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陶瓷抛光粉与矿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量替代25%,30%,35%的水泥,其中矿粉掺量为20%,陶瓷抛光粉掺量分别为5%,10%,15%.对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试验,宏观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微观试验包括核磁共振(NMR)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养护龄期达到28 d时陶瓷抛光粉-矿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优于单掺矿粉混凝土,其中双掺20%矿粉与10%陶瓷抛光粉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核磁共振(NMR)测试显示陶瓷抛光粉和矿粉的加入,使得混凝土孔隙半径减小,内部大孔隙向小孔演变,孔隙度降低;在冻融循环后,有害孔数量减少,孔结构得以细化,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SEM图像显示陶瓷抛光粉-矿粉火山灰效应生成C-S-H凝胶,填充在水泥石孔隙中,提高了内部结构致密性,二次水化反应消耗Ca(OH)2,降低了CH晶体的取向性,改善了微观界面黏结强度,提升了混凝土宏观性能. 相似文献
2.
掺合料对砂浆抗渗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凝土工程中,渗漏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疑难病症,一直是科研人员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防水砂浆为技术依托,运用微细颗粒级配增密原理和复合叠加原理,对粉煤灰、硅粉等掺合料对砂浆抗渗性能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在砂浆中复掺10%的粉煤灰和4%的硅粉对砂浆抗渗性能改善最好,对无机刚性防水材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水电工程中,矿物掺合料不仅显著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缓解掺合料粉煤灰的供需矛盾,文中以试验数据为基础,从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并进行简单成本对比与评价,研究磷矿渣替代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可行性,为充分利用磷矿渣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对比试验方法,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掺加不同量的聚酰胺乳胶,研究其对砂浆和易性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试验表明:砂浆掺入适应乳胶,保水性能好,粘聚性增大,凝洁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慈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6):180-181
针对人工细集料中矿粉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否会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对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性影响的问题,本文结合一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工程,以工程现场提供的石灰岩破碎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干筛和水洗筛分的方法检测人工细集料中的矿粉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常规干筛方法测得人工细集料中含有2.6%的矿粉,但是经过水洗后却测得人工细集料中含有的矿粉含量已经达到了14.5%,对这两种筛分结果进行矿料级配拟合并通过马歇尔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对沥青混凝土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干筛筛分方法配制出的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低于水洗筛分方法配制出的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常规干筛筛分方法配制出的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流值高于水洗筛分方法配制出的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流值;结论表明了人工细集料中矿粉的含量对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弥补了前期因对人工细集料中矿粉含量检测方法上的认识不足而可能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造成的误导,从而也能较真实的反映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性能,为今后合理准确的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掺合超细尾矿粉是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又一个有效途径。文章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来确定掺合超细尾矿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概念和作用,针对目前传统混凝土、水泥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塑性及干缩等原因产生开裂现象,提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适当加入混凝土外加剂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节约水泥,防止混凝土受冻破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采用透氮气性能测试混凝土的渗透性,分别考虑了温度对氮气粘度的影响以及Klinkenberg效应,并进行了校正。在持续升温的过程中利用检测到的渗透性来监测混凝土内部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温度与湿度变化对混凝土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环境温度单独作用、混凝土内部含水率单独变化,以及温度和湿度耦合状态下的混凝土渗透性演化机理,建立了混凝土内部裂纹扩展和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温度和湿度变化)之间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饱和度对水泥基材料的有效渗透率影响显著,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有效渗透率减少,且随着进气压的增大,低渗水泥基材料的有效渗透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在相同水灰比、不同水灰比下,选用二次搅拌工艺中的预拌水泥净浆法、预拌水泥砂浆法和水泥裹砂石法3种搅拌工艺分别对混凝土进行拌制,研究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搅拌工艺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与传统工艺制得的普通混凝土相比,改变搅拌工艺可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其中水泥裹砂石法制得的混凝土强度提高的最高;当增大水灰比后,预拌水泥砂浆法拌制的混凝土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的强度基本接近。由此可看出,采用预拌水泥砂浆搅拌工艺和水泥裹砂石搅拌工艺拌制混凝土,可节约一定水泥,降低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垫层蜗壳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考虑混凝土徐变,研究了聚氨酯软木垫层材料厚度、垫层下末端铺设角度、垫层上末端距机坑里衬距离、垫层弹性模量、垫层导热系数等对蜗壳混凝土环向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垫层材料尺寸与性能对蜗壳外围混凝土环向温度应力均有影响,其中以垫层下末端铺设角度、垫层上末端距机坑里衬距离及垫层导热系数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渠道衬砌混凝土的脆性,将聚丙烯纤维、粒化高炉磨细矿渣、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加入普通混凝土中。共采用体积含量占混凝土的0.1%、0.2%、0.3%、0.4%、0.5%、0.6%、0.7%和0.8%八个掺量的聚丙烯纤维,以及矿渣替代水泥量的35%、45%、55%、65%、75%五个掺量的矿渣组成的21个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矿渣和聚丙烯纤维使硬化混凝土密度减小;对于大多数配合比的矿渣混凝土,聚丙烯纤维降低了抗压强度,提高了抗折强度和劈拉强度;其中0.2%~0.4%的聚丙烯纤维和45%~55%的矿渣是最优掺量。进一步以电镜扫描图(SEM)显示的混凝土基体微观结构解释了其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硅粉是硅合金与硅铁合金制造过程中高纯石英、焦炭和木屑还原产生的副产品,是从电弧炉烟气中收集到的无定型二氧化硅含量很高的微细球形颗粒。硅粉一般含有90%以上的SiO2,且大部分为无定型二氧化硅。硅粉用于提高新拌混凝土及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硅灰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板料参数对抗皱性的综合影响研究,得到的全回归方程能客观地反映各种参数对抗皱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为分析板料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和生产具有高抗皱性的板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砂率、石粉含量、细度模数、颗粒级配的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展开试验研究,分析了机制砂对混凝土拌和物含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随砂率在一定范围成递增关系,随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增大成递减关系;0.15~0.3 mm粒径范围的颗粒含量减少时,混凝土的含气量明显降低,0.3~0.6 mm粒径范围的颗粒含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含气量显著增加,0.6~1.18 mm粒径范围的颗粒含量对含气量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可为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0)
在高烈度区,高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特性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面板分缝可以有效适应坝体变形,但合适的模拟方式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实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Ducan-chang静力本构模型和适用于动力计算的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分别采用软弱材料和接触单元模拟面板的分缝,进而探究分缝对某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面板分缝后结构的拉应力略有降低,而采用软弱材料模拟分缝与采用接触单元模拟分缝对面板的应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小,结构的最大拉应力大多发生在面板或趾板靠近基岩部位。 相似文献
20.
纳米二氧化硅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具有超高力学性能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根据最大密实度理论配制而成。纳米SiO2比RPC中各成分的粒径都小,不但可以进一步物理填充其微小空隙,而且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通过考虑水胶比、硅灰掺量、矿渣掺量三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确定出RPC的基准配合比,再添加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通过分析7d和28d的强度值,发现当纳米SiO2的掺量为0.5%~1%时,提高了RPC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同时结合电镜扫描,发现纳米SiO2使水泥基体水化反应更加充分,并且改善了界面结构,降低了浆体的结构缺陷,从微观方面说明了纳米SiO2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