生态网络建设;提高老城区绿量。以科学、生态的蓝绿格局优化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山地县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成环境和综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分配均等化水平对公园布局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利用融合了多种出行模式、多级时间阈值及高斯函数的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南沙区各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并在全区综合可达性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公园绿地资源分配公平性探究。结果表明,南沙区不同规模公园的可达性具有差异化的空间格局,其中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的整体可达性值高且高值区域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而社区公园和游园因服务范围较小使得整体可达性值较低且空间差异较大;南沙区所有类型公园的综合可达性存在“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分布格局,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在基于基尼系数的公园绿地公平性测度中,有4个街镇达到高度平均分配水平,3个街镇达到分配相对平均水平,东涌镇基尼系数值最高,但其分配也属于相对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2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城市郊区绿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现象日益突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可以为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年南京市郊雨花台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2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并通过在研究区南部增加5个湿地公园的方式,进行规划前后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改善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雨花台区靠近主城区和风景区的北部、东南部可达性指数较高,中部指数中等,而南部偏远农村地区可达性指数偏低;②规划后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低、中等部分几乎全部消失,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将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③规划后,研究区域公园绿地不平衡分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符合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以三门峡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网络分析法定量评价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3种交通方式下的公园可达性,并结合可达面积与人口分析比较研究区、各行政区、各行政街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公园分布不均,湖滨区公园多、陕州区公园少;研究区公园绿地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方式下的可达性较好;步行方式下的可达性较差,只有不到36.11%居民可步行30 min内到达相近公园;湖滨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要好于陕州区;前进街道、涧河街道、湖滨街道公园的可达性最佳,会兴街道、张湾乡公园的可达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北京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并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园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存在626.46km^2的服务盲区。另外,规划市区东部、北部和西南最外围区域大多数办事处中所含的公园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均低于10%。在分析基础上,最终还进行了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林业》2021,(1):66-71
文章基于遥感影像、网络爬取房价、城市路网等多源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法和SPSS相关性分析研究福州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对小区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市居民居住点由市中心往外扩散,公园绿地可达性与房价呈显著相关,可达性越好,房价越高;不同类别的公园绿地与房价相关系数是不同的,专类公园综合公园游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可达性对房价影响最大,社区公园最小;此外不同行政区内的住宅小区公园绿地可达性也有所不同,台江区鼓楼区仓山区晋安区。但从整体公园绿地看,福州市中心城区整体的住宅小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处于较高水平,公园绿地可达性好的住宅小区达到95.39%,大于各类公园绿地相关系数绝对平均值。鉴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增强城市道路的完善、增加游步道的建设,以及增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城市公园绿地的开发建设和合理配置,形成双赢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林业》2022,(1):36-42
公园是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区,探索公园可达性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的关系,可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公园布局与设计优化提供参考。研究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及问卷分析探索居民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与公园可达性的统计学关联性。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量与公园可达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指数随公园可达性的增加而递增,当公园可达性大于17后,居民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明显提高;2)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需求缺口并非随公园可达性的增加持续下降,而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可达性中等区间的居民需求缺口最高;3)居民对各类别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随公园可达性的增加趋于平均化。基于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园的布局与设计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山体绿地资源作为山地城市重要土地类型,因具有独特的资源特征、蕴藏量大且利用效率高,其在山地城市公园化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比例。基于前人关于山体绿地资源与山地城市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剖析了其在城市发展与变化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山体绿地资源按照功能目标发挥、建设规模大小、形态特征、可达性及区位关系进行了分门别类,并从不同参与山体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者视角进行了保护行为与措施探讨,从而对山体绿地资源的公园化利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可为山地城市山体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可持续生态经济型公园化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郑州市公园绿地和人口分布现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和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的避难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规模;以碧沙岗防灾公园为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避难容量、多渠道发掘有效资源、示范建设防灾公园等手段增加城市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重庆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计算覆盖率、分布中心、离散度、分离度、分维度、破碎度、斑块面积等指标,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2003年、2009年、2014年的城市公园绿地信息进行量化,并对其空间分布及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2.49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和规模均远超同期城市扩展,达8倍之多;中小型公园绿地斑块主要分布在城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大型斑块主要分布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公园绿地覆盖率从0.61%增至2.00%,3个时段的离散度分别为6.70、9.57、10.02,公园空间分布更加广泛、合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建成区公园绿地重心由内向外转移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建立轴线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运算,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三个维度对驻马店中心城区20处公园绿地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相应提出完善道路系统、适当增加公园绿地、提高公园自身景观的吸引力等的优化建议,期望对今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使居民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公园绿地的游憩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公园绿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达性直接影响其对城市居民的服务水平,介绍一种新的城市绿地合理性评价方法:GIS空间分析和加权Voronoi多边形相结合.该方法引入45.扇形、环形圈层系统以及行政区和均匀比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引入加权Voronoi多边形,分析城市绿地可达性情况,从城市绿地均衡度和与人口布局格局匹配两个角度分析城市绿地分布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城市绿地在不同扇区内、不同行政区内面积分布差异较大,7、8扇区面积较大,蜀山区(40.62%)、庐阳区(29.63%)分布较多;从4~6圈层集中区向两侧城市绿地面积分布逐渐减少,即城市绿地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合肥市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整体良好,但是由于人口密度高低分布不均匀,导致绿地景观利用率不平衡,即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格局不匹配.  相似文献   

18.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但是剧增的人口与有限的城市绿地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通过对郑州市不同面积、地段和建成期的绿荫公园、文化公园、文博公园、紫荆山公园等的调查,归纳影响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并建立测算模型。从设计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在决策、设计实施和管理阶段的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探索,为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衡量和在城市生态建设、旧城区公园绿地优化利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鼓楼区公园应急避难可达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急避难是城市公园不可或缺的功能。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尚缺定量分析城市公园应急避险可达性的方法。文章以定量分析的方法——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与人口普查数据,在GIS中建立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架构,对福州市鼓楼区的各主街到应急避难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从而得出鼓东街道和华大街道的可达性高,安泰街道、东街街道和水部街道的可达性低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公园资源紧张,公园的不公平性日益突出。以安阳市为例,运用网络分析法,结合城市交通网络、公园数据等,对步行、自行车、电动车3种出行方式下城市公园的服务范围以及不同行政区的公园可达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公园布局不均,仅文峰区就占有全市53.93%的公园资源,公园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区域。研究区内公园可达性较差,步行方式下,5 min内公园的服务面积比为1.02%,自行车方式下5 min内公园的服务面积比为5.02%,电动车方式下5 min内公园的服务面积比为13.03%。各行政区公园可达性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龙安区公园可达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