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与其毒力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MDV毒株的毒力越强,其在宿主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MDV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动力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有:MDV的组织嗜性及毒力、宿主的免疫情况及马立克氏病(MD)遗传抗性、MDV的基因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MDV在宿主体内的复制情况.本文就MDV在鸡体内各个组织器官复制动力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科技     
<正>上海兽医所发现新城疫病毒调控宿主蛋白翻译新机制近日,上海兽医研究所水禽病毒病创新团队发现,新城疫病毒(NDV)感染宿主细胞能够通过PKR/e IF2α通路诱导经典应激颗粒(bona fide SG)在细胞质中聚集,SG通过调控宿主细胞蛋白翻译促进病毒复制。SG是细胞应对外界应激产生的致密的颗粒状结构,目  相似文献   

3.
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细胞过程中,病毒复制产生的基因组或病毒蛋白激活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后,产生干扰素的同时诱导干扰素下游基因表达,促进细胞的抗病毒反应。与此同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还能引起胞质颗粒的聚集,其成份大多为核糖核蛋白,RNA结合蛋白、翻译起始因子等,这个聚集区域被称之为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先天性免疫通路和SG都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一种抵抗性反应,而与之相对,一些病毒却通过抑制SG和先天性免疫通路的形成来促进自身复制。由于SG中包含RNA结合蛋白以及一系列病毒或宿主的RNA,而先天性免疫中识别病毒RNA的模式识别分子也能特异性结合病毒RNA,那SG如何协同先天性免疫在宿主抗病毒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就SG在病毒感染诱导的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植物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缓解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常用的抗应激添加剂为应激预防剂、促适应剂和应激缓解剂等。应激预防剂,以减弱应激源对机体的刺激作用为目的,多为安定止痛和镇静剂,这类药只允许用于兽医治疗,不允许以饲料饮水方式给予。促适应剂,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强抗应激为目的,有参与糖类代谢的物质(琥珀酸、苹果酸、延胡索酸、柠檬酸等)、缓解酸中毒和维持酸碱平衡的物质(NaHCO3、NH4Cl、KCl等)、微量元素(锌、硒等)、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VC、VE)。应激缓解剂,以缓解热应激为主要目的物质(杆菌肽锌等)。  相似文献   

5.
应激与动物铬元素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应激的概念及发生机理,应激一词是由加拿大病理学家Hans Selye于1936年提出的,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凡能引起动物有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都叫做应激原或应激因子。Selye认为应激反应分为三个阶段:(1)惊恐反应阶段或动员阶段,其特征是释放大量的肾上腺髓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加速体内糖原分解,产生可利用的能量;(2)适应或抵抗阶段,其特征是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糖的异生代谢途径将体内营养储备(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机体利用能量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机体恢复平衡或进入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6.
应激是作用机体的一切异常的环境刺激所引起机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由于应激因子的作用,使有机体内的生理环境和稳定性改变,产生了新的适应,以维持生命和恢复功能。一、应激对鸡的影响在现代化养鸡生产中,养鸡业的集约化本身就是增加应激反应的过程。应激因子有两类,即不可避免的人为管理因子和环境中出现的不利因子。如笼养、断喙、转群、强制换羽、疫苗接种、更换饲料等生产上必要的措施属于前一类。不良的应激因子会给鸡带来巨大的危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营养缺乏或不平衡,棚舍内温湿度严重不适,有害气体(鸡粪发酵发生的氨气)、噪音、疾病等,均会对鸡体代谢以及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应激的概念应激 (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的反应。任何生理的(physical)或心理的 (psychologic)刺激 ,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除了引起与刺激因素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 ,都可以引起一组与刺激因素的性质无直接关系的全身性非特异反应。一般认为生理应激是动物对额外需要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使动物能适应一个新环境 ,对新环境的适应或调整需要能量。任何使动物发生调整和消耗能量的外部作用 ,称为应激因子。对于每种因子 ,都有一个特异的和非特异的反应。特异的反…  相似文献   

8.
应激对机体的影响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应激概念应激 (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的反应。任何躯体的 (physical)或心理的 (psy-chologic)刺激 ,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除引起与刺激因素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 ,都可引起一组与刺激因素性质无直接关系的全身性非特异反应。一般认为生理应激是动物对额外需要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使动物能适应一个新环境 ,对新环境的适应或调整需要能量。任何使动物发生调整和消耗能量的外部作用 ,称为应激因子。对于每种因子 ,都有一个特异的和非特异的反应。特异的反应是对每一因子独有的 ,而非特异反…  相似文献   

9.
应激 ( Stress)是机体对外来各种不良因素或激原 ( Stressor)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导性应答反应 ,也是一种机体适应性机制。当激原刺激强度大、时间长 ,动物敏感、机体的内部环境发生变化而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时 ,即进入病理状态—应激 ,往往突然倒毙或循环衰竭、虚脱 ,从而导致死亡。这种应激的生理病理演变过程的全身性适应症 ,临床上称“应激综合症”。这一学说由加拿大学者塞里 ( Han′s selyg)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 ,为进一步研究应激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用祖国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10.
畜禽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激”一词译自英文“stress"。应激学说是加拿大生理学家Hans Selye(1936)首次提出,并将应激定义为“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机体对向它提出的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并将这些与刺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反应变化称为“全身性适应综合症” (Generaladaptative sydrom,GAS),即指对动物无伤害能完全适应的,或虽然有中等程度伤害动物仍然可能适应的刺激。所有能引起机体出现GAS反应的刺激源称为应激源。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 ,随着规模的扩大 ,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以及最新育种技术的采用 ,猪的抗逆性变得越来越差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高。因此 ,减少应激 ,为猪只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应激产生原因及对猪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简要介绍。1 应激源(1 )物理的如高温、低温、贼风、强辐射、强噪声等。(2 )化学的如畜舍内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食入化学毒物等。(3 )生物学方面如预防接种、感染疫病等。(4)饲养方面如饥饿、过饱、日粮不平衡、饮水不足等。(5)生产工艺方面如断奶、称重、转群、饲养密度过大、缺乏运动等。(…  相似文献   

12.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者常有败血症病变.本病的流行形式依据猪体的抵抗力和病菌的毒力而有地方流行和散发两种.前者都是急性或最急性经过,病状比较一致,易于传染其他猪,死亡率高,病菌毒力强,都是Fg型;后者可以是急性的,主要由Fg型菌引发的,也可以是慢性的,多由Fg型菌所致,病菌毒力较弱,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这两种形式中以散发者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体内诱导抗原技术检测细菌体内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的致病过程是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它涉及病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即毒力因子的协同作用,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1]。目前对很多细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其毒力因子的具体数量、本质和细菌如何逃逸宿主免疫反应并最终致病的分子机理等尚不清楚,这正是抗菌药物和疫苗研发滞后的症结所在。为研究细菌的毒力因子,人们已建立了许多方法,如克隆筛选法、调控筛选法等,这些方法均在体外进行,并已成功地鉴定出许多细菌的致病基因。然而,致病菌在宿主体内所处的环境和体外有着明显不同,为了适应这种环…  相似文献   

14.
现在畜禽生产中疫苗的使用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使用疫苗产生的应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且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 ,但因使用疫苗产生的应激还是时有发生 ,笔者认为在使用疫苗时应根据畜禽状态、季节等合理使用疫苗 ,并且采取相应措施 ,一般可避免应激或把应激的程度降到最低。1 畜禽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而处于非生产状态下的畜禽可以直接使用相应的疫苗 ,即使毒力稍强的疫苗也不会对机体造成太大的损伤 ,还有的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的药物 ,目前国内外已研制的抗应激…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疫病、环境与食品安全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猪的重大疫病、非典型疫病、继发感染和多病原混合感染疫病在我国传播面之广、速度之快使养猪业损失巨大,令业者谈病色变,防不胜防。疫病何以猖獗?众所周知,疫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取决于病原的数量和毒力、病原孳生和传播的环境条件、宿主的抗病力,因此,所有疫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几乎无一不与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善以及两者所引起的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动物热应激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鑫  陈辉  张竞乾 《饲料研究》2008,(3):26-27,30
热应激蛋白(HSPs)是生物细胞受应激作用而合成的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热应激蛋白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及组装等过程,并能恢复或加速清除细胞内已变性的蛋白质而稳定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疫病、环境与食品安全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猪的重大疫病、非典型疫病、继发感染和多病原混合感染疫病在我国传播面之广、速度之快使养猪业损失巨大,令业者谈病色变,防不胜防.疫病何以猖獗?众所周知,疫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取决于病原的数量和毒力、病原孳生和传播的环境条件、宿主的抗病力,因此,所有疫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几乎无一不与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善以及两者所引起的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治病率高,致死率100%,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1传播途径及病毒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野猪)或被非洲猪瘟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1)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过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毒力的鸡马立克氏病毒(MDV)在鸡神经系统中的感染规律及其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进程,本研究选用不同毒力的血清1型MDV (MDV-1)病毒株感染4日龄的SPF鸡,在接毒后1 d、3 d、5 d、7 d、10 d、14 d、17 d、21 d、25 d、28 d和35 d动态检测病毒载量的变化,并对感染后5 d和21 d的不同病毒株感染鸡的脑部和坐骨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MDV-1强毒株在SPF鸡脑部的复制能力显著高于弱毒株(p<0.05);特超强病毒株BS在脑组织中出现的时间最早,早期复制最快。但不同毒力的MDV-1株在坐骨神经处的复制能力与其毒力无直接的关系。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在感染早期MDV-1强毒株对SPF鸡脑组织的损伤强于弱毒株;在感染后21 d,强毒株和弱毒株造成的脑部损伤存在明显的不同;而在坐骨神经处,强毒株造成的损伤明显强于弱毒株。本研究揭示了不同MDV病毒株在SPF鸡脑和坐骨神经的复制动力学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为MDV-1在宿主神经系统中的感染、增殖及造成的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激或称应激反应是由于机体对内外界环境变化的不适应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猪应激综合征(PSS)、恶性高热症(MH),背肌坏死、运输性肌病(transport myopathy)等亦同属于这一类,以瘦肉型、生长快的猪如皮特兰猪、伦特瑞斯猪、波中猪以及这些品系的杂交猪多发。临床表现为抵抗力下降、繁殖障碍、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引起高热死亡。农村散养猪农户管理粗放、不注意细节,造成猪应激的案例较多。文章综述猪应激的原因、危害,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