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弘扬传统稻作文化,发挥稻作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发掘和继承该文化.通过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了空心村稻作文化存在多样性,分析了其消失的原因在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和种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现代农技的推广使得传统的稻作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建议采取以下3个措施来传承:①全面分类整理空心村的稻作文化,编写稻作文化的乡土教材,为稻作文化传承提供基础资料.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借助现代媒体展示和保存传统的稻作文化.③建立展览馆和互动体验馆,为传统稻作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打造地域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旨在避免传统稻作文化在空心村中消失.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耕文化传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传承意义,凸显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尝试基于农耕文化的经济学属性,借鉴"公地悲剧"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九种农耕文化传承模式与实践案例,即罚款与补贴模式、名录保护模式、文物保护模式、农民退出模式、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公司主导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文化礼堂模式,为各地农耕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坚持农耕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创造性,加强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保障,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乡村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传统马铃薯生产产量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满足蔬菜食用、饲料原料的用量。依托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的生产模式也逐渐向高产方向发展。文章简要概述了马铃薯现代化生产模式,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7.
于雪兰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83-84
21世纪头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这既是中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各类发展矛盾凸显的挑战期。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8.
9.
10.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88年秋,湖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中见到了水稻遗存。它不仅是中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证据,也是现阶段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资料之一。毫无疑问,这里的发现对于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彭头山文化稻作遗存与经济生活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稻作农业的若干问题。一、彭头山文化的稻作农业与经济生活彭头山文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支新石器早期文化。已正式发掘过的遗址有湖南澧县彭头山、湖北宜都城背溪、枝城北等。 相似文献
11.
客家建筑的文化传承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一)建筑与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观念认为,建筑既是技术的也是艺术的,实际上,建筑更是文化的。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形态。建筑能够很好的体现和传承地区文化。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7):166-167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基础,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凝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传承的有效途径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三者紧密结合,相互补充,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稻作区主要生态农业模式的效益分析,说明以湿生水稻为依托,套食用菌,用大蒜、马铃薯等蔬菜取代耐湿性差的小麦和秧田套藕养鱼、休闲期种菜,扩大养殖延长生物链为主要内容的稻作区高效生态农业,可使稻作区的土、水、光热等自然条件与生物立地的生态环境更加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据史学家考证,苗族源于传说中炎黄时代的“九黎”部落集团,原居住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其首领是赫赫有名的战神蚩尤。蚩尤率领的“九黎”集团在著名的涿鹿之战中被黄帝部族打败之后,南渡黄河逐步定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三苗”集团。此时是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现在的苗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三苗”的一个分支。在商周时代苗族先民隶属所谓“南蛮”集团。到了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发展成为“武陵蛮”的主体。秦汉以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分化以及融合逐步形成了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苗族族群。 相似文献
16.
现有研究对清代里下河地区的稻作情形存在一定的误读。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本文认为,清代里下河地区并不存在以嘉庆为时限由双季稻向单季稻的转变过程,一直是早、中、晚搭配种植的单季稻形式,并有一定数量的稻麦复种。清代里下河水利局势的变动深刻影响了早、中、晚稻的种植比例:嘉、道年间确曾因为频发的水患大量改种早稻,比例一度高达七成上下,但在咸丰五年(1855)以后,伴随着水害的减轻又逐渐恢复到以中晚稻为主的种植模式,早稻占比仅两成左右。对里下河稻作情形的考察,有利于正确评估该地区各时段的稻产规模,藉以透视地区经济的变动情形。 相似文献
17.
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是稻作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故农业(包括稻作农业、麦作农业、粟作农业、高梁种植业)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时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稻作农耕的发明或传播,在世界各地虽有早有晚,但自稻作农耕发明以降,遂与稻作农耕区的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迄至今天。随着稻作农耕的不断发展,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并可大致分为稻作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拙文拟就稻作农耕文化内涵中的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迹、水利工程、仓储遗迹与遗物及稻作农耕民俗和反映稻作农耕的雕塑、绘画作品、诗词、谚语等作一初浅的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侗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最早出现于宋代的文献上,史称“仡伶”,“骆越”,“僚”,“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称谓,是我国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之一,现有人口251多万人。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毗连地带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二百毫米,为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经营农业、兼营林业。在农业方面,盛产水稻,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黄豆等。侗族是中国传统的水稻耕作民族,水稻是其基本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侗族在稻作农耕文化上,形成了许多独特特征。侗族传世史诗叙述侗族的祖先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居住地,为侗族人从事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事实表明稻作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了侗族文明的发展,成为侗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20.
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既是历史积淀与现实成果,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选择,能够使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从而共同遵循一定的秩序和模式。在新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屯垦戍边政策的实施不仅累积了丰盈的物质财富,也孕育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形成了独特的屯垦文化。在新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屯垦文化的优势,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对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