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淑霞 《河北农机》2019,(10):126-12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必须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本文从智慧教室的建设、功效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提升等方面对空中智慧教室的创建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描述。实践表明,空中智慧教室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课堂内涵,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于"互联网+"课程的智慧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与空中乘务专业民航旅客运输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空中乘务专业民航旅客运输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势必要与信息化手段相融合。《液压与气动技术》是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结合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特点及《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特点,在"课前导学、课堂讲解、课后拓展"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雨课堂平台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手段,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利用雨课堂平台数据,采用过程考核评价手段,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翻转课堂在高职"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应用分为五点进行分析,基于翻转课堂、基于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元源 《河北农机》2019,(10):57-58
高职项目化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兼顾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也会出现学生自主学习性低等问题。多维融合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优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主导的理念,所以本文结合"课堂派"学习平台,最大化发挥移动学习的优点,构建了基于"课堂派"的多维融合教学模式,并从教学设计及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教学模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一直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参与度和课程教学成效的一大痛点。笔者立足学生学情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借助"轻游戏"教学理念,以"三视图"教学为例,基于Flash研究开发了一套"机械制图"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并用于教学实践。试验结果表明:该信息化教学软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参与度有效果,为其他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调整了课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模式在很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工程测量课程学习中,展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智慧教室的发展可以逐步实现未来时代信息化的需求,弥补之前线下教学手段的落后性。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智慧教室作为一种典型性的智慧教育环境,是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也可说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智慧教室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智慧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工科的背景,本文对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类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通过理实融合的教学方式、软硬件结合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教学总结,并将"雨课堂""翻转课堂"适当地融入课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懿 《河北农机》2020,(4):114-114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我校依托云班课平台建设信息化课程。本文深入分析了教学对象的个性特征,展示了在云班课平台上进行《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尝试了以"课前教学任务推送、课上实践讨论测试、课后回顾思考作业"等为特点的新时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娇娇 《南方农机》2019,(7):142-143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课堂"将成为高职课堂的全新发展方向。基于智能手机为"微"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智能手机在高职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提出智能手机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信息化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疫情背景下的材料力学课程中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有效应用线上实时交互等智慧化工具,将课堂融合最常用的办公软件Power Point和社交软件微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堂—课后—调研”全面性的教学数据统计和分析,同时在教学中引入课前预习、课堂线上互动、翻转课堂和课后讨论,利用课后全面性数据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逐步提升教学效果,有效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3.
"仪器分析"作为高职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极强的支撑作用。本文分析了高职食品类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通过从教学内容的分析重构研究、信息化资源的建设研究、教师人才队伍提升研究、多方评价体系研究等方面,论述了提高食品类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对高职食品类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容易走神等现象,并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课堂效果普遍不理想。利用手机等工具在课堂推送本次课的相关任务,可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课堂效果。本文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针对同一年级的三个平行班(分别为甲、乙、丙)进行不同频率的课堂任务刺激,甲班正常授课,不进行手机推送课堂任务;乙班平均每堂课推送1次~2次课堂任务;丙班平均每次课推送3次~5次课堂任务。通过期末测试的统计表明,三个班级60分以上的比率相差不大,但80分以上的比例乙班则明显比甲、丙班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课堂推送任务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听课效果,因此高频率推送课堂任务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会明显提高优等生的比例,但推送频率过高,会导致听课效果下降。该方法对后续机械基础类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5.
侯建明  蔡伟通  何秋梅 《南方农机》2023,(13):169-172+185
【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工程概念多、知识点零散等特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授课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学习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方法】课题组利用智慧职教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并制作微课资源,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法,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方式。【结果】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碎片化和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对课程和教师授课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升,更好地增强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并实现了课程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代兴梅 《南方农机》2019,(7):151-151,155
1+E线上线下混合式教与学模式的特点是:有多个教学场所,教学的主场地是教室或实训室完成课堂线下的教与学,学生可以在操场、宿舍等其他场所,完成课后线上的学习任务,学习具有多样性特点,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资源环境。本文重点阐述了1+E线上线下混合式教与学模式组织流程与实施方式,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是教师创建视频资料、教学课件或其他辅助资料供学生课外观看,课上面对面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知识覆盖面不断扩大,传统校园课堂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分析,对"微翻转"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共享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共享课程资源平台,结合"321"教学模式(三层二重一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自行下载预习课堂教学知识点,在理实一体化的课堂上完成任务,动手操作,直观高效,课后还能借助平台的知识点拓展,实现知识能力的延伸训练。课堂教学中采用工作页形式进行工作过程导向化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软件操作与车间现场实操融合在一起,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和在线优质资源课程的发展,给高校传统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弊端。对于目前在工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缺点,笔者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基于慕课与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线上课堂、线下课堂及项目研讨课堂的"三堂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下,我国加强智慧教室建设,积极实施信息化建设。智慧教室综合平台的构建,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坚持网络化的管理观念,注重信息技术运用,从而强化信息化建设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智慧教室硬件环境建设、智慧教室软件建设等进行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