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胜民 《吉林蔬菜》2014,(10):32-33
<正>接种后的段木称作菇木。从菌丝体定植到大量长出香菇,菇木需要在菇场堆放将近1年的时间,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很大。香菇菌丝体能否在菇木中旺盛地生长发育,第2年能否正常投产,关键在于接种后菇木管理水平的高低。所谓菇木管理,就是根据菇场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不断地创造适宜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及其子实体发生的良好条件,有  相似文献   

2.
接种后的段木称作菇木。从菌丝体定植到大量长出香菇,菇木需要在菇场堆放将近1年的时间,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很大。香菇菌丝体能否在菇木中旺盛地生长发育,第2年能否正常投产,关键在于接种后菇木管理水平的高低。所谓菇木管理,就是根据菇场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菇木含水量和子实体形成:香菇子实体形成至成熟的全过程可分营养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原基长大和子实体的发生。接种后,菌丝在25℃下生长,菇木随之腐朽,重量逐渐减轻。菇木不达到一定的腐朽程度,就不可能有很多子实体发生。调查了241号和514号接种二年菇木的重量变化和子实体发生之间的关系,发现菇木接种后重量减轻30%以上,就会产生发生子实体  相似文献   

4.
段木栽培香菇,在接种阶段,除要使用种性优良,菌丝体健壮的菌种外,还必须注重接种质量,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创造有利香菇吃料的环境条件,以最快的速度让菌丝侵透菌棒,提高纯菌率,降低杂菌感染,培养出高密度菌丝化的菇木,是段木栽培香菇速生高产的关键。菇木的菌丝量与产菇量是成正比例的。提高接种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三点:密—密接种,增加段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大,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侵透段木。段木栽培香菇,菇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段木吸收水份、蒸发水份,干湿交替的水份运动来实现的。接种眼增多,既便段木吸水速…  相似文献   

5.
短段木栽培灵芝有生材栽培和熟材栽培之分,但接种时均采用断面接种法.灵芝菌丝体对木材的腐朽分解程度与其在木材中的蔓延扩展情况有关.在轴向(即木纤维方向),由于导管的存在,菌丝纵向蔓延易于进行;在径向,由于木射线的存在,菌丝横向蔓延也易于进行.采用断面接种法,菌种极易在断面表层定植,也容易向木材内部纵横蔓延生长,从而使菌丝体在一定时期内比较充分地对木材组分进行全面的腐朽分解.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断面接种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6.
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发菌:为使菌种很好地在段木上成活、蔓延,接种后的段木应堆叠在一起。堆高100cm左右,堆外用草帘和塑料布包裹,使堆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如天气干旱,在草帘上还需经常淋水保湿,这样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菌丝在段木中自会充分蔓延。两片叠合的段木间,由于菌丝生长已粘连在一起,这时即可拆堆,把段木排入菇场中。 6.发生:栽培平菇的菇场应选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做菇场时先将场地挖成一土坑,坑深8-12cm,然后用斧头把粘结在一起的段木分开。长满菌丝的段木又称菇木,把此菇木排放在坑内,它的接种面要  相似文献   

7.
上海郊区于1965年前后在个别菇房发现蘑菇“死菌丝”现象,罹病菇房若不及时防治,往往会连年发生,且发病面积也会逐年扩大。据观察,在出菇后,有的菇房床面上往往出现一块块不出菇的病区。剥开病区细土仔细检查,则会发现粗土上的线状菌丝萎缩,似烤黄,所以也称“黄菌丝”。以后萎缩变黄的菌丝体,慢慢的死亡溶解。奇怪的是病区培养料内的菌丝体,不仅看不出病症,反而显得更加浓密旺盛,但培养料中的菌丝一旦长上粗土,便一再重复变黄而萎缩死亡,因此,我认为将这种现象称为“死菌丝”更为确切。本文就蘑菇“死菌丝”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措施,作一简略的介绍,以供栽培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历来,香菇段木接种至菌丝成活期间,要把段木堆集起来,上下铺一层树叶和稿秆等,再覆盖茭白叶、草席、薄膜等,以保温保湿,提高菌丝的成活率。但这些覆盖物,容易引起葡萄状球菌等杂菌,香菇成活率不高。鉴于这种发菌法有缺点,作者土谷英夫进行了研究。用空隙率80~95%的泡沫塑料布或合成纤维加工的通气塑料布浸湿后,覆盖在接种的段木  相似文献   

9.
段木栽培香菇,接木屑菌种后一般都要在接种穴上盖树皮盖或涂蜡封穴,以保温和防杂菌污染,这是一项花工多的工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段木接种香菇木屑菌种后,只要进行科学管理,在不加盖任何保护物的情况下,也能栽培成功。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接种前,将待接种的段木搁在两只木马上,以免触地污染,然后按常规法用皮带冲打跟,接入木屑菌种。接种时注意将菌种填满洞穴,松紧适中。最后用经75%酒精消毒的木锤或铁锤轻轻地将菌种压至与树皮相平,便可将经接种的段木按井字形堆放,堆上覆塑料薄膜,以利保温、保湿。菇木接种期间温度一  相似文献   

10.
香菇菌丝在段木中生育,一般要经6~8个月才长出子实体。我厂于80年5月中旬试验同一段木中混种银耳和香菇,于同年9月4日就有二根菇木出菇,至27日止,陆续出菇5个,并有多根菇木出现第三次菌丝。经检查,直径10厘米的2根菇木,菌丝均已深入到心材。这样从接种到出菇仅3个半月左右,说明小径段木种菇可以缩短出菇期。据我们分析,小径段木出菇早的原因有:①采用了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中温型良种7402号菌种,因而日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就能出菇。②所用段木是小径枫树,长1米、直径3~8厘米,边材发达,组织疏松,有利菌丝生长发育。③搭棚遮阴,菇木排成井字形,通风透光好。④同银耳混栽,用薄膜复盖,经常喷水,菌丝生长迅速。⑤混栽菇木采收银耳时,每隔7~8天要翻动一次菇木,可使发菌一致.而翻  相似文献   

11.
段木栽培香菇,传统的菇木浸水催菇,是在接种后菌丝经过春夏两季生长,气温适宜出菇时进行。根据我们的实践,最佳的浸水时机应视菇木直径大小而定。直径10~20厘米的菇木,必须经两年或两年以上的菌丝生长期,待菌丝已深入到菇木的各个部位(除芯材外)才可进行浸水;直径大于20厘米的菇木,必须经过三年的菌丝生长期才可浸水。  相似文献   

12.
高山区菇木资源丰富,但道路不畅,菇木搬运不便,菇树只能就地砍伐,选场栽培。由于山高水源缺乏,不能采用低山区的香菇栽培管理方法,我们运用现代香菇栽培技术结合菇木老式砍花的管理方法,总结出了一套高山区香菇栽培方法,并在不用水催菇的情况下,以人工调控菇木干湿度来刺激出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选好菇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香菇一生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给香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香菇单产的一个重要措施。据观察,向阳背风的阔叶林地带,是香菇生长的良好场所,不需人工搭建荫棚,点种好的菇木排放在稀密适度的阔叶林内,根据一年气候变化,人工变堆调节菇木干湿,利用树叶的长落调节养菌和出菇期菇木的光照,恰到好处地满足丁香菇生长要求。场内空气新鲜,极利于香菇出菇,又是良好的养菌场。 (二)竖堆保温促定植 由于高山区气温低,菇木一年中利用有效积温少,早期低温接种能有效的提高菇木一年中对有效积温的利用。但2月中旬至3月中  相似文献   

13.
菇木林资源是指在一个地区或某局部林区中 ,能提供用于栽培香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菇木林数量。菇木林资源应以菇木树种、蓄积量、生长量、轮伐期、资源再生情况、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难易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尽管在我国约有2 0 0种阔叶树种能用于生产香菇 ,但一般由于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杜英科等树种柔和力较强 ,容易被香菇菌丝分解 ,菌丝生长旺盛 ,能取得较理想的制菇效果。因而被认为是香菇的优良树种而被广泛利用。有些树种香菇菌丝生长缓慢 ,菇产量低、菇质差 ,利用率不高 ;另外有些树种如樟科的樟树、楠木及山茶科的木荷等则…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区段木栽培香菇出菇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排放在地表面,采用人字形或复瓦式架木,菇木与地面的倾斜夹角为70—80度,这种方法很不利于保温、保湿或防雨、防冻。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试验了一种在坑道中半伏地式排放菇木覆膜栽培香菇的方法。现将具体做法和结果介绍如下:(一)选地挖坑:选通风向阳、土层较厚的空地挖坑道,宽1.2—1.4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深度因土层厚度而定,将挖出的土放在坑道两边踏实筑埂,以增加坑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大球盖菇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球盖菇对黑曲霉菌、青霉菌、木霉菌和粘帚霉菌的抗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对黑曲霉菌、木霉菌、粘帚霉菌抗性较强,形成了拮抗线,对青霉菌的忍耐性较强.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矿质元素和葛藤粉对大球盖菇菌丝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表明矿质元素铁、铜、钼、锌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钴、钒对菌丝的生长作用较少;不同的浓度的葛藤粉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的生长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其中培养基中葛藤粉浓度为80 g/L时,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灰树花棚式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兰  赵占国 《食用菌》1996,18(6):30-30
灰树花(Polypopus frondosus),又称贝叶多孔菌,河北称栗子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品种。由于灰树花菌丝体抗杂菌的能力比其它菇弱,有关灰树花的生物学知识和栽培方法报道不多,所以很多菇农不敢轻易种植。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栽培实践,现就灰树花棚式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一)栽培时间 灰树花属中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25℃左右,原基形成适温20℃左右,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18℃左右。据这三个“适温”,河北一般在春季栽培,接种和发菌时间1~3月,出菇管理适期4~6月;秋季栽培,要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制种,故而困难较大,出菇管理适期一般安排在8~10月。  相似文献   

17.
袋栽香菇料筒制作和接种后抓好菌丝培养及下田转色管理,是夺取香菇高产的关键。现就其技术要点探讨如下: (一)菌丝筒管理 ①保持室温:要注意节气变化,如夜晚温度低于20℃,就应在中午通风,下午最迟5点左右关窗保温,以利菌丝萌发生长。②及时翻堆:接种一周后菌丝萌发定植,此时开始翻堆互换位置。前几次翻堆要轻拿轻放,以后逐次加重手势可促使菌丝发育。③合理通风换气: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在70%左右。并要注意防鼠咬、虫蛀。一般经60天左右就可培养好。 (二)脱袋下田 菌丝筒经60天左右的室内培养,接种孔四周的瘤状隆起占整个袋面的1/2~2/3,接种孔四周有微棕褐色时,说明菌丝已生理成熟,就可以脱袋下田。此时温度应是12~25℃为宜,温度太高易感  相似文献   

18.
斑秃型病害,是生料栽平菇发菌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侵染性病害。其发生的比率因栽培菇场和季节而异,一般是地下人防菇场>地上菇房>露地菇场,气温较高的秋栽季节发生量较大。 (一)病害的症状:播下的菌种块萌发和定植速度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抑制,菌床表面的菌丝体呈斑块状和禿点状分布,同时培养料散发出带刺激性的酒酸气味,严重时种块不萌发或生长停止直至死亡,菌床表面成片,甚至整体不长菌丝——即斑秃型,培养料由酸败变质至形成粘臭状的腐料,最终导致栽培失败。 (二)病害的成因:根据栽培实践和观  相似文献   

19.
以每袋播种量70 g、50 g和30 g接种,不同播种量对香菇菌袋发菌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接种量,对于菌种块菌丝萌发和菌丝体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对菌袋污染率、菌丝满袋时间和出菇产量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以每袋50 g播种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正>15海鲜菇出菇管理海鲜菇出菇管理可分为五阶段:恢复期,原基形成期,壮蕾期,伸长期,成熟期。各阶段管理目标不同,各有相应的温、光、水、气的管理要求。15.1恢复期恢复期指栽培包入出菇库的0~5天。进入库房栽培包因前一段轻搔(仅将老接种块弃之),培养基料面菌丝受到损伤,需要恢复。该阶段管理重点为降温与保湿,其参数为温度15~17℃,湿度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