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城市空间紧凑度是体现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用以测度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紧凑和饱满程度。【方法/过程】从人口、土地利用和交通3个维度共计12个指标,构建城市空间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中心城市空间紧凑度进行综合全面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的综合空间紧凑度总体不高,且空间差异大。根据综合空间紧凑度的差异,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空间紧凑度划分为紧凑、较紧凑、不紧凑三个级别。城市综合空间紧凑度以青岛和济南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城市综合空间紧凑度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出正向相关特征,即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其相应的综合空间紧凑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城市林荫道道路空间适宜度、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历史文化价值、游憩设施完善度和环境舒适度6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10条上海典型的城市林荫道通过该评价体系进行游憩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是道路空间适宜度,其次是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环境舒适度,历史文化价值和游憩设施完善度对游憩适宜度的影响较小。衡山路和复兴中路综合评价得分最高(87.377、83.867),襄阳南路和乌鲁木齐南路综合评价得分最低(62.908、67.797)。通过评价结果,找出影响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为林荫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出2000-2013年我国29个主要城市建成区用地信息,测算了各城市的扩张速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和形状指数,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影响城市形态变化的因素,研究发现:城市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且速度大小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规律;城市空间紧凑度下降,城市总体呈现分散化扩张;城市分维数增加,城市空间破碎度增强;形状指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城市形状更加复杂化;人口、经济、交通、城市建设因素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地形因素与建成区面积、紧凑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分形维数、形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地形对城市扩张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地形的复杂化降低了城市紧凑度,增加了分形维数和形状指数,使城市形状趋于复杂;地形的影响力在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并且不同范围内的地形影响力也不同,存在一定的梯度效应.  相似文献   

4.
石松麟  温彦平  宋小青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1):158-165+170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城市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成为城市和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和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为例,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成效、创新人才及科教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协同水平等5个方面,研究2009—2018年湖南省各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引入空间计量模型(SLM,SEM),分析城市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明显,空间差异整体不断缩小,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减弱。湖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由西向东逐渐增强的地带性,长株潭城市群是省内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城市及邻近地市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对经济发展有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部低山丘陵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核密度分析、多环缓冲区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对"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复杂地形的湖北省随县进行典型研究。结果表明,随县主要以小规模农村居民点形式存在,大规模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少;平均分离度=18.53,最大分离度=157.04,是凤凰山林场,最小分离度=1.31,是古均街居委会;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68,表明随县农村居民点存在显著的集聚特征;核密度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主要集聚在县域中南部和西北角地区;自然因素中地形因素影响明显,社会经济因素中建制镇辐射影响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源充足、道路通达度高、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复杂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和乡村振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南省湘乡市18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调查统计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等识别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挖掘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规模特征来看,平均每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规模为32.14 hm2,总体上湘乡市南部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规模大于北部;从景观形态特征来看,各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平均景观形状指数为1.582,图斑较为规整;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湘乡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平均核密度为1.38个/km2,南部的核密度值总体上高于北部;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市域尺度上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HH型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HL型和LH型区域只在潭市镇、毛田镇、泉塘镇等零星分布,LL型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北部区域;4种影响因素中农村居民点到道路的最近距离的影响程度最高,与道路的距离直接影响着村民们的出行,是村民们建房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建立江西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因子,采取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因子权重,根据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计算模型求得江西省的土地利用集约度,运用轶相关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鹰潭市与萍乡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时间规律特征显著,其中,鹰潭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显著上升,萍乡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显著下降,其他地区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从空间来看,省会城市南昌市为一般集约,赣州市为低度集约,其他各地级市都为适度利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白酒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仁怀市作为研究区。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法、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法、热点分析法等,探究仁怀市白酒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仁怀市白酒产业呈现集聚程度大、分散低的分布状态;仁怀市白酒产业空间分布以凝聚型为主,沿赤水河谷沿岸呈带状分布;空间核密度分布差异明显,呈现集聚状态,中大型酒厂聚集分布,小型酿酒作坊分布较散,呈差异性空间分布;中大型白酒酒厂聚集程度高,小型酒厂分散较大,规模越大,聚集度越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航  但臻  郭爱请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287-292
目前,土地资源短缺,土地的利用情况愈发受到大众的重视。在城市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等相关研究中,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作为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展开相关的研究分析,以这些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作为研究基础,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法、变差系数和相对发展率研究了2010—2016年河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发现:(1)就整体分布规律而言,各个城市在土地经济密度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角度来看,城市间的土地经济密度差距十分明显,空间分布模式变化较大,一度出现峰值。(3)从时间角度来看,各城市这7年内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均有上升的趋势。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4点建议来改善当前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湖南省为例,研究湖南省各个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他们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方法]从土地投入与产出的视角来对湖南省14个市区的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并借助于耦合协调模型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湖南省整体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并不是很高,在所有的市中,只有省会长沙已经步入了初级协调发展的水平协调度最高,其余的大多市级都是处于濒临失调区间,部分市级处于轻度失调区间;通过空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析,得出湖南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存在着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但是这种正的空间自相关并不是非常显著,没有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状态。[结论]湖南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主要是受到区位条件、城市发展战略等相关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是目前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其中资源型城市的此类研究极为典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胁迫压力。深度剖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内涵,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变异系数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提高其精度,借助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与比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讨城市间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水平,大多城市处于中度协调期,研究期内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优化力度较小;大庆市为唯一处于高协调发展期的城市,鸡西市与双鸭山市处于中度协调发展期,其余资源型城市处于低度协调期或处于轻度失调期,协调度发展特征呈以大庆市为高值点向周边城市逐步降低的态势;资源型城市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弱相异属性集聚向强相异属性集聚的转化,且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减弱,各城市协调度两极差异逐步变大。  相似文献   

12.
锐步1号是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5、2007、2008年分别通过河北、内蒙古、河南审(认)定。特征特性:锐步1号夏播生育期98d左右,株型紧凑,抗病抗倒性好,株高240cm左右,穗位高110cm左右,穗粗4.8cm,穗行数14~16行,黄粒、白轴、半马齿形,千粒重291.8g,出仔率89.3%,黄淮海夏播区适宜密度40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延迟播期的栽培条件下,研究播种密度对叶芥不同品种株高、开展度等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对紧凑型品种(A2)株高、开展度、单株质量的影响较小,对开展型品种(A1)产量、株高的影响小,但开展度和单株质量均显著下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叶芥产量增加,紧凑型品种(A2)在低密度区增产率比开展型品种(A1)低,但在高密度区增产率比开展型(A1)品种高。在延迟播期的情况下,紧凑型品种(A2)更适合通过提高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暴露度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桥梁。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作为主要干扰因素,选取杭州城市边缘区所辖街道为基本单位,以距市中心距离、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度指数、建设用地比重、最大斑块指数6方面指标构建暴露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值法对杭州市城市边缘区暴露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杭州市城市边缘区暴露度总体分布规律并非是从城东向城西逐渐递减,而是呈现出高、中、低3个等级相间排列的现象;(2)结合当前杭州市社会经济数据,发现空间分异状况、城市系统体制转换阶段差异对杭州市边缘区的暴露程度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差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部地区2010~2016年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其时空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和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表明:(1)中部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差异在不断扩大,但群组间差距在不断缩小;(2)中部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高值聚集主要在长株潭城市群周边,低值聚集主要在安徽省和河南省交界处以及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3)土地投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最为显著,科技和基础设施水平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较弱。在研究期内中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土地经济密度和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人口流失和科技水平滞后是制约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省成都及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四川省实际,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整体偏低,区域差异明显;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地形、城市地均GDP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8期遥感影像,采用紧凑度指数、放射状指数和分形维数等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的方法计算了1978~2005年间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1年,总体上,重庆市城市分形维数和放射状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紧凑度指数则呈上升趋势,城市越来越紧凑,城市形态变得相对简单 2005年分形维数由2001年的1.194增加到1.197,放射状指数则由2001年的12.891增加到27.489,紧凑度指数则由2001年的0.142降为0.130,城市形态变得离散。  相似文献   

18.
于2014年、2015年2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邓子村实施玉米间作马铃薯增密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缩小株距增加玉米种植密度的处理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无明显影响。玉米品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紧凑型耐密品种先玉696、隆瑞3869较半紧凑型玉米品种中金368和云瑞8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玉米种植密度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55 560株/hm2时产量最高,与另外2个密度因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从各处理来看,较对照增产的处理有9个,较对照减产的处理有2个,产量最高的为先玉696在密度为55 560株/hm2时。综上所述,昭通套种玉米最适栽培密度为55 560株/hm2,种植幅带采用1.8 m,株距为20 cm,玉米品种宜采用类似先玉696的紧凑耐密型品种。  相似文献   

19.
数量化赣南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通过数量化分析掌握赣南低山丘陵区龙南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以龙南县2013年农村居民点和DEM矢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Voronoi图Cv值与核密度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了龙南县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龙南县整体Cv值达到了147.81%,各乡、镇、垦殖场除了安基山垦殖场之外,其余14个乡级单位的Cv值都大于64%,居民点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特征;基于核密度分析发现龙南县居民点空间布局呈现"北密南疏"的格局,平均密度为1.66个/km2;同时龙南县居民点空间布局受海拔、坡度、坡向、公路与河流水源因素影响较强,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和交通指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填补浙江省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因素研究的空白,以期为浙江省民宿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规模度指数、人均占有率指数和空间分析方法,从浙江省空间分布特征与各地级市空间分布结构两方面对浙江省精品民宿空间结构及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精品民宿总体呈现集聚型分布,金华市、绍兴市、温州市3个地级市呈现均匀分布;核密度最高的区域均分布在旅游景区附近和海边;浙江省精品民宿整体规模度呈现"人"字形分布;浙江省整体人均占有率空间呈现三市鼎立之势;湖州市的整体空间分布最优,绍兴市和台州市较差;浙江省精品民宿空间分布形成因素中,自然要素主要分布在386~637 m的低山和丘陵处以及浙江省海岸线;人文要素主要是茶文化、本土文化、禅文化、竹文化、石文化、海文化、归家文化、传统文化、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