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刈割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地上部碳氮积累、生物量、地下部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求适宜留茬高度,以新疆沙区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比较6个不同留茬高度(LC10、LC20、LC30、LC40、LC50和未刈割)下油莎豆地上部碳氮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刈割后第1天,LC50有利于叶片碳氮含量的积累,碳、氮含量分别达到 22.79%和1.65%;刈割后第5天至20天,LC10和LC20叶片碳氮含量急剧下降;刈割后第5天和第10天,LC40的全碳和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9.78%、38.39%和1.48%、2.12%。LC40地上部干草质量和干豆质量最大,分别为4 310.39 kg·hm-2和8 208.90 kg·hm-2,且LC40块茎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含油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分别为38.6%、28.8%、6.0%、22.44%,此外,该留茬高度下油莎豆块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达74.1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C10 块茎中总糖与粗灰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44.4%和2.3%,且块茎中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分别为14.00%、2.99%、0.28%、0.42%、11.21%。综上所述,留茬高度40 cm为适宜刈割高度,利于提高新疆沙区油莎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彭伟 《广西植保》2014,(1):18-19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黄瓜黑星病的药剂,通过几种不同药剂不同倍数的药液对黄瓜黑星病的药效试验,从3次药效结果比较分析得知:10%苯醚甲环唑WG1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EC 3000倍液、40%氟硅唑EC10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500倍液、25%腈菌唑EC3000倍液对防治黄瓜黑星病都有较好效果,建议在黄瓜黑星病始发期,连续喷药1~2次并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甘肃辣椒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年以来,甘肃辣椒主要产区的天水、甘谷、兰州等地因疫病(Phytophtnora capsici Leon.)大面积枯萎。镉害发生在7—8月,干旱条件下高温与灌水是重要发病条件。严格选地、整地,合理灌水、控水,结合灌水亩施98%硫酸铜1—1.5公斤灌根和喷洒50%瑞毒铜10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800倍液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已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14 d,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79.24%、90.89%和91.7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是64.79%。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建议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用1 000倍液对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5.
选用25%吡唑醚菌酯EC、250 g/L嘧菌酯SC、52.5 g/L噁酮·霜脲氰WG、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66.8%丙森·缬霉威WP、50%烯酰吗啉WP和50%醚菌酯WG等7种杀菌剂,进行了"紫秋"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防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紫秋"刺葡萄霜霉病都有稳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吡唑醚菌酯EC 1 500倍液、250g/L嘧菌酯SC 1 000倍液、52.5 g/L噁酮·霜脲氰WG 2 000倍液、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 800倍液、66.8%丙森·缬霉威WP 500倍液、50%烯酰吗啉WP 3 000倍液,平均防效都在80%以上。建议生产上应用25%吡唑醚菌酯EC 1 500倍液、250 g/L嘧菌酯SC 1 000倍液、52.5 g/L噁酮·霜脲氰WG 2 000倍液、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 800倍液、66.8%丙森·缬霉威WP 5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WP 3 000倍液等6种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10 d喷施1次,连喷3~4次,即可控制葡萄霜霉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2006年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登记试验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在有效成分375~750 g/hm2的剂量下能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危害,对小麦生长安全。2005年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筛选试验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在1∶2 000~5 000倍液浸种时,秧苗期防效达100%;在1∶2 000~3 000倍液浸种时,大田防效达95%以上,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新垦红壤坡地杂草多样性保护途径及土壤保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幼龄板栗果园为范例,研究了新垦红壤坡地杂草多样性保护措施以及杂草多样性在土壤保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杂草防除方法对植物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与化学除草、人工锄草相比,刈割除草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多样性指数提高;(2)幼龄果园保持杂草自然生长,将影响幼龄果树的生长。采用刈割的方法保留杂草,对果树生长无明显影响;(3)幼龄果园采用人工锄草,土壤侵蚀最严重,其次为化学除草。刈割杂草和杂草自然生长的处理,土壤锓蚀程度最轻。从而可见,采用刈割的方法管理杂草是红壤坡地保持杂草多样性和防止土壤侵蚀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进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腈菌唑不同浓度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用药2次后,药后7、14、21d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5.80%、79.25%、78.66%;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分别为70.96%、73.43%、68.88%;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6.85%、71.33%、69.63%。均高于其它处理对桃褐腐病的防效,能较好地控制桃褐腐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辣椒炭疽病发生为害,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的药剂,采用43%硅唑·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70%苯醚·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30%溴菌·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粉剂3 000倍液、2.1%丁子·香芹酚水剂600倍液进行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在辣椒结果初期第1次施药预防,炭疽病发病初期第2次施药防治,间隔7d第3次施药.第3次药后10d调查,30%溴菌·咪鲜胺1 000倍液、2.1%丁子·香芹酚600倍液、43%硅唑·咪鲜胺1 500倍液、70%苯醚·咪鲜胺4 0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85%、82.03%、80.70%、78.29%和77.79%,可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氟吡菌胺·霜霉等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0%丙森锌WP300倍+68.75%氟吡菌胺·霜霉SC6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2次,或单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SC600倍液喷湿种薯自然晾干种植后,田间喷雾防1~2次,均有较好的防病、保产效果,投入产出比超过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