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秋蚕正值一年中的高温多湿季节,气候多变、叶质差、病菌繁殖快、桑园害虫多,容易感染发病,危害蚕作安全,应重点抓好真菌病的防治。1 小蚕重防曲霉病小蚕期,特别1~2龄实行全防干育,如果连阴多雨,桑叶含水率过高,喂叶过厚,造成蚕座内湿度过大,桑叶发酵腐烂,霉菌滋生,容易使蚕儿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蚕儿食桑停止,体色发黑,从感染到死亡一般2~3天,由于蚕体过小很不容易发现,一龄眠中不脱皮而死亡,易被误认为是中毒症。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述饲育湿度的高低与蚕座中微生物的繁殖有密切关系,具体可以看看曲霉病和僵病的感染与饲育湿度的关系。在感染上曲霉病比僵病更需要有多湿的环境,可是小蚕期感染率高的曲霉病,事实上蚁蚕时湿度达50%以上就感染,2龄蚕则70%以上就出现高的感染率。另一方面,根据蚕的水分生理和给桑回数,则1~2龄蚕的饲育湿度在70%以下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3.
蚕病的诊断     
一、小蚕期 1.食欲不振,经过延长,发生细蚕,迟眠蚕,起缩蚕时: a.在眠的前后毙死者,为传染性软化病或微粒子病。 b.蚕虽然大小不齐,但不毙死时为氟化物,二氧化硫等公害。 2.一眠时,体色少带暗色而突然毙死者为曲霉病。 3.蚕的行动非常活泼者,为脓病或杀虫剂的中毒。 4.二龄或三龄蚕,尾部弯曲,将它伸直时皮肤易破而出血。这种情况是患曲霉病。 5.肛门变成暗褐色,可见便秘和脱肛  相似文献   

4.
苏红梅 《广西蚕业》2002,39(3):28-29
在我区的养蚕生产过程中 ,曲霉病的发生也较为普遍 ,造成很大的危害。在小蚕期一旦发生曲霉病 ,则可能会遭受整批蚕的损失 ,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及影响经济收入。为此 ,笔者就此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作一些介绍。1 我区曲霉病发生的特点曲霉病在我区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季节 ,在 5、6、7、9月份发生较多。在整个蚕期中以小蚕期较为多见 ,最容易侵染的是蚁蚕及一龄蚕 ,以后感染发病率逐龄降低 ,大蚕期发病较少 ,一般只是零星发生。蚁蚕感染后 ,不食桑 ,呆滞 ,伏于蚕座下。死后体躯紧张 ,在孢子侵入部位往往出现缢束凹陷。约经 1天 ,尸…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蚕体腔型脓病、蚕中肠型脓病、蚕病毒性软化病、蚕细菌性败血病、蚕细菌性胃肠病、蚕细菌性中毒病、蚕原虫病、蚕壁虱病、蚕多化性蝇蛆病、蚕黄僵病、蚕曲霉病、蚕绿僵病、蚕白僵病的症状及识别技术,为普及家蚕病害的基础知识,提高蚕病诊断的准确率和蚕病防治技术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蚕常见病的症状识别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帆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2):96-97,101
介绍了蚕体腔型脓病、蚕中肠型脓病、蚕病毒性软化病、蚕细菌性败血病、蚕细菌性胃肠病、蚕细菌性中毒病、蚕原虫病、蚕壁虱病、蚕多化性蝇蛆病、蚕黄僵病、蚕曲霉病、蚕绿僵病、蚕白僵病的症状及识别技术,为普及家蚕病害的基础知识,提高蚕病诊断的准确率和蚕病防治技术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家蚕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地说,蚕得病后是很难治愈的,故对蚕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尽管在养蚕前对蚕室蚕具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然而蚕在饲养过程中,或多或少还会食下和接触一些病原物,或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致使蚕儿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在养蚕期间务必加强蚕病的防治工作.在养蚕过程中发现的常见病有10多种,属于病毒性的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属于细菌病的有败血病、细菌性肠胃病和卒倒病;属于真菌病的有白僵病、绿僵病和曲霉病;节肢动物寄生引起的病害有蝇蛆病和壁虱病;另外,还有农药、煤烟及工厂废气引起的中毒症等.现将这些主要病害的病原、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阐述柞蚕微粒子病在柞蚕的蚕、蛹、蛾、卵四个完全变态中的发病特征,并提出了通过三级繁育体制和制种时镜检阻断蚕种带毒(胚种传染)及1~2龄迟眠蚕显微镜补正检查,及时淘汰病、弱蚕,以降低经口传染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家蚕血液性脓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强 《江苏蚕业》2006,28(3):30-31
<正>血液性脓病是我市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多发性蚕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较大,在存、夏、秋均有发生,以夏、早、中秋蚕较多。1病症血液性脓病在各龄期均有发生,在养蚕生产中多发生于3龄以后,特别在5龄中期到老熟前后发病最为严重,潜伏期小蚕一般3~4天,大蚕4~6天  相似文献   

10.
蚕病的防治是养蚕生产过程中夺取蚕茧、蚕种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蚕病防治工作,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蚕病发生的规律,传染途径和消毒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蚕病防治中发挥主动作用。家蚕的病害很多,有传染性病,如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虫病等,也有非传染病,如蝇蛆病、壁虱病、螫伤症等。还有因农药、废气而引起的中毒症。现在,着重谈谈传染病发病规律,常见的几种主要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和识别;壁虱病的发生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在防治禽类细菌病中,由于对广谱杀菌剂痢特灵使用不当,易引发中毒。近年来,笔者在禽病诊治中,两次接触到了日龄肉仔鸡发生痢特灵中毒病例。 一、发病情况 赤峰市两家肉仔鸡场,4月初从福州引进1日龄肉鸡雏5.6万只,饲喂唐山市某饲料厂生产的0~10日龄雏鸡颗粒饲料。为预防肉雏白痢,于2日龄开始,将痢特灵按0.02%的比例分步拌入颗粒饲料中,混匀后饲喂。3日龄时全群肉鸡雏出现精神萎顿、口渴等症状,死亡  相似文献   

12.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1):49-49
由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引起的蚕病,称蝇蛆病。其症状是:当蝇产卵在蚕体的环节皱折处,卵经1~2天即孵化成幼虫,在幼虫钻入蚕体后,蚕体皮肤上产生不规则的黑色病斑,黑斑内有幼蛆,被寄生处环节常肿起、弯曲,3、4龄蚕被寄生后在大眠中不能蜕皮变黑而死,5龄蚕前期被害后出现早熟蚕,一般虽能结茧或结薄皮茧,但都不能化蛹而死于茧中,五龄后期寄生的蛆体常在蚕儿结茧后发育成熟,咬破蚕的皮肤、茧壳钻出,造成蛆孔茧,不能作缫丝原料。  相似文献   

13.
<正>在蚕种生产上,随着多丝量品种的繁育推广,不仅5龄后期容易暴发蚕病,而且从种茧调查至发蛾前的病死蛹发生率也不断地增加。对此,笔者结合本场生产实际从不同途经探索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1发生原因1.1败血蛹后期死蛹中败血蛹占大多数,是造成丰产不丰收的重要因素。败血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粗放操作和蛹体受伤出血所致,还有高温闷热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陆宣  王三九 《蚕学通讯》2005,25(3):39-39,50
僵病又名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爆发僵病.宿城区部分乡镇曾在1998年中秋、2000年晚秋爆发白僵病对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根据近几年的防治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蚕由于各种原因 ,常常发生蚕病 ,轻者减产降质 ,重者颗粒无收。如果在蚕病发生时能够及时地正确诊断 ,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那么就能够控制蚕病的蔓延 ,减轻蚕病的危害 ,减少蚕病造成的经济损失。1 诊断方法生产上经常发生的蚕病 ,主要有真菌病(白僵病、绿僵病、曲霉病、镰刀霉菌病 )、病毒病 (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 )、细菌病 (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胃肠病 )、蝇蛆病、壁虱病、农药中毒、煤气中毒等。在诊断时可采用“一问、二看、三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一问 :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养蚕户的上期蚕发病情况、养蚕前消毒、…  相似文献   

16.
陆宣  王三九 《四川蚕业》2006,34(3):29-29,14
蚕僵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  相似文献   

17.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6,34(4):39-40
2004年射阳县饲养晚秋蚕47800盒,9月6日出库,9月17日收蚁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1~2龄前期小蚕发育良好,整齐健壮,2龄后期部分养蚕户发生血液型脓病,3龄又发生一定数量的僵病,5龄后期至上蔟大量发生蚕病和不结茧蚕。据调查,全县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户甚至颗粒无收。对此蚕农反映强烈,有人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正确分析蚕发病的原因,10月19日中国蚕业研究所专家对病蚕进行了鉴定,其结果是:大部分为血液型脓病,少量蚕有微量化学因子积累性中毒症状,蚕发病及不结茧主要是由于消毒防病及饲养不善造成…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原蚕区生产中 ,家蚕病死蛹时有发生 ,后期死蛹的增加 ,势必降低制种产量和蚕种质量 ,严重影响蚕种场经济效益。原蚕户如果饲养水平较低、饲养条件较差 ,很容易造成后期死蛹的暴发 ,危及原蚕户的收益。本人结合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就病死蛹的防治谈几点看法。1 加强防病消毒和贮桑卫生 病死蛹主要有黑死蛹、黄死蛹两大类 ,均由细菌的感染引起。除细菌直接通过创伤进入蛹体外 ,另一种主要途径是家蚕食下细菌交叉传染导致蛹期发病 ,故在蚕期前、蚕中要做好消毒。蚕期前务必彻底清洗蚕室蚕具 ,用含有效氯 1%的漂白粉和 2 %的甲醛消毒 ;蚕中…  相似文献   

19.
夏德梅 《四川蚕业》2006,34(3):27-28
1晚秋蚕僵病的发生情况2005年我县晚秋蚕发种36870张,9月13日出库,22日早上发种,23、24两日收蚁,品种为苏菊×明虎,全县蚕区都不同程度暴发僵病,其中以蚕桑主产区特佣、盘湾最为突出,发病面达90%,有少数农户头眠就发生曲霉病和黑尾病,二眠起蚕时蚕座中普遍发生白僵病,每匾有4~5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10%环丙氨嗪粉剂对家蚕的毒性:10%环丙氨嗪粉剂稀释2000倍时,对4龄起蚕表现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不能正常结茧;对5龄3d蚕无明显中毒症状,但使结茧率下降。20000倍和200000倍对4龄和5龄蚕的影响较轻。严格按照鸡饲料添加环丙氨嗪标准防治蝇害时,对养蚕生产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