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随着国家实行新的政策,对农村进行改革,传统土地的保障功能呈现弱化趋势,并且保障体系的建立落后与 农村的实际发展。农村土地获得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传统土地功 能对新的保障体系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基于土地功能重新构建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土地视角 对农村土地与农民社会保障进行分析,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保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加速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土地收益的限制,这一功能正逐渐弱化,土地流转政策顺应生产力发展形势提上日程,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保障如何延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当前破解此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并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凸显,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失地农民长效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由于土地担负着生产与生活双重功能,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必须解决思想观念落后问题,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土地产权界定与安排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加快经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目标模式的构建应以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为主线,有步骤、分地域逐步建立起二级市场体系,限制农地非农化,而设计适宜的制度并进行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模式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附属产物。目前比较客观而有效地缓解这一社会问题的突破点是构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项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机制,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和保障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及社会保障被边缘化,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体系不健全、缺乏管理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是农村社会保障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巩固农村家庭及土地的基础保障地位、拓展和稳定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法制和体系建设、强化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实行以土地生产资料功能为主的直接保障方式,农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农村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受到制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农村土地的产权价值,实施农村土地产权货币化的政策,建立以农村土地产权货币价值为基础的可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而土地客观上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职能,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民流转的意愿受社会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的制约。因此,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体现社会进步,更能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区)为研究地域单元,构建土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18年土地功能值,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模型分析土地功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功能在各县(市、区)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地势平坦的湖区地带土地生产功能较强,社会功能与生产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耦合性,生态功能较强区域沿洞庭湖流域呈带状分布。(2)自然区位条件是影响土地功能地域分异的基础性因素,社会经济水平是影响土地功能地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环境状况是影响土地功能地域分异的关键因素,在各因素类型中对土地功能影响最大的因子分别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距地级市中心距离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相似文献   

10.
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区)为研究地域单元,构建土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18年土地功能值,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模型分析土地功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功能在各县(市、区)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地势平坦的湖区地带土地生产功能较强,社会功能与生产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耦合性,生态功能较强区域沿洞庭湖流域呈带状分布.(2)自然区位条件是影响土地功能地域分异的基础性因素,社会经济水平是影响土地功能地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环境状况是影响土地功能地域分异的关键因素,在各因素类型中对土地功能影响最大的因子分别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距地级市中心距离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对土地功能缺乏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体系.综述了近10年来对土地/土壤功能研究的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系统角度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尝试初步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宁顺  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90-1549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是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即加强理论研究、坚持整体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建设、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支柱之一,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失地移民基本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现阶段三峡库区农村失地移民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失地移民的就业问题,提出用生态补偿的方式为库区筹措资金,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制度在不断调整与完善,而构建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农村扶贫机制,帮助农村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全民脱贫,完成奔小康的基本任务。本文将举例简析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路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健康发展;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村民参保积极性;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层次化;规范管理活动,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云南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应该确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坚持底线公平的价值理念,正确处理好补救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的关系,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和养老保障为基本内容,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多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法律、财政、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合理分配、提高保障水平和扩大覆盖面、规范管理和强化监督、加快完善农村特殊群体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措施,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贾淑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79-12081
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皖北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更是其中薄弱的一环,其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当今皖北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背景、存在问题及已有研究理论进行仔细分析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等,以构建切实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社会基本保障,不仅是现实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以及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需要,更是发展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