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者对芦笋果实成熟度,采种株株龄及贮藏年限与种子千粒重、发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度越好,所采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也越高;后熟可提高这3项指标;成熟度越差,后熟效果越好,需要后熟的天数也越长。采种株株龄对发芽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大;贮藏年限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7;α-淀粉酶活性随贮藏年限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芦笋种子条件与发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芦笋果实成熟度,采种株株龄及贮藏年限与种子千粒重,发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度越好,所采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也越高;后熟可提高这3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长茄制种,通过坐果处理、种茄成熟度及后熟度处理、单株留种果处理、试验密度及整枝方式处理,分别对种茄不同层次花型结实率、不同授粉时期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不同单株留种层次和留种方式、种茄不同成熟度和后熟度的千粒重及发芽率、不同整枝方式和密度等性状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蕾期9~11时授粉、花期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单株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数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单株留种层次不宜超过4层,否则影响当代及后代种子质量;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0 d、后熟15 d的种子质量最好;单株坐果数11~12个的种子千粒重3.36 g,发芽率≥90%,采种量最高;以双秆整枝666.7m2种植密度2 700株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辣椒果实的生长发育是“S”形曲线。30天左右可达到商品成熟,45天即可红熟。40天果龄的种子才具有发芽力,在不经过后熟情况下,刚具发芽力的种子与红熟果实种子的发芽情况差异不显著。后熟对种子质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不同成熟度的果实,最佳后熟期不同。果实大小与种子数、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大果实的种子质量优于小果实的种子质量;果实在植株上的分布不同,对种子质量也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1.蔬菜留种期尽量避开高温季节,一般尽量留第一批果实做种果。 2.加强种子田水肥管理,防止病虫害发生。可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保证瓜果正常生长发育,促使种子籽粒饱满。 3.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种子质量。 4.疏花疏果,确保采种瓜果有充足的肥水供应。如黄瓜的根瓜要及早疏掉,一般每株只留3条种瓜,不留商品瓜。 5.留种的瓜果要充分成熟后再采收。采收后要经过一段自然成熟再采种。如黄瓜黄熟期采收种瓜,不经后熟,种子发芽率只有43.8%,而后熟10天,则发芽  相似文献   

6.
影响西葫芦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西葫芦杂交制种中瓜位、瓜数、授粉技术、瓜龄和后熟等因素对杂交座果率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株留1个种瓜,且在第2或第3雌花位留种瓜座果率高,产种量大,用多个雄花的混合花粉在开花后6h以内人工辅助授粉能显著地提高种子产量,延长种瓜瓜龄和采用后熟天数能增加种子百粒重进而提高产种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干制方法对辣椒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不同干制方法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遵义朝天辣椒为材料,设置了8种不同干制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制方法处理对辣椒种子活力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以椒果直接挂串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后在用种时采种的种子发芽整齐度、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好;如采用烘制辣椒种的干制方法,辣椒种果烘制温度以4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克服芹菜种子休眠问题,以3个西芹品种和2个本芹品种的当年采收新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品种类型、种子产地和成熟度对芹菜种子休眠的影响。通过对参试品种种子发芽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休眠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西芹比本芹休眠更深;不同地区采收的同一品种种子休眠有所不同,采种地的种子发育成熟期温度低,种子休眠就深;随着种子发育成熟,其发芽势会相应提高,再经过4个月后熟,成熟度好的种子休眠能被明显破解。从发芽率来看,不同成熟度种子相差不大,都在90%以上,体现不出休眠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胡萝卜老株采种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试验采用育苗小株采种,研究了60 d、75 d和90 d苗龄对种株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 d苗龄的种株苗期生长迅速,定植后缓苗较快;长苗龄的种株初期抽薹率较高,且75 d和90 d苗龄的抽薹高峰期较早;75 d苗龄的种子产量最高;75 d苗龄的种子发芽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老株采种,定植期是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太原地区2月15日温室定植采种最佳,其种子成熟期可比3月6日定植的提前18 d,且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不同整枝方法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各有利弊;授粉时期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生产充分成熟的种子是黄瓜 (Cucumis Sativus L.)种子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过分延长生长期有可能增加染病的机会,也可能延误下一茬作物的种植.因此,在合适的时候采种是必要的.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必须采收只具有一定发芽力的果实.因此需要了解多长日令的黄瓜采收后就可以留种.本试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不同日令的黄瓜采收后种子的发芽力及后熟处理对其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探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采种株甜菜的生长发育及各项指标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证明:在采种甜菜从抽薹至开花前期,喷施芸苔素481调节剂,对种株增高、叶片增厚浓绿、茎秆增粗、分枝增多、种位降低、种球饱满均匀、优化品质、提高种子发芽率等影响较大,增产达12.5%-14.4%。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品质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不同采种期的球果重量、形态变化、种子产量、播种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为合理确定华北落叶松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采种时间范围内,随着采种时间的延长,球果重量呈缓慢上升后又开始下降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及品质则呈上升趋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华北落叶松的最佳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  相似文献   

14.
茄子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茄子杂交制种过程中,不同技术措施对茄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0d、后熟15d的种子质量最好;蕾期授粉,次日进行重复授粉的比不进行重复授粉的单果采种量增加了41.17%;单株座果数10-12个的采种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梓树不同时期采集的楸吊、种子特征的观测及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采种期梓树种子的品质和种子活力,为合理确定梓树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采种期的变化,梓树楸吊的粗度、鲜重、出种率、果形指数发生规律性变化。不同采种期梓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但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随采种期的变化差异极显著。梓树在楸吊绿色时就具备了发芽能力,但种子活力指数很低。当种子干物质积累停止时,种子活力水平还有明显提高,种子存在一定的后熟期。11月中下旬采集的梓树楸吊出种率高、种子活力指数最大,种子品质最好,是适宜的采种期,采种时间越提前,品质越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西瓜新品种‘申抗988'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确保‘申抗988'良种的供应,开展了‘申抗988'杂交种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申抗988'在新疆地区进行杂交种繁育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7 500株/hm~2,基肥施狮马牌复合肥975—1 050 kg/hm~2,采取单蔓整枝方式,控制主蔓第2—3雌花坐果,种瓜在室温下后熟10 d,种瓜瓜瓤在室温下发酵处理24—36 h,可有效提高‘申抗988'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可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果腐病菌,达到健康种子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海拔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生态条件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可以确定党参种子生产适宜生态区域和采种期。我们以海拔为主区、采收期为副区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海拔和采种期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拔为1 920~2 200 m时党参采种量较高,当海拔2 200 m以上则不利于党参结种;低海拔区域1 922~2 000 m的果实成熟度高,成熟度受采集地生态条件影响明显。党参单株果实数、单株产种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当海拔达到2 000 m时党参单株果实数最多,为62.77个;单株产种量最高,为2.25 g。当海拔达到2 000 m、采种期为10月15日时,党参产种量最高,为481 kg/hm2。在高海拔下采种期可以适当提前至10月5日。因此,党参种子生产适宜的海拔区域为2 000~2 200 m范围的生态区,在此海拔下10月中旬是适宜的采种期。  相似文献   

18.
对3种不同成熟度辣椒种子分别进行3种后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辣椒育种加代遇后期低温来临,在果实不能完全转红的情况下,采收1/2转色的果实留种,采收的果实后熟7 d,发芽率可达94.0%。作生产用种必须采收完熟的辣椒果实经7 d的后熟处理,以确保种子的发芽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烟叶适熟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等指标较好;等级质量中,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较高;化学成分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较协调.烟叶初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较差.[结论]云烟87品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档次是适熟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的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以及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适熟采收,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较高,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烟叶初熟采收,评吸质量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评吸质量较差.[结论]综合考虑,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档次为适熟的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