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校合作共育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三字经》中就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之说,因此在我国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通的思想由来已久,目前部分学生家长将学生管理全面寄托于学校,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来说,及早与家长建立有效及时的沟通尤为重要。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本文以探究的方式寻求更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以期有效实现家校沟通,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调研与研究,得出了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可以为创新育人提供新模式,可以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实现生-校-企三元有机结合,创造新的价值,此外深化校地协同需要采用协同育人模式,共同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共享支撑平台等,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关系,为今后校地协同融合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魏宏艳 《南方农机》2022,(1):193-195
家庭是学生教育的另一个主战场,多年来家庭未能适时参与到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中来,一直处在被动状态,未能发挥出育人的重要作用,笔者就当前家庭参与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参与高等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参与度,提高了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我国大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在线路上进行停电作业,需要与电力调度及变电站取得密切的联系,加强沟通,配合一致,才能确保安全。但现场人员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沟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2014年6月18日,某供电所在向调度室申请线路停电施工后,调度人员模糊下调令,对正在施工的线路送电,造成4名线路检修人员触电,1人死亡,3人受伤。1事故经过  相似文献   

5.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纽带和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工作是基础教育事业坚实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兴衰和素质教育成败.  相似文献   

6.
赵大珍 《南方农机》2019,(5):197-197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步入人生的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叛逆心理较强。当家长教师与他们进行沟通时,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厌烦以及抵触的心理,甚至会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同时,部分群众的错误理解,也会加大学生抵触心理的形成。因此,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们就应该对自己的方式以及渠道进行适当的优化,尽量降低学生的抵触。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中职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省慈利县实干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9月4日,由赵世均等5个返乡农民工共同发起。合作社经过2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慈利县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佼佼者。始于责任留家创业觅商机"年纪大了,那几块田地就不要种了吧,家里需要用钱随时跟我们联系就可以了。"2013年春节后,慈利县通津铺镇燕子居委会赵世均兄弟几个聚在父母家,一边商量继续外出打工的事情,一边规劝父母。  相似文献   

8.
荆东星 《南方农机》2023,(18):195-19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何更好地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阐述了高职院校“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意义。笔者建议,高职院校要主动融入地方政府共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将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实践基地、教师资源、先进技术等嵌入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进行优化配置,打造一种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对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项目资金、项目支持等方式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给予经费支持,以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中对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指明了城乡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所必须要走的路径。但是,在马克思城乡关系中也明确,城乡融合发展并不是一时可以完成,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更需要相关部分的积极配合和帮助,才能充分促进城乡之间融合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盛勇 《南方农机》2019,(7):243-243
"现代学徒制"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培养行业适用、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立足现代学徒制,基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准员工培养的全过程,结合本校机电专业实际,探索与实施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家长的亲职教育一直稳定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去教养孩子,都需要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在亲职教育中,学龄前儿童阶段的亲职教育更为复杂关键,关系到儿童未来成长的人格养成,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基础,避免儿童问题和亲子间问题的发生有很大作用。在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运行形式来说,主要依靠家长的个体行动,或是家长与园方阶段性的交互性交流,这对于长远意义上的家长亲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亲职教育仍需要不断进步,本文将就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运行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连奎 《福建农机》2012,(1):33-37
“厂校一体”培养模式的创立,做到了“厂中有校”、“校中有厂”。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评价体系的运作机制。通过这种模式的实习教学,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就业对口“零距离”的对接。  相似文献   

13.
深化校地协同,统筹推进产教融合,是近些年来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校地协同的重要举措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近年来深化校地协同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要做校地协同深化合作,需要前期做好行业调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普及信息化元素。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具体实施路径,如校地转变理念,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习本文可以为今后校地协同背景下创建多元化生产性实训基地路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福铭 《湖南农机》2015,(3):115+117
当学校的层次与社会资源无法提升时,行政人员与教师因为有限资源的分配,甚至可能存在矛盾,唯有双方在科研立校、教学立校上达成共识,才可以将有效的资源投放到师资培养上,继而扩大学校的影响,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教师与行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沈丘县电子器材供应站是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生产的各型电能表配件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并以品种全、质量好、价格优、信誉高和售后服务周到等迎来了更多的用户.从1993年以来先后在《农村电工》、《电世界》及《电工技术》等专业期刊上做了大力宣传,产品质量为广大用户所认可.为了积极配合我国当前农网改造工程顺利进行,杜绝各地修、校单位因使用伪劣电能表配件,给您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站将更好地为全国各地修、校电能表的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经研究,决定在全国各地诚征代理商,每省仅限1~3家.我站将提供特别优惠价,具体方式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相似文献   

16.
有人总结过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其中最常见的一项就是——讲道理。跟学生讲道理,跟家长讲道理。翻来覆去地讲,不厌其烦地讲。我曾认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善于讲道理的人。他会不停地变换方式把道理讲得生动细致、深入浅出,使学生会听、家长爱听。那么,班主任的作为真的仅仅靠讲道理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电力企业中,营销和配电是其中两个较为重要的专业。但由于历史原因,所隶属的营销部门和配网生产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上是独立的。尽管在同一个企业目标下,但由于各自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相对独立,在工作中较难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近期开展的营配贯通工作,依托电网GIS,虽逐渐加强了营销与配网间的联系,但未在业务系统上建立起直接联系,相互间沟通不畅的弊端逐渐显现。很多单位只能依  相似文献   

18.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以机电工程学院为例,研究自动化类专业群、汽车类专业群及轨道类专业群相继与各大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本院学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敬  乔晓光  马峰柏 《农业工程》2014,4(3):129-130
大学生就业难是这些年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就业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的同时,高校应努力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企业在校外合作建立机电专业“厂中校”实训基地,以及引进企业开办“校中厂”实训基地为例,阐述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殷镜波  刘星  吕庆龙 《南方农机》2023,(13):195-198
【目的】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与产业对接薄弱、校企合作不紧密、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方法】课题组按照“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实施“岗位引领、三层递进、多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无人机四大典型行业应用领域岗位群,制定了无人机核心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以“会飞—善用—能创”三层能力递进为主线,构建了新型教学体系,搭建了行企校协同、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组建了结构化“三师”队伍,实施“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立行企校混合所有制协同育人机制。【结果】该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了精准对接无人机应用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行企校协同共建高职新兴专业可示范推广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