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高寒山区杨树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认为保证高寒山区杨树造林成功的主要技术措施为适地适树、三大一深、幼树施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建瓯市徐墩镇1984年营造的杉木人工林开展不同时间和次数的抚育间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幼林抚育间伐是杉木人工林经营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林木生长和林分质量有显著影响。无论是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还是材种出材量、规格材出材量,均表现出间伐三次>间伐二次>没有间伐的林分,同样也表现在经济效益上的较大差异。适当提早首次间伐时间是开展中幼林抚育间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杨树人工林林农间作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安徽省乌沙林场,模范洲林场场树人工林林农间作的试验,得出在安徽省长江中下游江河冲积洲滩地区的杨树人工林下间种农作物,有利于杨树生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哲林4号杨为对象,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杨树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及立地条件下,不同经营措施对杨树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从优到劣依次是:1区〉2区〉3区。1区与2区和3区相比较,树高、胸径分别提高了14.8%、8.6%和79.0%、23.7%,平均单株材积增加了0.00675m^3和0.02195m^3,每公顷木材的销售收入增加了8996.20元、29274.12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养殖蚯蚓对豫东黄泛沙质平原土壤肥力及107杨和中林46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豫东黄泛沙质平原林地养殖蚯蚓1 a和5 a的2处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处未养殖蚯蚓的杨树人工林为对照,于2017年8月中旬采集土样,测量杨树的胸径、树高、南北和东西冠幅,并计算杨树树冠投影面积;带回的土样均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其土壤...  相似文献   

7.
林木密度管理是培育大径级林木的关键。以小五台山林区林龄35 a和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案例,采用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4 a间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越小越有利于促进林木的个体发育,其中对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较树高明显。在本区中上水平立地条件下,35年生林分的适宜经营密度约720株/hm~2;50年生林分适宜的经营密度为557~615株/hm~2,林分蓄积生长量约10 m~3·hm~(-2)a~(-1),蓄积生长率4.3%,但出材仍以中、小径材为主,生产上需要适当延长主伐期。  相似文献   

8.
近自然经营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伐除竞争木、间伐过密木、择伐达标木、开窗补植等一系列营林措施培育目标树,研究杉木人工中龄纯林近自然经营前期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间伐、择伐强度的增加,目标树树高、胸径增长效果越来越显著。林分密度每667 m2保留100、120、140、150、160、170、180株相对220株(CK),目标树平均树高增长率分别提高3.08%、2.77%、2.52%、2.27%、1.77%、1.50%、1.21%,目标树平均胸径增长率分别提高4.26%、3.61%、3.04%、2.58%、2.18%、1.67%、1.12%;开窗直径6 m、7 m、8 m相对不开窗(CK),目标树树高增长率分别提高0.54%、0.96%、1.37%,目标树胸径增长率分别提高1.32%、1.85%、2.53%。  相似文献   

9.
杨树用材人工林集约栽培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杨树用材人工林生长模型、收获模型、结构模型和材种出材量模型 ,采用技术经济的原理 ,利用净现值法 ,对我省主栽的两个杨树品种 (“鲁×山”、小钻杨 )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鲁×山”、小钻杨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 7819.5 7%、5 2 80 .4 0 %和 33.97%、2 2 .0 0 % ,且产投比大于 1,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研究可为同类地区大面积营造杨树用材人工林 ,特别是优化栽培模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22年生杉木集约林及一般林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集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及单株总生物量分别高于对比的一般林分35.34%、34.23%、27.26%及27.83%。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温带地区的速生树种,适于短轮伐期作业,是当代中外发展林业普遍重视的树种之一。杨树造林工作在我省占有一定位置。据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局统计,1979年全省杨树用材林的成林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10.8%,仅次于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居全省第三位。近年,我省杨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牡丹江林管局与通北、绥棱林业局等,计划大面积地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牡丹江林管局经过技术论证,制定了建立完达山林区杨树人工林基地的规划,预计到本世纪末,建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地经营杨树人工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比较了两种经营措施对南方退耕还林地杨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林农间作显著促进杨树的生长,连续间作2 a后,其胸径、树高和蓄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5.8%、56.1%、130.7%。密度对南方退耕还林地3 a生杨树蓄积量有显著的影响,蓄积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15倍。  相似文献   

13.
笔者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林分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条件下,前4年对杨树生长影响并不明显,但从第5~9年,第2代林较第1代林胸径减少0.70%~12.05%,树高减少7.28%~20.41%,材积减少17.78%~27.83%,单株生物量减少7.26%~32.42%;但通过施肥、间作等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有效减小连栽对林分生长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种杨树林结构(速生丰产林、混农林、小老树林)地上地下生物量及细根生物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小老树林根系分布表层化,速生丰产林及混农林分布深层化,其生物量排序为:混农林大于速生丰产林大于小老树林。在不增加额外投资的情况下混农林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无性系、株行距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通过调查36块13年生杨树样地胸径、树高、活枝下高和冠幅等指标,以综合指数法构建3个林分综合指数(生长指数、冠形指数、干冠协调指数)。【结果】南林95杨和南林895杨的胸径、树高和生长指数显著高于南林797杨(P <0.05)。南林797杨的冠幅、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显著高于南林895杨,与南林95杨差异不显著(P> 0.05)。株行距为6 m×6 m和4.5 m×8 m的林分胸径、冠形指数和生长指数均显著高于5 m×5 m和3 m×8 m林分,不同密度林分对树高影响不显著(P> 0.05)。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正方形和长方形配置对东西和南北冠幅有显著影响,较大株行距促进树冠生长,但对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等影响不显著(P> 0.05)。无性系和株行距对冠长、活冠比、树冠表面积和干冠协调指数影响均不显著,且无性系和株行距对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 0.05)。【结论】杨树无性系对林木胸径、树高和树冠结构的影响大于株行距。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等两个方面,在类似的立地条件上,相比于其它无性系和配置方式,以南林95杨在种植株行距为6 m×6 m(278株/hm^2)时具有培育大胸径林木的潜力,适于培育速生、优质大径材。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修枝处理的中辽1号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不修枝为对照,半修、全修的修枝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修枝处理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全修的修枝方式树高年平均增长量提高了20.2%,胸径年平均生长量提高了10.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70年代引进的意杨I-63、I—69、I-72三个无性系,在江汉平原地区表现出速生丰产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选育出了中嘉2号等一系列品系。但近年来,许多地方杨树出现了高径生长速度减缓,干形变差,出材率低,对病虫害抗性减弱等生长退化现象。笔者通过引种地区调查研究,对杨树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1杨树生长退化的原因1.1品系推广各自为政,缺少系统规划我省曾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杨树优良品系的选育工作,并在嘉鱼县进行过系统的杨树品系对比试验,从中选出了中嘉2号等9个优良品系作为我省推广的主要品系。…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是在莫斯科林学院造林教研组的实验室及苗田里进行,从1959年5月31日起至8月9日止。赤霉素的来源是在苏联植物生理科学研究所获得,而他们是从英国进口的。实验对象是杨树一、二年生实生苗木,品种分大叶钻天杨(Populus balsamifera L.),加拿大杨(P.canadensis Moench.)和西伯利亚白杨(P.suareolens Fisch.)三种,用一部分苗进行赤霉素处理,另一部分作对照,重复三到四次。环境条件分土壤和纯砂栽培、实验室和苗床上培植。赤霉素溶液浓度为400ppm,每天傍晚在茎的生长点上滴一滴赤霉素溶液,在苗床播种行上进行喷射赤霉素溶液,清晨在缽中浇水一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相似文献   

19.
修枝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枝管理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6a对杨树主干部,冠层修枝试验,提出了在杨树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第3年开始主干修枝,第4年开始冠层调整,树木6年生时,枝下高应占到树高1/2,树体结构最合理。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4日对江苏省南京市一杨树人工林进行不同火强度点烧试验,5月3日和4日在试验前后分别采取土样,研究火烧后样地土壤有机碳与速效养分含量的即时变异。结果表明:火烧后24 h,土壤p H、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却随着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则降低,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降幅减小,随着火强度的增加其降幅增大;土壤水解氮含量在高强度火烧下的0~5、5~10 cm土层以及中强度火烧下的0~5 cm土层是降低的,其他土层的水解氮含量是增加的;林火强度与土壤p H、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