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各级政府纷纷下达粮食高产创建任务。针对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产量低、效益低和品质差的问题,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响应玉米高产创建号召,2008年圆满完成了夏玉米超900kg高产创建任务,并总结出一套夏玉米900kg超高产耦合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花生栽培如果不科学、不规范会导致花生空产量低、空壳率高、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应加大高产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必须要大力推广花生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主要探讨花生高产栽培和病虫防治的措施、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产低水分玉米生产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3~1996年高产低水分玉米配套技术研究和有关调查资料,从农民收入和粮食部门玉米降水费用等方面,对高产低水分玉米生产技术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高产低水分玉米生产,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节省了粮食部门的降水费用,并减轻仓储压力,有利于玉米调运、出口及深加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用激光诱变选育出的红皮洋葱新品种"西葱1号",具有中晚熟、高产、优质、抽苔率低的特性。通过对该新品种的品比栽培试验,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从而为生产上该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其能更好的发挥高产、优质、抽苔率低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5.
荞麦品种资源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把来源于全球的121个荞麦品种分成了12类,即I高产类、Ⅱ1-1中高产高产类、Ⅱ1-2中高产中产类、Ⅱ1-3中高产高秆大粒中产类、Ⅱ2-1中低产高产类、Ⅱ2-2中低产中产类、Ⅱ2-3中低产早熟大粒低产类、Ⅱ2-4中低产低产类、Ⅲ-1低产中产类、Ⅲ-2低产中产类、Ⅲ-3低产无产类和Ⅳ特矮低产类。并对各类荞麦品种的性状特征及黄土丘陵区所适宜的荞麦品种的生态性状及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浅水菱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将种植稻麦产量低、效益差的低洼田改为栽植浅水菱,并选用早熟高产良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使菱的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20d,亩产量一般在750k以上,高产田块超过1000k,达到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多年的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了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及产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茨菇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将种植稻麦产量低、效益差的低洼田改为栽植早茨菇,并采用温床育苗方式,使茨菇提早到9月中旬上市,比常规栽培早上市50d,平均亩产1000kg左右,高产田块超过1500kg,达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红皮洋葱新品种“昌激99—3”的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诱变选育出的红皮洋葱新品种“昌激99—3”,具有高产、优质、抽苔率低的特性。本试验通过对该新品种的品比试验,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从而为生产上该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该新品种能更好的发挥其高产、优质、抽苔率低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品种产量高、脱粒水分大,也就意味着晚熟,而早熟品种产量低,脱粒水分也低。解决早熟与高产、高产与籽粒低水分之间的矛盾,将是吉林省中东部玉米育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聚类分析,外引系在脱粒水分数量性状加性效应上给出了明确的划分,为材料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产量与低脱粒水分为极显著负相关,二者有机结合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1.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并分析不同类型春小麦产量、Cd富集、转运系数差异。结果表明,X4、X6~X8、X10、X16~X21等11个品种具有低Cd高产特性,且标靶危害系数均小于1,X14为Cd高积累且低产品种,这两种类型分别占供试品种的52.38%和4.76%;综合2年试验结果,低产中Cd类型春小麦品种茎的富集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高0.4倍,低产高Cd类型春小麦品种根、茎、叶、颖壳到籽粒的Cd转运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分别显著高2.5、2.2、1.8、2.2倍。研究表明,丰强6号、丰强11号等11个高产低Cd春小麦品种可在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苏北地区小麦抗旱节水高产栽培中遇到的水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土壤水分流失等问题,从秸秆还田、抗旱品种选用、肥料运筹和田间灌溉等方面,提出了小麦抗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助推苏北地区干旱条件下小麦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冬春季大棚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特别是在广东粤北地区,冬春气温低,通过冬春季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多年的试验、示范和通过,结果表明:采用冬春季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比一般的要亩增产2000左右公斤,增幅3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山区水稻低群体高效能的调控栽培技术□洪鼎俊一、杂交稻低群体栽培的主要好处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低群体高产栽培,是实现山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一大技术改革,可以克服传统栽培中那种高群体低效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临沧地区小麦粮价低、成本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实际 ,积极开展小麦节本增效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以探索出适合临沧地区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田麦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均值和变异系数模型对1980~2006年全国29个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省平均产量和各省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将粮食生产的时间序列划分为3个阶段,依次为低产高变阶段、高产低变阶段和高产高变阶段;结合各省粮食生产水平和年际变化特征,将各省的粮食生产分为4种类型,即低产高变型、低产低变型、高产低变型和高产高变型。从各农业生产区看,各农业区整体粮食生产能力随时间具有稳定性,但区域之间差别较大,各农业区内部省域单元之间的粮食生产水平差异较大,具有空间上的不均匀性,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时空上的不稳定性。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西北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15个耐肥性不同的主要小麦品种的氮营养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小麦品种中,丰产3号、周麦9号和长武134在低氮和高氮下均可获得高产,是适应性较广的品种类型;西农1376、西农6028和陕229对氮素累积量大,但体内氮的利用效率低,对土壤氮利用能力也差,需肥量大,氮肥利用率高,比较耐肥,适用于高肥土壤种植;低氮条件下,周麦9号、小偃6号属高产-氮高效型品种,而在高氮条件下,丰产3号、周麦9号和偃师9号属高产-氮高效型品种;低氮条件下耐瘠品种主要靠发达的根系和对NO-3的有效利用获得高产,高氮条件下耐肥品种主要靠对肥料氮的吸收及在体内的有效利用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张是  绪生 《吉林农业》2003,(10):15-15
农作物要高产,在具备高产作物品种和新的栽培方式的同时,还要有好肥良法相配套,才能实现高产低本高效。因此,要实现给农作物科学施肥,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影响桦甸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76-77
阐述影响桦甸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生产技术不规范,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种植大豆与种植玉米相比效益低,伤害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速发展桦甸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即推广大豆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对大豆种植产业进行政策扶持。为达到该区域大豆实施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省小麦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但是单位面积产量較低。为了迅速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迅速达到粮食作物的四、五、八指标,一方面要抓低产变高产,另一方面要抓高产再高产,才能使粮食生产早日过关。为了探索小麦高产更高产的途径,我們从1958—1963年进行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在这五年中,連續获得了較大面积(40—101亩)亩产609.0—869.7斤的高产水平,平均亩产711.8斤,其中有1—3亩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