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几种百合花粉生活力测定及贮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种野生百合(山丹、有斑百合)、3种切花百合(西伯利亚、索邦、白天堂)和1种栽培百合(兰州百合)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研究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条件和保持花粉活力最适的贮藏条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和索邦最适培养基配方为5%蔗糖+20 mg/L H3BO3,有斑百合和兰州百合为15%蔗糖+20 mg/L H3BO3,山丹为5%蔗糖+10 mg/L H3BO3,白天堂为10%蔗糖+80 mg/L H3BO3;除有斑百合外,其他百合均在室内散射光照射下花朵完全开放时萌发率最高;低温贮藏有利于保持花粉的活性,-20℃条件下贮藏1年,各百合花粉均有一定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唐菖蒲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唐菖蒲栽培品种"粉友谊"的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H3BO3、CaCl2所组成的基本培养基配方不同组分浓度对唐菖蒲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并在此基本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研究Mg2+、Zn2+、Fe3+、Cu2+和K+离子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蔗糖、H3BO3、CaCl2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蔗糖和H3BO3对唐菖蒲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是花粉萌发的必需物质.低浓度的Mg2+、Fe3+和K+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离子浓度过高对花粉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而Cu2+、Zn2+在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唐菖蒲花粉培养液最适配方:蔗糖100 g·L-1+H3BO3100 mg·L-1+CaCl2150 mg·L-1+Fe2(S04)350 mg·L-1+KNO350 mg·L-1+MgSO4·7H2O 100 mg·L-1;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且光照、黑暗的环境条件对花粉萌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丁香花粉生活力测定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丁香花粉为试材,研究了蔗糖和H3BO3的交互作用对丁香花粉萌发的影响和不同贮藏条件及时间对丁香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H3BO3、蔗糖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丁香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最适宜的花粉培养基为:蔗糖20mg/L+H3BO330mg/L;丁香花粉在室温下可以贮藏21d,加干燥剂的花粉比不加干燥剂的生活力高,在-80℃条件下耐贮藏力为35d,贮藏27d后生活力仍达4%左右。  相似文献   

4.
君子兰花粉生活力测定及贮藏方法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大花君子兰品种胜利为试材,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固体培养基中蔗糖、硼、钙、镁、钾及琼脂质量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花粉培养基为蔗糖100 g/L+H3BO3150 mg/L+CaCl2100 mg/L+琼脂4 g/L,新鲜花粉萌发率最高达91.4%。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和I-KI染色法测定君子兰花粉生活力分别为88.1%和89.4%,比培养基法(78.7%)略高。不同贮藏方法对君子兰花粉生活力影响差异较大,最佳贮藏方法为-20℃冷冻干燥贮藏,贮藏120 d后花粉生活力为24.4%。  相似文献   

5.
以大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excell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及CaCl2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其四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CaCl2及3因子交互效应对大喇叭杜鹃的四合花粉萌发率、单花粉粒萌发数量及单花粉粒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最适蔗糖、硼酸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80g/L、100mg/L、80mg/L;正交试验的最佳配方组合是:80g/L蔗糖+50mg/L H3BO3+40mg/L CaCl2。  相似文献   

6.
探究大白杜鹃花粉萌发所需的营养液浓度组合,为大白杜鹃的资源保存及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大白杜鹃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固体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Ca2+对其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大白杜鹃花粉萌发的最佳蔗糖、硼酸、Ca2+浓度组合.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蔗糖、硼酸、Ca2+对大白杜鹃花粉萌发均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超过一定质量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最适浓度分别为10%、0.005%、0.002%.蔗糖、硼酸和Ca2+这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大白杜鹃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大白杜鹃花粉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0.005%硼酸+0.002%Ca2+.  相似文献   

7.
以报春刺玫(Rosa primula)和单瓣黄刺玫(R.xanthina)储存花粉为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蔗糖、硼酸及Ca(NO3)2.4H2O浓度对两种刺玫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较高浓度的Ca(NO3)2.4H2O会抑制花粉萌发。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报春刺玫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20%蔗糖(质量分数,下同)+100 mg/L硼酸;适合单瓣黄刺玫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50 mg/L硼酸。  相似文献   

8.
月季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月季品种‘Sorbet fruite'的花粉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及B、Ca、Mg、K对月季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利用L_(25)(5~6)的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Ca(NO_3)_2·4H_2O、H_3BO_3对月季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Ca(NO_3)_2·4 H_2O和蔗糖×H_3BO_3的交互作用对‘Sorbet fruite'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培养液为蔗糖20%+H_3BO_3(50~100)mg/L+Ca(NO_3)_2·4 H_2O(100~200)mg/L。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加入30%的PEG-4000,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有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西府海棠花粉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尤扬  贾文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23-3425
[目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染色方法和离体萌发法对西府海棠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期为选出影响西府海棠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府海棠花粉为试材,利用碘-碘化钾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离体萌发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合西府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0.8 g琼脂+15.0 mg/L蔗糖+2.0 mg/L硼酸;低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Ca(NO3)2浓度为1.6×10-5mg/L时最适合西府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结论]3种染色方法均不适合测定西府海棠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普通油茶离体花粉的培养条件.[方法]以蔗糖、维生素C、H3BO4、MgSO4、培养液pH为影响油茶花粉萌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这些成分对油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液成分为蔗糖150 g/L,维生素C0.02 g/L,H3BO40.15 g/L,MgSO40.07 g/L,培养基pH 6;影响油茶花粉萌发主要的因素是蔗糖,其次是H3BO4.[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茶的有性杂交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渥丹百合种内居群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渥丹百合种内10个居群的茎、叶、花、果实、种子的25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不同居群的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类学性状可将渥丹分为变种有斑百合、黄花渥丹和大花百合。大花百合比有斑百合的叶宽且短,花瓣长且宽,花粉生活力低,种子有胚率低;黄花渥丹比有斑百合叶长且宽,花瓣长且宽,种子有胚率和发芽率低。有斑百合与黄花渥丹亲缘关系较近,与大花百合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于我国东北的卷丹、毛百合、朝鲜百合、大花百合、大花卷丹、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垂花百合、东北百合和黄花渥丹6种3变种1变型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均为二倍体(2n=2x=24)。卷丹的核型为2n=3x=3m(3SAT)+3sm(3SAT)+21st+9t;毛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14st+4t;细叶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14st+6t;朝鲜百合的核型为2n=2x=6m(2SAT)+12st+6t;垂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6m(6SAT)+6st+12t;大花卷丹的核型为2n=2x=4m(2SAT)+8st+12t;有斑百合核型为2n=2x=4m+2sm+14st+4t;大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8st+10t;东北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2sm+12st(2SAT)+6t(2SAT);黄花渥丹的核型为2n=2x=4m(4SAT)+6st+14t(4SAT)。核型分类除毛百合属于3A型,其他都属于3B型。其中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渥丹百合(Lilium.concolorSalisb.)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有斑百合BH27(L.concolorvar.buschianumBaker.)和有斑百合BH41(L.concolorvar.buschianumBaker.)核型分别为2n=2x=4m(2SAT) 4st 16t(2SAT)和2n=2x=4m(4SAT) 12st 8t(4SAT),黄花渥丹BH20(L.concolorvar.concolorf.coridionKitag.)核型为2n=2x=4m(4SAT) 4st 16t(4SAT),大花百合BH50(L.concolorvar.megalanthumWangetTang)核型为2n=2x=4m(4SAT) 6st(2SAT) 14t(4SAT);其核型分类都属于3B型,但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及分布。  相似文献   

14.
百合属(Lilium)几种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百合属(Lilium)植物13个种花粉的形态、表面纹饰、萌发沟等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百合属植物花粉皆为椭球形,具单萌发沟,网状纹饰,而花粉大小、网脊宽度、网眼直径等性状存在差异。在供试的13个种中,麝香百合系品种罗瑞拉(Longiflorum hybrids cv.Lorina)的花粉最大,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 Baker)的花粉最小。花粉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对百合属植物的分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基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丁香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16(45)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筛选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蔗糖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0.06g·L-1+硝酸钙0.06g·L-1。  相似文献   

16.
8种野生百合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我国的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毛百合(L. dauricum Ker-Gawl.)、朝鲜百合(L. amabile Palib.)、兰州百合(L. davidii Duch var. unicolor Salisb.)、大花卷丹(L. leichtlinii Hook .f. var. maximowiczii Baker)、有斑百合(L. concolor Salisb. var. buschianum (Lodd.) Baker)、细叶百合(L. pumilum DC.)、垂花百合(L. cernuum Komar.)8种(变种)野生百合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种均为二倍体(2n=2x=24).8种百合属植物的根尖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二倍体种均出现了染色体数目的非整倍性变异,有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22、25、26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为2%~10%;观察到三倍体卷丹存在非整倍性变异和整倍性变异,出现了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34、37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约为9%,而出现单倍体细胞(2n=x=12)的频率约为2%.三倍体卷丹中出现单倍体细胞为首次报道.在毛百合、兰州百合、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卷丹5种百合的体细胞中观察到B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红花刺槐(R.pseudoacacia var.decaisneana Carr.)、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pseudoacacia L.)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3种刺槐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伸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3种刺槐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因种而异。刺槐和红花刺槐的平均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四倍体刺槐。不同种刺槐的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不同;同种刺槐,不同花粉采集期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也不尽相同,并得出了每种花粉各自的最适萌发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对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收集到的6份有斑百合资源在沈阳地区进行了迁地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有斑百合在迁移地存活率较高,栽植第1年存活率均在75%以上,但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它们的开花物候期差异不大,最大差异幅度10 d;除BH27、BH41外,其他4份材料株高比原产地高;在迁移地的茎粗除BH99没有变化外其他资源均有增加;除BH106外其他5份资源的叶形在迁移地均变宽;6份种质都能正常开花,且花朵数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蔗糖和矿质营养对榛子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榛子花粉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浓度对平欧杂交榛与平榛和矿质营养[钙(CaCl2)、硼(H3BO3)和镁(MgSO2)]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蔗糖培养基上,平欧杂交榛和平榛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较好,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42.40%、30.16%和126.3μm、137.1μm。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可显著性提高杂交榛花粉萌发率,而硼酸和硫酸镁则不能,0.03%的氯化钙作用最大,萌发率达57.58%。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硼酸和硫酸镁可显著性提高花粉管生长长度,最适宜浓度分别为0.03%、0.03%和0.0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88.8μm、450.1μm和225.3μm,分别是对照的3.08、3.56和1.7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