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7月16日至20日,江苏省农林厅在丹徒县召开全省蚕桑生产会议,总结交流春茧生产经验,讨论研究下半年工作意见,动员蚕区各地在宣传贯彻在六中全会精神的大好形势下,认真落实发蚕桑生产责任制,精心养好“三秋”蚕,力争全年蚕茧总产突破80万担。  相似文献   

2.
<正> 八十年代第一个年度的蚕茧生产已基本结束,获得了春、夏、秋茧连续增产丰收。全省蚕茧总产量予计可达七十五万多担,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十六以上。其中:春茧总产三十二万五千三百担,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二十九点四七;夏茧总产八万六千五百六十担,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十点二六;秋茧总产予计可达三十三万八千多担,将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八左右。各地在胜利完成蚕茧生产任务的同时,还开展了群众性的育苗工作,初步统计全省可出圃嫁接桑苗二亿多株,砧木苗十亿株左右,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苗木基础。蚕种生产,全省一代杂交种予计完成一百七十五万张左右,比计划任务多制五万多张,除满足本省蚕区用种需要外,还支援兄弟省区蚕种十多万  相似文献   

3.
<正>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蚕桑生产在党的一系列农村工作政策的推动下,经过蚕区广大干部群众和蚕桑科技人员共同努力,获得了蚕茧连续六年增产和苗、桑、茧、种全面丰收的可喜成绩。 1984年全省全年发种240.5021万张,总产蚕茧129.8997万担,比上年增产33.3978万担,增长34.6%,提前一年实现并超过了“六五规划”。第一次实现全省原料茧满足现有丝绸工业的需要,达到了茧、丝、绸的同步增长。全省除南京市以外,其余10个市普遍增产,南通市总产达33.6737万担,继续保持全省总产最高市的桂冠,盐城市总产  相似文献   

4.
<正> 据7月上旬省农林厅主持召开的各市多管局长与蚕桑负责干部参加的全省春茧生产总结会议的消息,今年我省春茧生产又获丰收,春茧总产突破了50万担,比83年增长了21.9%。产量最高的南通市今年春茧产量突破了10万担。盐城市的增产茧量最多,增产幅度最大,比83年增产3.3万担,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 省农业局7月22~25日在户县召开了全省蚕桑生产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9个地市,22个重点养蚕县的蚕桑生产技术部门以及陕北建委、省外贸、轻纺、科研等单位的代表共60余人。与会同志参观了户县涝店公社新建的渭河滩地一千多亩蚕桑生产基地现场,总结交流了春蚕生产经验;会议评选奖励了在春茧增产数量、增产幅度、张产茧量三项经济指标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前五名的地区和前十名的县;落实了9万张秋蚕生产任务和力争夺取全年蚕茧总产8万担的措施,论讨了年底出席省蚕柔先代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今年浙江省饲养春蚕种81.27万张,比去年同期增加5.23%.生产春茧65.36万担,增加6.74万担,计11.51%,完成全年计划的48.4%收购春茧62.40万担,增加6.66万担,计11.94%,完成全年计划的51.5%.春茧的生产量、收购量都开创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省7个地市、48个市县都增了产,其中,杭州、嘉兴、金华、丽水四个地市以及余杭共27个市县增产一成以上,德清等14个市县增产二成以上,建德县的春茧产量翻了一番,产茧量最多的湖州市,生产春茧14.56万担,增产2.15万  相似文献   

7.
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湖州市,是全国蚕茧产量最多的一个县,也是我省推行蚕桑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早的一个县.去年这个市生产蚕茧29.79万担,比1981年增产3.18万担,是我省增产数量最多的一个县.今年春蚕生产虽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该市产茧量仍然有较大幅度增产,总产蚕茧达14.56万担,比去年同期增产2.15万担,增长17.4%,占我省春茧增产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又是我省春茧增产最多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七月九日至十二日,省农林厅在常州市武进县召开了全省蚕桑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春茧生产和蚕桑工作的改革经验,研究落实秋茧生产任务和增产措施,狠抓秋蚕饲养,努力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市、县蚕桑业务负责人,各市和年产茧量万担以上的县(包括  相似文献   

9.
<正> 84年我省蚕茧总产129.9万担,比上年增长34.6%,提前一年实现并超过了“六五”规划110万担的指标。全省蚕茧总产第一次突破了百万担,增产茧量第一次超过了三十万担,第一次实现了我省原料茧满足现有丝绸工业的需要。全省除南京市以外,其余10个市普遍增产。南通市全年产茧33.6737万担,居全省之首,比上年增长33%;盐城市全年产茧23.4156万担,居全省第二,比  相似文献   

10.
<正>乐至县连续三年获得蚕茧增产,今年春、夏两季狠抓措施落实,又获得增产多收。春、夏季共发蚕种74812张,比去年同期增发7836张,增加11.7%(其中:春蚕增加24.5%,夏蚕少发3.4%),共收购蚕茧40279担,比去年春、夏茧增产14598担(其中:春茧增产5320担;夏茧增产9278担),增加56.8%。平均单张产茧26.9公斤,比去年同期19.15公斤,增产40.5%(其中:春茧提高3.9%,夏茧提高141.6%),蚕茧总产量完成年度计划80.6%。全县8个区、67个乡全部实现了增产增收。目前各级干部和蚕农积极性普遍高涨,正狠抓秋蚕饲养管理工作,力争秋蚕超春蚕,全年大增产。我县今年春、夏蚕茧大幅度增产,我们具体抓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省委、地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兴县今年春茧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县春季桑叶产量达到33万多担,比去年同期增产30%以上,饲养的蚕种55644张,比去年同期增加20%,这些桑叶不但满足了蚕儿的需要,而且还多余15,000多担,改变了年年养蚕闹叶荒的局面。鲜茧产量达23920担,比去年同期增产25%。同时出现很多高产事迹。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张产茧60斤以上的,全县有1415张,70斤以上的有435张;80斤以上的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季浙江省的蚕桑生产由于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大抓蚕室、蚕具和各项物资准备,贯彻了抓桑又抓蚕的方针,春茧获得了大丰收。总产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7%,并且出现了许多大面积的高额丰产,全省有14个县比去年同期增产2倍以上,6个半老区县达到产量翻一番,过去减产的富阳、奉化、加兴三个县已成为增产县,其中加兴县今  相似文献   

13.
<正> 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七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春蚕生产座谈会认为:当前蚕丝生产和丝绸销售形势很好,春茧又获丰收。据八个主产茧省统计,今春发种390万张,比去年同期增加5万张;产茧259万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万担。除湖北、广东略有减产外,其他各省均有不同程度增产。江苏省春蚕连续七年丰收,今春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0万担;浙江省增产8.44万担,  相似文献   

14.
玉山县蚕桑生产一九八三年形势很好,全年养了春、夏、早秋、中秋、晚秋和晚晚秋六期蚕,共养一千七百九十七张蚕种,产茧一千一百五十九担,为年计划九百担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八点七,比超历史的八二年六百一十八担增长八成多,是连续增长五个春秋来最好水平的一年,又是一个超历史的丰收年。这个县的蚕茧产量名列全省第三位。突出的有五个  相似文献   

15.
<正> 八十年代第一年的蚕茧生产,已胜利地超额完成任务。全年总产茧七十六万四千六百二十四担,比国家计划六十三万担,超额百分之二十;比省计划七十万担,超额百分之九点八;比一九七九年六十四万四千六百担,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六二;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六十五万六千五担,增长百分之十六点四六。全年五期蚕,期期都增产。春茧总产三十二万五千三百担,比一九七九同期增产百分之二十九点六;夏茧总产八万六千六百担,增产百分之十点三;早秋茧总产十五万四千担,增产百分之九点八;中秋茧产十五万九千七百二十四担,增百分之十一点八;晚秋茧总产三万九千担,增产百分之十八点九。  相似文献   

16.
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桑地达1300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000余亩。到6月15日止,发种26295.5张,比去年同期的10198张增长1.58倍。蚕病不多,收成稳定。6月10日统计,收购蚕茧4518.61担,比去年同期1317.73担,增长2.4倍,头批茧(1036担)送样九江省复评组,复评结果,10粒茧壳重2.11克,解舒83%,500克茧价  相似文献   

17.
石板公社是高州县的蚕桑主产区,到今年九月底止已发放蚕种4694张,其中已收茧4055张,产茧1826担,平均张种产茧45斤,张种产值82.17元,比去年同期的1054担增产772担,即增产73%,张种增收7.8斤,即增收13.24元。这是石板公社领导重视蚕桑生产,变革饲育形式,推广小蚕代育户,养好小蚕,稳定蚕造的结果,增加了蚕户收入。  相似文献   

18.
<正> 5月28日,全市落下了春茧收购的帷幕。共收购鲜茧2561.2担,春茧平均单产36.5公斤,单张产值达52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单产增加 1.2公斤,单张产值增加 78元,发种量减少 786张,总产却增加了 188.2公斤,实现了97年蚕桑生产开门红。 去年以来,市茧丝绸总公司针对茧丝绸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把“狠抓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作为发展本市蚕桑生产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乡镇发展蚕桑生产,让利于蚕农的优惠政策。通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全市桑园管理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春蚕统防统消面和小蚕共育面均达100%,并一次性成功推广了纸板方格簇,推广面达 47%。  相似文献   

19.
“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认真回顾一下对今后恢复和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是有益的。一、“七五”期间广东蚕桑生产的特点。“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有下列三个特点: 1.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急剧下降。历史上珠江三角洲都是广东省蚕茧的主产区,1979年以前珠江三角洲的桑地面积占全省桑地面积的80%左右,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茧量的90%以上。从1980年开始,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逐年下降,1984年产茧1.072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2.3351  相似文献   

20.
玲珑大队,自1972年发展蚕桑生产以来,曾有好几次发生严重的蚕病,产茧量很低,因此在群众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栽桑容易养蚕难”的思想,就是怕蚕发病影响收成。近年来,我们认真控制蚕病,确保蚕茧稳产丰收,春茧张产年年超百斤,早秋张产超70斤,1977年蚕茧总产量,又在上年238担的基础上增产12担,每户平均超过1担茧。我们在蚕病防治上做到以下几点措施。一、彻底消毒,搞好环境卫生根据蚕病的规律,养过蚕以后,不论在饲养过程中有没有看到病蚕,都有病原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