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分析评价了四川省土地资源现状构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入手,着眼于土地供需状况,提出了跨世纪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及其可持续利用目标,以不断提高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获取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内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是通过作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现的。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意义、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薄弱部位。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并从战略与规划、准确定位、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城乡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赋权重,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得指数分值,并建立三角模型,分析丰都县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5年以前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状态,经过5年的发展,2011年达到一般可持续发展水平;10年间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总体呈上升态势,整体发展趋势比较平缓,主要存在2种发展趋势强可持续性→一般可持续性,造成可持续性趋势减慢的原因是生态安全性不稳定。研究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峡库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和趋势,为库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研究近10年来广西14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及其变化,根据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5个因子和综合用地平均容积率、排水管道密度等26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比评价了1997年和2006年广西14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并对其增长驱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拉萨市“一江两河”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拉萨市一江两河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拉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入手,阐述了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近年来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各类土地利用的模式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有助于考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差距。从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信息熵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引入各指标的合理值,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其中南宁市、北海市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钦州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防城港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漳州市为案例研究区域,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构成特点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从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接受性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漳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并针对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土地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研究,分析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河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土地可持续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该文从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入手,找出庐山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土地利用调控对策和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土地资源系统辨识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资源和重要经济要素,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动态识别是制订土地规划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的重要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四川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明确了影响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既是土地利用的结果,也是未来土地利用的起点,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R模型,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了详尽阐述,并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1年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中,压力子系统和状态子系统均表现不协调,而响应子系统则处于基本协调。而从综合协调度数值来看,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协调度不高,处于初步协调状态,土地利用尚处于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7.
县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困扰着县级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县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大瓶颈。对县级城市的土地利用状态进行分析,可以深化对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及规律,认识各影像方面之间的关系,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基础,对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主要有: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林业,优化农业用地结构;控制耕地减少,实现占补平衡;合理安排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推进之中,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正面临着规划和再利用。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每一寸土地及其产生的溢出效应成为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从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出发,从溢出效应的角度,研究土地在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溢出模型,以期运用此模型,更好的利用土地对周边时空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6年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引入协调度指数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协调性进行评估;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07—2016年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综合指数由0.393上升到0.693,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的发展过程。压力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增幅为1.59%,状态指数急剧上升后又略微下降最后呈缓慢上升态势,增幅为3.93%,响应指数呈稳步缓慢上升态势,增幅为1.80%。2007—2016年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协调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协调度指数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指数大致呈"同增同减"态势。系统压力的障碍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3个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呈先升后降态势;系统响应的障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复种指数、投肥水平、地均GDP、森林覆盖率等。为了促进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需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同时,加大土地整治和环境治理力度,继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从而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模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们面临的难题。通过介绍现阶段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模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大城市现有土地利用模式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