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海水池塘的高效养殖模式,开展了海水围塘日本囊对虾—梭子蟹—文蛤复合优化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度高、富含砂底质围塘进行日本囊对虾—梭子蟹—文蛤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可获得较好的收益,但要注意放养密度不宜过高,放养规格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2.
刘山乔 《农家致富》2014,(14):39-39
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极易造成鱼类等养殖动物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3.
从春季开始投苗至秋季,历经四五个月的养殖池塘底质随养殖时间的延伸而不断老化,饲料等有机物培育出大量的微生物(包括害虫和病菌),秋季适温的天气再加上质变的环境,池塘往往变成病虫害繁殖的温床,直接对鱼类形成威胁。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池塘水体容易因上下分层而缺氧。  相似文献   

4.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是,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其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其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池底始终处于缺氧状态,除了易引起“泛塘”外,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水质恶化,厌氧菌大量繁殖。对养殖池塘淤泥过厚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业探索》2005,(4):32-32
为开创西海岸贝类养殖新契机,台湾水产试验所海水繁养殖中心台西试验场2005年首次引进鲍鱼苗进行驯化养殖试验,但因缺乏经验,以致在“六一二”水灾后因海水盐度急降,造成大量死亡。最近该场重新以海菜净化水质的循环水方式重新养殖鲍鱼,经降低悬浮固体浊度及改善水质,加上生物滤床发挥作用,3周后,已成功长成3厘米大的鲍鱼,  相似文献   

6.
<正>现将健康养殖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和调控技术作初步简述:健康养殖鱼池的水环境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及调控措施。一、底泥底泥对水质的影响:(1)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没有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比未养过鱼的底泥高出三倍。(2)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  相似文献   

7.
底质在养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宜厚度的底泥对池塘养殖是有益的,因为底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适合有益微生物与藻类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水产动物的生长。但是,底泥过厚,有机物耗氧过大,则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为过多的有机物会不断消耗水中的溶氧,极易使池塘底层产生氧债,在夜间上下层池水对流交换时就会引起整个池塘水体溶氧不足,若遇连绵阴雨、闷热、雷阵雨或北风突起等不良天气,缺氧则更为严重,极易发生泛塘死鱼事故;同时,底泥中还存在着许多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在池塘水质变坏、酸性增加、环境恶化时,它们就会大量繁殖,极易引发鱼病的暴发与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苗种放养前池塘清塘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我国池塘养殖常见清塘消毒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养殖朋友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养殖水体老化一般是指水体在长期养殖之后或在过分密养的条件下,生产性能下降、疾病频发、产量质量下降,甚至发生养殖品种大量死亡的现象。造成养殖水体老化的原因很多,如溶氧不足、有机物积累过多、氮磷比不当等。针对以上原因,要预防养殖水体的老化应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乐清湾海水养殖贝类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浓度特征.[方法]以乐清湾海域为例,研究了3个采样点(青屿、七一塘、八一塘)9个贝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化学离子源检测方法对PBDEs的39种同系物在海水养殖贝类(泥蚶、蛤蜊、蛏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该海域中泥蚶和沉积物中PBDEs含量做定量分析.[结果]泥钳、蛤蜊、蛏子样品中∑PBDEs的含量分别为1 349.3~2288.9、1378.2~2927.9和1 509.8 ~3057.8 ng/kg(干重).贝类中PBDEs的浓度为1.35 ~3.06 ng/g(干重),平均值为2.01ng/g(干重),3个站位总PBDEs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青屿、七一塘、八一塘.该海域泥蚶和沉积物中PBDEs的含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台州沿海养殖环境沉积物中PBDEs的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与其碳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养殖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2006-2010年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与其形成碳汇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年均形成碳汇约92.9万t;不同地区和海水养殖贝类品种形成的碳汇量差异较大;海水养殖贝类产量每增加1个单位,其碳汇量相应增加0.092 2个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2年8月-2013年7月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对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基本理化指标以及营养盐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应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营养状态指数(E)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评价了该海水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盐田港海域悬浮物含量符合Ⅲ类海水水质标准,pH符合Ⅲ至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符合Ⅳ类至劣Ⅳ类的海水水质标准,年平均值分别为0.644和0.061 mg/L,范围分别在0.256~1.147和0.027~0.103 mg/L之间。NO3-N占DIN的比例平均为82.86%。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的DIN和DIP的浓度已处于较高的水平。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和海水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显示,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已经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同时有机污染相当严重。分析表明盐田港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是导致该养殖海域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海水贝类养殖是形成渔业碳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核算原理为基础,通过对2010年全国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进行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2010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总量约97×104t,其中,按省区排序,山东省位居第一,而按品种排序,牡蛎则是主要来源;(2)长三角地区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量不具有优势,仅占总量的11.58%。为了提高长三角地区碳汇渔业发展地位,以相应海区养殖容量为基础,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借助地区内外两种资源,提高长三角地区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二是在现有养殖产量基础上,通过优化海水贝类养殖结构,提高贻贝养殖比重以实现增汇,据估算,养殖结构调整可使江苏、浙江两省碳汇量分别提高到18 703.87 t和9 048.56 t。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海域贝类养殖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力拓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04-6006,6010
[目的]加强贝类养殖环境的保护,保障水产食品的卫生安全。[方法]根据2009年10月同步进行河北省海域贝类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质量的调查资料,采用海水质量评价指数、表层沉积物质量评价指数和养殖贝类质量评价指数以及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对河北省海域贝类养殖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海水质量、表层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平均为2级、5级和4级,总体分别处于较好、差和较差水平,贝类养殖区生态环境质量平均为3级,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其主要污染物为PO43-、DIN、大肠菌群,同时不同养殖区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明显,其中浅海养殖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为1类区,适合养殖贝类;潮间带养殖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为3类区,不适合贝类养殖。[结论]除浅海养殖区外,河北省海域贝类养殖区生态环境亟待改良。  相似文献   

14.
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的作用。但是,底泥过厚除了使水产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小外,还积累了大量有机物,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导致水体下层长期缺氧,氨氮、甲烷、硫化氢等浓度过高,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菌大量繁殖。同时,底泥重金属沉积过多.还会造成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由此可见.池塘底质恶化是引起水产动物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缺氧浮头、暴发疾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底泥积极的生态功能,抑制其消极作用.必须定期改良池塘底质。在生产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1池塘养鱼环境污染1.1外源性污染池塘养鱼过程中,外源性污染是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池塘养鱼环境会造成很大危害。外源性污染就是氮、磷元素以及耗氧有机物污染,这些物质以不同方式进入养殖水体中,会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污染养殖环境,严重者会导致养殖鱼类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2内源性污染池塘养鱼环境内源性污染包括3个方面,即代谢物污染、底泥污染及投入物污染。代谢物污染  相似文献   

16.
翻塘,是指水塘内生物特别是鱼发生上浮和翻肚子的现象。当鱼塘中饲料过多或有污染的水质(如猪粪水、烂草等腐烂物质)大量流入鱼塘中,在鱼塘底部形成淤积,当天气过热时,发酵产生大量沼气,造成鱼塘水中氧分不足,使得鱼儿上浮吸取氧气,有些鱼儿因缺氧晕厥,出现翻肚现象。一般鱼塘发生翻塘现象,会使鱼儿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为此,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建议。一、提高水体含氧量  相似文献   

17.
乐成镇贝类养殖区位于乐清湾西海岸,主要养殖种类有缢蛏苗、缢蛏、泥蚶苗、泥蚶、彩虹明樱蛤(俗称扁蛏)等。2004年底到2005年初,乐清湾发生滩涂贝类大面积死亡事件,乐成镇有25个村的滩涂养殖贝类出现较大程度死亡,损失惨重。为此,乐清市水产研究所和乐清市海洋与渔业执  相似文献   

18.
日照市东港区的海水池塘生态立体养殖是一种健康养殖模式,全程多品种放苗,分批多次收获,平均产梭子蟹90kg/667m~2,对虾35kg,贝类400kg,利润超过1万元/667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该养殖模式适宜在面积0.33~0.67hm~2,水深1.2~1.5m,泥砂底质的海水池塘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象山港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2010年全年共6个航次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区水域环境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区DO、pH和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物评价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O和pH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养殖区DIN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726~1.133 mg/L,其中NO3-N占无机氮的74.83%,是象山港网箱养殖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P和SiO3-Si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43~0.082 mg/L和0.794~1.357 mg/L。DIN、DIP年均含量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调查网箱区N/P平均值为34.02,可见养殖水体呈现氮过剩状态。根据营养状态指数(E)和有机物评价指数(A)的评价显示,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且有机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魁蚶俗名赤贝、大毛蛤,是一种大型、深水终济贝类。在我国自然海区主要分布于黄海北部?魁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魁蚶人工养殖发展迅猛,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为探索南方地区海水围塘养殖魁蚶的技术,福建等地近年从辽宁丹东引进苗种进行魁蚶全人工试养,积累了一些技术与经验,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